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稻香村: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时间: 2020-08-21 05:37:29 来源:北京稻香村:创新 作者: 北京稻香村:“人民岁月”礼盒。 北京稻香村供图
今年端午节期间,北京稻香村推出卡通“五毒饼”。北京稻香村供图
北京稻香村与故宫淘宝合作推出的宫廷风“月明满地相思”礼盒,主题源自故宫馆藏乾隆印章。北京稻香村供图
北京稻香村的店铺里,一款特别的月饼礼盒迅速吸引了记者。
正红色的礼盒封面犹如一张报纸,报纸的中心是由科研专家、白衣天使、中国军人、人民教师、志愿者、快递小哥共同构成的图案,左上角的“报头”位置写着四个大字:人民岁月。
“今年中秋和国庆恰逢同一天,2020年又是格外不寻常的一年。”北京稻香村副总经理石艳说,“在这样一个家国同庆的节日里,我们和人民日报旗下的人民创意共同推出了这款礼盒,向伟大的祖国和奋斗在一线的英雄人民致敬。”
事实上,北京稻香村近年来推出了不少“网红”产品。仅这一个中秋节,就既有翻毛月饼、“兔儿爷山”等京式传统文化主题的糕点,又有故宫淘宝联名礼盒、安慕希酸奶口味月饼等跨界合作产品,引来大批年轻消费者。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这家百年老号何以始终“活力满满”,不断引领时尚新潮流?
“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
51岁的谢道云2016年被评为北京稻香村第七代技艺传承人。每次进入生产车间,谢道云都会想起30年前师傅手把手教自己做糕点的场景。
“我最初是以帮工的身份进入北京稻香村的,在后厨帮老师傅打月饼馅。打得最多的就是五仁月饼,把坚果、冰糖打碎搅拌,然后裹上面皮,一个月饼就做成了。”谢道云回忆说,“那个时候,北京稻香村的产品不愁卖,往往一上市就一抢而空。”
改革开放后,西式糕点大量涌入,传统中式糕点的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西饼屋,与寥寥无几的中式糕点店形成了鲜明对比。如何挖掘传统糕点的精华、创新口味、促使中式糕点行业更好更快发展,成了包括北京稻香村在内的“中点人”不断探索和思考的命题。
北京稻香村有自己的研发部,30年间,谢道云所在研发部的同事从他的同龄人变成了“90后”。“身边的同事在变,消费者同样在变。中式糕点企业如果一成不变,毫无疑问就会被市场抛弃,只有结合市场需求,不断创新产品,才能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式糕点发扬光大。”谢道云觉得,创新是最好的传承。
“以前是研发什么,就生产销售什么。现在整个顺序来了个大颠倒。”谢道云说,“现在是消费者需要什么,我们就研发什么。”作为北京稻香村代表性传承人,谢道云并不敢“倚老卖老”。每年他都去挖掘一些传统工艺,然后再加上自己的创意,让产品的口感、造型更能为消费者所接受。他说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消费者说的那句“好吃”。
68岁的北京稻香村掌门人毕国才,在这里工作已有35年。这家老字号在市场大潮中的起起伏伏,他都记在心里。同样经历了风雨坎坷,为什么许多风靡一时的老品牌倒下了,而北京稻香村却能越做越红火?创新,是常常挂在毕国才嘴边的词。
“创新不怕出错,就怕不行动。”毕国才认为,新时代的食品企业不能只靠手艺制作食品,还需要工业化的流水线和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依托流水线设备,北京稻香村已经可以精准把控各项理化、微生物检验指标。我们还建立了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每个月饼礼盒都对应一个防伪二维码,相当于有张自己的‘身份证’。消费者可以扫码查询到每盒月饼的产品质量信息,食品安全有保证。”
“站在传统文化的‘肩膀’上创新”
“创新”是必要的,但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同样考验智慧。
“老字号的创新,绝不是空穴来风式的创新,而是要站在传统文化的‘肩膀’上创新。”毕国才对记者说,“文化根基是老字号的隐形资产,我们既要创新也要传承。”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