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浅谈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隔离与架构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一、关于隔离 学校文化从属于教育文化,指相对于家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等而言的那部分,而教育文化又从属于社会文化。在不同文化相互交合的边缘地带必然存在某些差异,有的差异不显著,如家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没有显著的不同,文

"

一、关于隔离

学校文化从属于教育文化,指相对于家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等而言的那部分,而教育文化又从属于社会文化。在不同文化相互交合的边缘地带必然存在某些差异,有的差异不显著,如家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没有显著的不同,文化沟不明显;而学校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十分显著,文化沟明显。那么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相比到底有哪些不同?他们之间的隔离有何特征?笔者认为必须从文化的四大特征即器用特征、规范特征、认知特征、艺术特征人手深人分析。①

(一)隔离的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下列特征主要针对学校文化而言,作为其属概念的社会文化不一定具备这些特征,或没有其明显,甚至可能截然相反,因而学校文化的特征便可以用来说明两者相互隔离的主要特征:

首先,从器用特征看,学校文化具有明显的封闭性与集体性。所谓器用特征,即文化的物质要素,相当于物质文化。以建筑文化为例,学校中的建筑相比于社会建筑具有自身特点,极具封闭色彩的围墙不仅起着安全保卫作用,更有将外来的不良干扰拒之门外以确保校内的宁静、洁净的功效。这种封闭性直接影响了校园内的其他深层文化因素,使整个学校染上一层“世外桃源”式的“象牙塔”色彩。再由于学校中集体性人群的大量存在,学校的教室、宿舍、办公室、餐厅等无一例外作为公共场所使用,个人缺乏私人空间(一些学校甚至不允许学生在宿舍、教室内添加锁、床帘等分隔个人空间的设施)。这些器用特征逐步内化为师生人格上的封闭性与集体性,使得他们对同类更易认同,而将自己与社会上的其他成员隔离甚至对立。

其次,从规范特征看,学校文化具有较强的受控性和叛逆性。所谓规范特征是指文化中的制度因素,相当于制度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子系统,学校担负着文化传承的重要职能,受控于诸多社会因素,比其他文化更不自由。具体可从控制机制、控制手段两方面分析:②从控制机制看,学校文化不仅与其他文化一样受着文化定势、文化传统等非正式控制系统制约,而且受正式控制系统—文化统治集团制约,如课程总是社会文化统治集团控制的重点。相应地,师生的文化规范也远远多于社会上其他成员,师生的道德水平变迁更易引起社会的惊异,如关于“教师师德下降”、“大学生道德滑坡”的感慨其实是对学校文化潜意识的控制。再从控制手段看,对学校文化的控制可以从法律、纪律、规范、经济、舆论、信息等多方面进行,如经济方面的普遍拮据,使学校这座“象牙塔”显示出“重义轻利”、“重精神轻物质”的更迁腐、尴尬的价值取向。相比之下,社会文化受控性较小,文化主体自主性较强,失控的可能性也较大,如不少家长对孩子要求甚严,对自己则上班混、下班赌,完全混同于“大染缸文化”。

与受控性相辅相成的是学校文化必然带有更强的叛逆性③,即对控制的不满与反抗,对社会文化的批判与改造。以儿童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可以发现这叛逆有几个高潮期:一是幼儿期的第一反抗期,主要表现为生物性的反抗,如不听父母的话,拒绝帮助;二是青春期的第二反抗期,主要表现为心理性的反抗,如对父母及教师的逆反,自我意识增强;三是青年期的批判期,主要表现为理性的反抗,如对学术权威、社会现实的背叛与反思。纵观历史可以发现,学校文化的这种叛逆对文化的变迁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五四运动、法国的五月风暴都证明了学校文化,尤其是大学校园文化对时代的敏感性与叛逆性。校园在某种程度上是革命的摇篮。

