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要: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是指从原始创新到研发与孵化、生产转化、产业链条、信息平台的建立以及商业反馈和伦理问责的双向激励与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便于获得及时的情报咨询,关注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创新水准与产业链条的合理性。外部创新能力与企业自主创
摘要: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是指从原始创新到研发与孵化、生产转化、产业链条、信息平台的建立以及商业反馈和伦理问责的双向激励与约束机制。这种机制便于获得及时的情报咨询,关注先进技术,保持较高的创新水准与产业链条的合理性。外部创新能力与企业自主创新及吸收能力相匹配。创新联结了技术、经济与人,联结了多元主体,保证了创新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科技创新;网络机制;规模经济;价值链;生命周期
1 引言
“工业4.0”不仅意味着技术的转变、生产过程的转变,也意味着整个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调整,并将引发一系列诸如融资、发展、可靠性、风险、责任和知识产权以及技术安全等问题。目前中国在加速信息工业革命的同时,正在启动第四次绿色工业革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由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从生态赤字向生态盈余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图1 开放系统中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
“创新的焦点越来越集中于服务领域,在西方占到GDP的70%;知识社会比过去有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关注消费者群体共性研究,产业界是重要的参与者,研究共同体不再控制研究机构,以需求驱动的研发计划越来越多,研发计划通过既定目标加以评估,并且以需求为导向”。[3] 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则强调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在市场的薄弱之处、新知识的萌芽期以及市场的需求和短缺中寻找机会。另外,“结合发展战略理论、新经济长波预测、知识经济理论和知识价值论、生态经济研究前沿等领域的研究”[4];内部资源描述矩阵,SWOT分析,PEST分析,价值链体系,波特五力模型等研究,对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目前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和创新盲点,例如政府对新技术反应迟缓,创新项目投资政策、经费管理政策、知识产权与转化政策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科研成果向技术和生产、商业转化的时效性低;政府控制过高,市场驱动创新机制不完善;公共信息平台共享和参与机制不完善,信息集成化水平低,在信息挖掘与信息服务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创新网络的连续性和贯通性不足,关键联络与服务站点的设立缺乏整体规划;企业对自主创新、过程创新、商业创新重视不够,原创能力低,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精准度不高,员工整体素质低。
本文结合新技术时代背景,借鉴新的知识生产理论,提出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并根据我国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提出建议。加强创新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规模经济;提高信息收集和信息化管理水平;重视对技术、企业、产品和商业生命周期的研究。
2 对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2.1 加强国家创新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
“与科技政策不同的是,创新政策强调各种政策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充分开发人力资源、公共科学能力和企业研发能力,提高企业的生产率和国际竞争力,改善经济增长”。[5]我国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庞大,涵盖了各类创新主体、创新链条的各个环节以及多样化的保障政策。但这些创新政策之间也出现拥挤、矛盾现象,窄化创新空间。所以需要提高创新政策的科学化程度,要“从关注单个的创新主体到多个创新主体,从关注创新链的某些链条到全链条覆盖,从利用单个政策工具到组合运用多个政策工具转变”。[6]
政府可通过支持地方企业网络的发展来促进知识和技术的转化和扩散,发挥地方政府和官民合作的中介机构的政策咨询与整合协调作用。科研机构在政府资助下以企业形式运作,公益性地进行应用研究。政府基于公益性考量并对市场失效领域研究进行补偿。另外政府可联合金融部门加强对企业创新的调控,准确定位资助项目,提高金融整合的力度,占领创新制高点和环保点,保住优势领域。德国政府和企业将发展环保产品和技术作为新的增长点,充分利用德国传统的能源和冶炼企业处理环境问题的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有竞争力的环保产业,同时没有放弃对汽车与交通等技术的促进。[7]我们在制定技术政策时要考虑必要性与可行性,不能盲目拔高,既反对路径依赖,又不能完全放弃传统优势。
2.2 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打造规模经济
我国一些成功的企业都非常重视创新驱动发展,将自主创新与外援创新相结合,关注科技前沿,以创新驱动发展;另外他们还通过海外并购获得核心资源并跨越式提升竞争力,包括产品系列、服务质量、渠道网络、供应链、地域覆盖等,同时努力创新,增加服务业务,提高产品质量。一方面通过扩展技术合作以及建立全球研发中心来增强制造与研发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收购现成的技术来增强服务质量与产品规格,既为国内市场提供新产品,又满足国外市场的新要求。这些企业注重建立高级人才库和发展国际化技能,通过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和积极的社会影响,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正面认知度。中国企业迫切需要培养全球领导团队,恰当分配稀缺人才,调整企业文化以适应全球运作。具体模式可参照图2。[8] 图2 Sunhu商业模式创新与地方能力形成传导图
研发的规模经济是指通过多家金融财团成员为共同享受技术成果,合作注入资本到大型研究开发合作项目才能实现,更好地实现技术和资源融合,降低风险。为降低成本和节约时间企业可以通过非直接的技术移植或逆向工程进行原创性的产品开发,复制和兼容各家之长,最后是自主研发和全面创新。从公司外部的技术资源获得创新能力可以公开地分享资源和成果,公司的技术和能力能够以更快和更佳的成本效果方式发展,在技术和创新中降低风险,减少时间,并且能够融合当代技术和能力,取得集团规模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另外与其它资源相比,知识资本的交流与共享机会越多越能够带来更大的收益。在技术创新竞争中获胜者往往是那些从关注个别的技术诀窍(know how)转向在全球寻求合作者(know who)的人。
