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现在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过渡时期。就两性关系的格局而言,既非完全的传统父权社会又非事实上的现代两性平等社会,而是传统父权社会向两性平等社会发展的代写硕士论文转型期社会。过渡时期一般都会呈现出各种学术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
中国的女性主义发展很快,反映了中国女性需要争取同男性平等的权利意愿和体现女性自我精神与能量的思想、社会言论及政治协助行为。女性主义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女性境遇的考察、女性存在的缺失、女性权力的实践、女性的安全保障、女性创造力、女性自觉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确立、女性的人道主义公正、女性的组织建设重整、女性话语权力、女性发展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确立等诸多问题上。事实上,经过不懈地努力女性的权利己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而赢得了更多的支持与关注。
然而,女性主义的声音越高涨,男性在其笼罩之下表现得却更为隐蔽。“不该说,女权主义者的对立面是男性,或者男子是女权运动的主要障碍。这是一种有偏见的提法。”22可以这样说,女性主义者所争取的权力棒不单纯是掌握在男性手中,相比之下男权中心思想造成的单纯文化批判也使男性承受和女性同样的压力,男性的“有口说不出”的苦衷也使性别的二元对立更为潜隐。
广告中男性从表面上看是处于“第一位”的,因为他们占有社会优缺资源,有着显赫的社会地位,可以让女性为之倾倒,并甘心为其泰献一切。类似的男性形象在广告中非常多而且都很定式,因此这成为女性主义者批判的主要对象。他们将矛头指向广告中占有女性、支配女性的男性身上,认为是他们造成女性在广告中遭受歧视。女性主义者假想这样的场景:男性机械地传输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女性在被动地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将男人的“好色与嗜酒”定义为男性应有的特征,在女色面前失去了判断力。这种男性形象在广告中非常多,也被广泛地接受,因此说明具有庞大的受众基础。
遭受女性主义者质疑的男权中心文化,逐渐被当成中性的东西接受下来,并且无需诉诸话语使自己合法化。“这就是劳动的性别分工,是友两性承担的活动及其地点、时间、工具的非常严格的分配;这是空间的结构,存在着男女对立,大庭广众或市场专属男人;这是时间的结构,劳动日、耕地年、或生命的循环、中断的时刻是男人的,漫长的妊娠期是女人的。”23法国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在《男性统治》里的这段话揭示了男权文化的意义。这种社会文化下的男人天生刚强女人天生柔弱的社会性认定,在无限制束缚女性的同时也压抑了男性,并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延续至今。
在男权文化中,男性是至高无上的,父权制的规范和标准规定男性是家庭与社会的主宰。然而,在这里男性只是作为一个群体存在,而并非个体,男性作为个体的意义也是有限的。男性的个性并没有得到张扬,反而是在不断地受到来自男权文化各方面的压抑和打击。面对越来越高涨的女性主义和越来越多独立自主的女性呼声,男性的声音逐渐被淹没,越来越小。
因此,男性也需要同女性一样垦需得到关注。其实,从父权制社会的男性天经地义的领导者角色到如今的过渡阶段,现代男性陷入了新旧角色冲突的尴尬阶段。新的社会条件下,“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使女性得到了更多的工作权、受教育权等权力,但人们在思想上将男性作为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的主体这一观念并未改变,中国伴随漫长父权制社会的男权主义的价值标准与规范仍然存在,当观念与现实发生冲突,男性的社会角色便陷入了两难境地。
广告中展现男性工作压力大的场景越来越多,甚至有更多的广告商直接将矛头指向男人需要“补肾”,这也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象:在现代社会巨大的生存压力下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作为个体都是疲惫的,而体现在男性身上更为突出。现代男性在社会生活和家庭责任等方面已经超负荷,他们虽然苦不堪言但却无法表达自己的无能为力。当然,其中不包括有决策权和发言权的男人,他们是既得利益者,保持现状就好。然而其他倍感压力的有苦难言,谁也不愿跳出来为今日男人的处境请命,免得被指责为“不像男人,’
总之,男权中心文化强调了男女两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差异,这种强调使女性得到更多的同情与关注,使男性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再加之一些过于偏激的女性主义批评,将男性推到男权代写硕士论文屯自文化的倡导者位置上,更加深了男性所处两难处境的心理压力。同时,这种单纯文化的批判只会造成性别话语权的对立,使男性成为女性被歧视的替罪羊,并不利于两性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不利于男性释放个性,甚至可能造成男性群体的“集体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