再次,从认知特征看,学校文化具有更多的基础性和快捷性。

艺术特征与认知特征共同构成了文化中的精神层面。学校文化就其艺术特征而言基本上可归为“雅文化”,“象牙塔”之喻正是一方面突出其封闭,一方面突出其洁白、高贵相对于鱼龙混杂的社会文化,学校文化更加洁净、雅致,人们对于青少年时代太多的美好回忆就是一证。而“校园文学”、“校园歌曲”的几度盛行也表明,在文艺百花园中学校文化以其清新明朗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不可讳言,与博大精深的社会文化相比,学校文化显得有点单纯与单薄,“校园文学”的主题不出学校范围,“校园歌曲”也常迷失于感伤、怀旧的基调中,其生命" 力与社会文化中锻打而出的大文学、大音乐相比显得过于幼嫩,从而影响了其文化价值。

从以上四方面特征可见,学校文化处处表现出自身的个性,与社会文化保持一定距离,长期生活在某种文化之中的人们便时时感受到“象牙塔”与“大染缸”的对峙与隔离。

(二)隔离的根源

为什么会造成上述隔离?笔者认为应从学校承担的社会功能、学校机构的社会性质以及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等方面分析。

1.从学校承担的社会功能看:自从教育伴随人类而诞生,已走过了形式化、制度化的漫长历程,进人如今这种专门化乃至产业化的学校教育阶段,学校承担着将生理意义上的劳动力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力、将人类文明传递给下一代的重要使命。为了在短时间内将儿千年积累的人类文明快速有效地灌注到青年一代的头脑之中,教师、课程、教法、考试等一系列要素必须像工厂一样运转,原先的个别化教学因教育对象的扩大也必须改为集体化教学,原先的与社会生活互相融合的大教育最终演变成如今围墙内的教育,“塔”由此而形成。

2.从学校机构的社会性质看:学校首先以一种行政性机构存在,必须接受社会的严密监控,接受经审验的课程设置;学校是一种非生产性机构,必须接受来自社会的经济养料;学校还是一种以传递知识、观念为主体工作的机构,其人员多为知识层次较高的社会成员。在社区划分中,学校往往被作为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骄傲”,④慎重选择其地理位置、管理人员、课程设置,尤其是处于“塔”尖的高等学府某种程度可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综合声誉。上述性质决定了学校文化必然与周围的社会文化有明显的鸿沟,“象牙塔”之喻形象地展现了学校在其周围环境中“鹤立鸡群”的现象。

3.从教育对象的年龄特点看:现行的学制下受教育者多处于氏7岁一24、25岁这一年龄段,是人一生中的早晨与春天,而现行教育的一次性、不可回归性也决定了人们将高度重视这仅有的十几年,对学校寄予极高的期望。儿童的年龄特征使校园内的文化呈现出青春型、非功利型及前喻型的风格,周围的人们也自觉不自觉地共同维护着这座封闭而洁净的象牙塔,不要求生活其中的师生混同于社会文化。直到有一天他们不得不离开早已习惯的校园,走向真实而复杂的社会,才会猛然发现自己是怎样的“与众不同”,其结果必然是要么退回校园继续原有的文化生活,要么磨去身上的校园痕迹以融人社会的大洪流。可见,这座象牙塔是现行教育制度的产物,是人们共同构建而成的。

(三)隔离的功与过

社会文化良萎不齐的现状说明,适当的隔离有利于青年一代在相对洁净、相对高雅、相对安全的校园环境中茁壮成长,学校文化自身的许多特点是积极向上的,可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总体而言,“象牙塔”之喻褒大于贬。但我们也不能不看到,长久的隔离只能培养出社会适应不良的温室花朵,毕业生们往往要在走向社会的头几年吃大量苦头,甚至完全改变自己在校园获得的价值观;这道深深划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文化沟裂只适应于文化隔离多于文化交融的封闭社会。而今,面对日益多元化的文化共生浪潮,“象牙塔”已越来越暴露出其狭隘、自足的弊端。打破隔离,跨过文化沟,寻找架在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鸿沟上的桥梁是我们当代人的当然使命!