2.3 提高信息收集与信息化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应该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和智能生产从一维到四维统一时空基准的地理信息转换,提供实时分析和实时决策的监测服务,变有限服务为泛在服务,达到透彻感知、全面互联、深度整合、资源共享、协同运行、智能服务、激励创新的效果。[9]
中国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信息缺乏动态性,时效性差;信息共享和协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不足;数据多源异构现象突出,缺少共同的话语标准和技术通则;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不足;质量信息缺乏完整性和连贯性;数据处理方式过于简单,未能进一步发掘出数据价值并转化为决策信息;信息传递方式速度慢,无法满足准确、快速决策;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市场。
另外,中国企业在相关信息收集方面尚有待于加强,特别是对于一些需求共性信息、有效信息源和新技术、新工艺信息的深度挖掘不足。必须尽快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质量管理和市场分析,通过信息技术优化企业质量管理流程,整合企业质量管理资源,实现质量信息的迅速传递和响应,实现质量管理的协同运作和质量数据的科学分析。产品从设计、采购、制造、测量检验、售后服务直至改进完善,提高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水平。从企业全局控制的高度和企业价值链、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供“从供应商的采购直到销售反馈”全过程、多维度的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构建网络化、自动化的实时质量监控平台,实现“立体型实时预防监控”管理模式,并且从多角度深入发掘质量信息,为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及操作层提供全面的决策信息服务,并延伸至整个供应链应用,成为企业迈向卓越质量模式的推进器。
2.4 重视企业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研究
科技创新要关注商业周期、产品周期、技术周期和企业发展周期。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型企业在新经济时期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达到最高水平,创新项目能够带来很高的回报。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创新活动产出与投入的关系比制造业紧密得多”。[10]
技术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不同的技术其生命周期长短也不同,一些关键技术诸如纳米技术和智能生产技术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散功能,几乎渗透到各个领域。企业对关键技术要具备敏感性,及时吸纳并进行创新应用,同时引进相关科技人才,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技术吸纳能力并根据技术生命周期及时进行技术升级;另外要在吸收关键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扩散。
企业还要重视自身的发展周期,在发展的第一阶段要守卫核心业务和固定客户,保持住核心竞争力;第二阶段在保住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培育新兴业务和产业链,向边缘辐射,扩大产品的种类;第三阶段瞄准科技前沿,对已有核心技术实现破坏式转型,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孵化未来种子业务,定位精众消费群体,保持可持续创新活力。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采取相应的投资和技术创新战略,使企业的产品形成一个产品生命周期流,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产品能够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层次性和时效性的良性循环机制,为企业创造更多和更长远的利益,也为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提供资金支持。
3 结语
科技创新的网络机制能够实现科学求真与求善价值的有机整合。创新只有被纳入到开放的系统中才能激发创新活力,并能及时实现科技成果的现实转化,促进产业升级,开拓新的市场,找到新的产业生长点。创新网络机制强调创新与生产的无缝衔接,重视信息技术和智能生产在创新与生产转化和商品化中的作用;强调在各种缝隙中寻找新的科技创新点和产业生长点,形成规模经济和价值链体系。创新网络机制更便于获得及时的情报咨询、先进的技术,降低成本、规避风险,提高整个产业链的技术水准,推动国家创新体系的形成。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新技术吸纳能力,科研院所和大学要加强与生产的联系,同时要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民的消费档次,尊重其知情权,推动绿色创新发展。关于关键技术在我国产业链中的生命周期与经济效益的实证性研究以及创新型企业与下游企业及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配比、如何解决技术升级与机器排挤工人现象,如何在新技术环境下提高就业率,保证员工的生活质量等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
参考文献:
[2] 王玉秋. 开放系统中的企业创新网络机制探索[J]. 创新科技,2014,(6下): 9.
[3] (瑞典)霍刚.吉吉斯著,安金辉等译.变化中的北欧国家创新体系[M]. 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34,38.
[4] 李湘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战略方法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8] 杨锐,等. “地方-全球”力量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地方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地方能力[J]. 科学发展,2008(创刊号):103.
[9] 王家耀.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J]. 测绘科学, 2014,(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