推荐阅读:在西方文化和文明以前所未有的诱惑深刻地干预着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同时,西方国家的中心主义情结和霸权优越感又刻骨铭心地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破坏社群的认同想象。90年代以来,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受挫、美国对中国最惠国待遇的刁难、
《我的1919》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巴黎和会事件为题材的,在这次会议上,西方列强强迫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中国接受丧权辱国的战后条约,从而引发了中国现代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五四运动对于中国的意义当然远远不只是举起了中国反对帝国主义的战旗,而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使国人意识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文明古国,由于自身政治经济文化的落伍,已经濒临被"开除球籍"(鲁迅语)的绝境,因而现代化实际上成为了五四精神最核心的关键词,在当时,现代化的意义不仅在于对中国历史和中国现实的批判性反省和革命性改造,而且也在于对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的开放性"拿来"和几乎"全盘"吸收。这一历史性的阶段,对于这以后中国的百年历史,应该说都产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而拍摄在1999年的《我的1919》,叙述故事的年代与事件产生的年代相距已经整整80年,事件的当时性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讲述故事的年代注定了对故事的讲述。所以,影片尽管所塑造的主要"正面形象"顾维钧、肖克俭等都具有西方教育背景,故事的环境也在法国巴黎,但五四前后,以国家的现代化为背景的中西文化冲突,以鲁迅、胡适、李大钊、陈独秀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反省,五四运动那种前所未有的革命性精神在影片中都很少被感受到,影片整个叙事结构是以西方国家对中华民族肆无忌惮的欺辱和中国人对这种屈辱的义正词严的抗争为基本叙述框架的,影片极力渲染和烘托一种民族尊严和民族情绪,很少关注西方各国为什么能够如此无视中国的国家利益和数千千万人的民族利益;更很难回答既然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显然,这部影片并不想讲述一个让人"温故而知新"的历史故事,而是叙述了一个塑造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故事,影片用一种封闭的叙事策略回避了历史所留给人们的"症候性"疑问,甚至和当年的电影《甲午海战》、电视剧《北洋水师》等相比似乎都更加淡化了历史意识和理性精神,而强化了其抗外、反帝的民族主义情绪,影片将这一事件所导致的当时的民族自我反省的革命性实践精神转化为现在的对西方霸权所产生的民族反感。应该说,这与其说是一种艺术的需要毋宁说是时代的需要。
与此密切联系,《我的1919》理所当然地将在中国历史上那样一个沉痛而绝望的"中国不可以说不"的事件叙述成为了一个激烈而悲壮的"中国可以说不"的故事,于是,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代表团与西方各国代表团成员的冲突、较量便成为中国与西方国家对抗的代理,影片刻意塑造了代表政府力量的顾维钧和代表民间力量的肖克俭这两个"民族英雄"形象,刻意塑造了他们的勇敢、智慧、民族精神、爱国情操,在整个故事中,影片浓墨重彩地表现了顾维钧在和会上如何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如何以其东方人的魅力赢得了两位法国女性的热爱,同时影片也渲染了民间青年如何壮志酬国、慷慨赴死,而国家、民族在这场国际大游戏中的失败、甚至被排斥在游戏规则以外的屈辱,在影片中却被弱化了、淡化了,甚至回避了,尽管影片中的几乎所有胜利都仅仅体现于他的唇枪舌剑,尽管中国最后还是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出卖,尽管影片也没采用大团圆的皆大欢喜的结局,但两位法国女性对顾维钧的一往情深,作为一种叙事策略,已经将一段悲怆的民族屈辱的悲剧历史几乎改写成了一个昂扬的民族英雄的正剧故事,影片的高潮,并不是欺侮中国的巴黎和约的形成,而是顾维钧的拒绝签字,影片用他所说的"我很失望,我很愤怒"掩饰了外交的失败和民族的屈辱,影片最后出现了一行赫然醒目的字幕:1919年6月28日,中国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这一符号与1999年出品的另一部影片《横空出世》中的一个段落可以说异曲同工:李雪健扮演的人民解放军少将(近景),正对镜头(观众)控诉美国帝国主义用各种现代战争武器欺负和威胁中国后,愤怒地说:No,去你妈的美国!这种不约而同当然会使我们产生对《中国可以说不》以及《妖魔化中国》等等风靡一时的畅销书的互本文联想,也会产生对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事件以及随后出现的全国范围内的反美情绪的指涉性联系。显然,无论是对西方国家帝国主义形象的塑造或是对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强化,这些影片都努力为民众提供了一个中国与外国、东方与西方、弱势民族与帝国主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二元对立的现实格局,从而通过国族认同来塑造民众共同的社群利益、社群联系,在转换人们对现实的体认方式的同时也提供一种共享的集体情感。民族主义,在20世纪末的中国,显然为国家意志与民众意识的沟通提供了一个公共领域,而在这一公共领域中,叙事用直接出场或者不直接出场的西方/帝国主义"他者"来界定中华民族这一"想象社群",以民族成员的"同"来抵御外来力量的"异",以民族的同仇敌忾来对抗他族的侵略威胁。历史叙境中的妖魔化西方成为现实叙境中的霸权化西方的形象指代。在这些故事的国族想象中,突出的是以西方国家的威胁为背景的改革、团结、稳定意识,自我反省、历史意识、革命冲动则成为一种无意识话语,因而,国族想象既是对科教兴国、科技建军的国家政策的形象注解,同时也是对国家中心化和社会凝聚力的一种意识形态再生产。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影片在风格上国族情绪往往淹没了历史理性,在人物塑造上集体情感远远大于人格个性,在审美效果上煽情渲染常常超过了灵魂触动。应该说,将被欺侮的故事改写为拒绝欺侮的故事,将中国几乎没有资格说"不"的故事改写为说"不"的故事,《我的1919》的虚构策略并不偶然,它通过国族想象努力融合国家意识与民众心理,演绎了一出凝聚民众同甘共苦、一致对外的耐人寻味的现实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