二、关于架构

前面过多地分析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隔离,仿佛给人一个印象,两者之间是截然分离的,没有丝毫关联。其实隔离是相对的,从文化空间的视野看隔离是局部的,从文化时间的视野看隔离是暂时的。架构作为隔离的对立面,一直存在、正在加强而且将来必然取代现存的隔离,从而使二者最终走向文化共生与通用。

(一)从以往看,一直存在着一条文化的暗桥

用历史的眼光看,文化是连续的,文化间的隔阂也是相对而言的,就如同“沟”的形象只是高度的下沉,沟底并非不存在相连。学校文化也是如此,在与社会文化相对峙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文化桥,可以用下列两例说明。

1.学校文化不是从天而降,而是由社会文化经层层筛选而来。课程文化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然具有上文阐述的一些特征,如基础性、受控性、高雅性等,但从源泉看仍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社会文化的母体中孕育而生,彼此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学校文化只是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其实都是脚踏社会与学校两条船的双面人。教师一方面在校园里与学生、同事相处,感受学校内的文化特征,另一方面又与家长、亲友及其他社会人相处,从未离开社会这个大环境。学生在教室里、放学途中以及家里三个情景中可能要进行三种角色的转换,即听话的值日生、互相追逐的玩伴、撒娇的独生子女。可见学校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垄断人的生活,人的活动本身便时刻充当了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暗桥。

(二)从当今看,文化间的隔离正日益松散

如果说本世纪前期,学校教育仍能保持自身的封闭性立于社会文化之一隅,充当人类的“桃花源”的话,那么到本世纪中叶,随着新技术革命浪潮的推进,文化多元化和文化一体" 化的进程也大大冲击了教育领域,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的鸿沟逐渐变得没有必要与难以为继,具体可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分析。

从外部看,大众传媒的强大攻势、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都使学校文化逐渐丧失其文化的权威性,电视、电脑、网络等新兴传媒已经以其明显的吸引力与优势冲击了学校的文化围墙,堪称“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立的第四大组成部分”⑥,成为学校教育最强有力的竞争者。另外,新的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的复制与远距离实施成为可能,原先的文化隔离必将成为历史。

从内部看,学校文化的主体醒悟是隔离不再的内部动力。随着本世纪文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学校文化的研究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主体性经历了最初的自在、自知开始走向自觉与自为,关于校园文化的大量研究就是明证。这种主体的觉醒使学校文化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真正清醒地放眼社会,寻求符合自身发展的最佳道路。例如,不少有识之士探讨了学校围墙的文化含义并揭示了其弊端,如果说前些年大学拆除围墙运动还主要是面对市场经济而采取的应答之举的话,那么近几年来兴起的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社区教育以及网络学校等都是学校教育主动向社会敞开怀抱。醒悟后的学校文化将更理性地处理自身与社会文化的文化间性与文化通性之辨证关系,隔离终将变成融合。

(三)从未来看,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

将实现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共生前文曾提到,隔离的根源之一是受教育的一次性与不可回归性,人们还只能在一定年龄段内接受学校教育。这种体制固然有其心理学基础,即年轻时可教性更强,但伴随而来的理论脱离实际、学业负担过重、学习动机欠缺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教育界。教育发展到今天,种种迹象表明终身教育是大趋势,学习化社会是21世纪全人类的理想。从文化角度看,终身教育就是打破现有的学校与社会的藩篱,让任何年龄段的人可以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将接纳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文化背景的受教育者。⑦整个社会将通过多种机构以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既使每个人都可能接受教育,又使社会文化逐步提升为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学习化社会。到那时,学校将不再是“象牙塔”,而成为每个人随时可进可出的“加油站”;社会也不再是令人优虑的“大染缸”,而将成为每个人乐于生活其中、享乐其中、奋斗其中的文化大花园。

隔离变成了共生。学校的围墙可能还在,但不再肃静森严,而成为一道道点缀在城市与乡村的美丽的风景线。

注释:

①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98年版,第64一66页。

②③参见杨怀、龚贻洲主编:《象牙塔之谜—校园文化学概念》第九章“校园文化的控制”,人民交通出版社,第40一42页。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zhengzhi/15913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