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近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越来越重视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非公有制组织党的建设得到逐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战斗力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较好发挥和体现。直面现实,笔者认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
近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成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越来越重视非公制企业党建工作,非公有制组织党的建设得到逐步加强,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战斗力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较好发挥和体现。直面现实,笔者认为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正确认识问题
(一)认识统一难。一些党组织和个别党务工作者认为非公有制经济比重小,成份复杂,党员人数少,党组织建与不建、党员管与不管、党建工作抓与不抓关系不大,存在“无所谓”思想和“畏难”情绪;一些业主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明推暗顶,态度不积极,产生“排斥”心理;少数从业党员感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工作不稳定,党组织关系长期滞留在原单位,以致成为“挂名党员”、“口袋党员”。(二)职责定位难。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地位和职责,如何定位,众说不一。有的人认为起领导核心作用,有的人认为起监督维权作用。(三)建立组织难。非公有制经济管理多头,有的属直属党委管理,有的属商务局党委管理,有的属乡镇、社区管理,这与党组织的要求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很不相适应。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党组织隶属管理问题,有的人认为隶属当地县级以上组织部门,有的人认为当地基层党委属地管理,有的人认为应隶属当地工商联管理;导致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党组织不健全。(四)党员管理难。由于私企党员流动性大,对党员的管理存在很大的漏洞。(五)开展活动难。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没有活动场地,有活动场地的,条件较差;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党内活动有制度,但没有坚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内党员学习,党组织偶尔组织,主要靠党员自学;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虽然经常召开,但很少批评与自我批评。(六)发挥作用难。非公有制企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一般。二、探究破题对策(一)创新组织模式。①独立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若规模较大,从业人数较多,且有固定场所,党员3人以上者应建立独立党支部,设立专门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②“联姻”式。党员不足3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规模较小者,可按行业或地域采取“联姻”式组建党组织,隶属管理上可采取“属地管理”法,挂靠本县或乡镇党委或有关部门等。③托管式。党员数量少,生产经营地靠近集贸市场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可依托工商行政管理所或市场服务中心“托管”。④专门式。可由县级部门成立一个机构,负责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
(二)改进工作方法。做到“六个结合”,一是私业党建工作要与企业经营发展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要求做到“四共三不”。“四共”,即与企业发展共思、工作共做、成果共享、困难共排;“三不”,即参与而不干预,补缺而不越权,分忧而不添乱,努力为企业实现经济目标,提高经济效益作出贡献。二是私企党建工作要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党组织要教育员工爱岗敬业、遵规守纪,讲文明、讲礼貌、爱企业、讲奉献,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努力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文化品位。三是私企党建工作要与工、青、妇等群团工作相结合。以党建带群建,以党建促群建,整合企业人力资源,激活员工为企业献计出力的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四是私企党建要与企业经营自主权相结合。五是私企党建要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相结合,主要是实现三个转变:即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思路、转变活动方式。六是私企党建要与企业管理活动相结合。(三)加强领导协调。①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组织、宣传、统战及工商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沟通情况,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②指导做好建章立制工作。一是建立定期汇报制度。随时准确掌握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的党员数。个体协会党组织、私营企业党组织可把建立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数量的情况进行统计,列出“个体户和私营户数及人数统计表”,上报组织部门,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是严格接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制度。对进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的党员,有关党组织要主动帮助做好转接手续,并要造册登记,严格管理。对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3个月以上,6个月以内的党员应接临时党组织关系;工作半年以上的党员都应将正式组织关系转入所在企业党组织。三是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按月、按季定期召开党小组、党支部、全体党员会议、总结情况,交流信息,组织学习,提高素质,防止淡化宗旨意识。四是试行双重管理体制。对本地党员、外来党员实行村(社区)支部,乡镇支部与私企所在地工商所支部相结合的双重管理制度。五是逐步建立和坚持有关制度。如党员活动日制度、党员联系群众制度等。并建立与之相配套的党员组织生活登记、党费证等,确保党员的教育管理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