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深度报道在当代报纸中,已愈发显现出它的重要作用。深度报道选取一个题材,透过一个点上的客观外在现象,打破思维空间的局限而展开多侧面的求证,全方位的调查思考,通过深度挖掘、广度拓展去揭示现象背后的实质。深度报道经过对纷纭复杂的事物进行剖析而表现
我省如何从农业大省变成农业强省,一直是人们苦苦思索的问题“农业大”而“经济穷”、“产量高”而“效益低”的局面一直困扰着经济的发展。如何走出传统农业的模式,使农业经济逐步向工业文明迈进?打出“绿色食品”之牌,终于成为一个希望的亮点。发展这个亮点的根据和前途到底是否科学可靠?于是便成为焦点话题。‘
《黑龙江经济报》于2004年3月紧紧抓住这一题材,以《我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走势》为题,经过详细调查分析,大量运用已被实践证明的具有成功因素的背景材料,用市场经济的观点,从资源优势、基地建设、结构组合、市场运营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系列报道,分析我省绿色食品目前起步阶段的背后,蕴藏着一个巨大产业的存在和一个广阔的市场前景。报道从多侧面用事实说明,只要我们认清发展绿色食品的众多优势,坚定走出一条特色农业之路,这个亮点一定会带动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报道发表后,深受专家和读者的肯定,认为报道抓住了事关大局的话题,思考和办法是有分量的。
资产重组、优化结构、建立现代企业集团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的一个重要特征和新生事物,它的意义和效果到底如何?一时也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6月,以《来自我省优秀企业集团的报道》为题,选取了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华安工业集团公司、哈药集团等六个典型,从特色效应、名牌效应、科技效应、营销效应、机制效应、人才效应六个方面,剖析阐述了这一新生事物的运行轨迹,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六个典型六个经验,从不同角度,证明了一个观点,现代企业集团之路是一条光明之路,是谋求我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组报道在广度上是从“点”扩展到“面”,它从事物规律上证明,现代企业集团的经验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深度报道好比一支箭,它的锐利性、准确性、深刻性是报道质量的标准。它要求在向读者提供新闻事实的同时,必须揭示其本质,一箭中的,观点到位,给读者一个清楚的回答。
《黑龙江经济报》2004年9月围绕“斯达模式”展开深度系列报道。黑龙江造纸厂从濒临倒闭破产到重新振兴,历史的贫困被崛起的斯达造纸公司一举摆脱。成功的原因肯定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什么?报道者必须要找到这支箭。
于是,“斯达模式”报道就是箭靶,六篇报道如万箭齐发,直刺目标。其中,一篇报道《27:l》,是最具代表性,文章开头就列举了一个事实:这么大个厂子,原来做工资就得27个人,一天到晚还忙乎够呛,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只一个人了,一天敲打敲打键盘,还很清闲。这27:l,比出了高效益。
“斯达模式”成功之处,在于它通过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补充人的潜力,通过提高效率来提高效益。
“斯达模式”其实就是对现代化管理的一个论证。企业管理的概念早有邯钢经验做说明,而真正在企业中运用,尚存在很大距离,尤其对国有企业,它是关乎企业命运的大问题。现代化管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放生产力,打破旧的传统思维模式,真正消除“大锅饭”、“大家拿”、“大家乐”而谁都不负责任的致命弊端。“斯达模式”是一条经验,但更是一场痛苦的革命。
深度报道的特点就在于“深度”,它揭示了新闻事件本身与社会背景、当前环境、未来发展趋势的普遍联系与结合,是在普遍性基础上的典型代表,它不但要向人们介绍发生了什么?还要说明是怎样发生的?将会产生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