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 要:随着 中国 金融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 经济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必将逐渐形成,对外贸易的经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企业 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将增加。外汇风险的增加势必 影响 企业的利润收入,企业 会计 如何处理财务
摘 要:随着 中国 金融 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 经济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更加灵活、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必将逐渐形成,对外贸易的经营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企业 面临的外汇风险也将增加。外汇风险的增加势必 影响 企业的利润收入,企业 会计 如何处理财务报表、如何反映外汇风险,在外汇业务中如何合理运用金融衍生工具,是一个值得密切关注的 问题 。通过对该问题的 分析 ,以期为企业处理外汇风险提供些许 参考 。
关键词:外汇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确认;计量; 方法
1 外汇风险概述
1.1 外汇风险定义
外汇风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外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利率变化以及交易者到期违约和外国政府实行外汇管制给外汇交易者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或经济收益,包括一切以外币计价的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信用风险、结算风险、国家风险、交易员作弊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汇率风险。狭义的外汇风险是指在国际经济贸易、金融活动中,以外币调价的收付款项、资产与负债因汇率变动而蒙受损失或获得意外收益,又称汇率风险。 站在不同的角度,外汇风险主要有两种:从会计角度出发,外汇风险主要指汇率变动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这类风险基于账面价值,主要反映汇率波动带来的实际损失和会计处理中出现的账面损失;从财务和经济学者的角度出发,外汇风险主要是指汇率变动因企业现金流进而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它基于市场价值,反映汇率给企业现在的现金流带来的实际损失和估计影响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可能带来的预期损失。
2 外汇风险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
2.1 合法性原则
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又要确保外汇风险的会计处理中的真实性,必须要以国家的在这方面的 法律 、法规和有关制度为依据,认真执行国家的规章制度,不能人为地调整和改变外汇风险确认、计量和披露上的合法性。
2.2 时效性原则
由于汇率在不断发生变化,外汇风险确认和计量的时效非常重要。因此,为了保证外汇风险确认和计量的正确可靠,并能在这种风险产生的适当时机,尽早地将这种会计信息传送出去,必须及时地根据外币业务发生时的有关凭证加以确认和计量,不得人为地拖延和积压,以免影响企业作出正确决策。
2.3 真实性原则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是会计提供可靠信息的必要前提。只有坚持真实性原则,客观公正地反映外汇风险的实际发生情况,尽量杜绝人为的调整与掩盖,以确保外汇业务会计提供的有关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
2.4 谨慎性原则
外汇风险受汇率波动影响,而会计上对其确认并非每天都在调整帐目,况且外汇风险是汇率在整个期间变动过程中的产物,因此也不可能逐日调整。所以,我们在对外汇风险进行会计处理时,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损失要事先预计,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处理,而对于可能发生的收益,一般应在实现之日,才能予以确认。
2.5 实际成本原则
在对外汇风险确认和计量时,一个首要问题是确认时以什么汇率为准。从真实性角度看,我们对实际外汇风险的确认,应当以现行汇率为基础,因为它体现了现在货币的实际成本;对已实现的外汇风险,应以实际发生时汇率变动所产生的外币差额为标准;对未实现的外汇风险,应以按现行汇率进行调整后的实际成本,来确定其外汇风险额。
3 外汇风险的会计确认
外汇风险的确认,是指会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涉及外汇风险的经济业务加以辨别,以确定其是否作为会计对象应该加以记录和核算的 内容 ,并确定如何对其进一步加工列入会计报告的过程。
3.1 外汇风险会计确认的一般方法
目前 ,国内外对待外汇风险的会计确认, 理论 上均有两种观点:“一笔业务观”和“两笔业务观”。前一种观点认为外汇风险,在会计中不用被单独确认,由于外汇风险带来的外币升值或贬值,及其折合为记账本位币差额不用单独设置账户处理,而只要对原业务金额进行加减调整便可;而后一种观点,认为外汇风险是产生于独立的债权、债务结算之外,是企业财务活动的一个方面,其产生的损益应单独确认,并设立专门的账户进行会计处理。
由于“一笔业务观点”要做到追根溯源,手续较为麻烦,“两笔业务观点”对于外汇风险的确认则直截了当,手续简便,同时,也能反映出企业财务活动中的业绩,因此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后者。目前,我国规定股份公司会计及其它有外汇业务企业对外汇风险均采用“两笔业务观点”进行会计确认。
3.2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IAS39明确规定初始确认的标准是:当企业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合同条款的一方时,应在其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比如,对于远期合同,应于承诺日确认为金融资产和相关负债,而不是等到实际交割日再来确认。同样,当企业成为金融期权的买方或卖方时,就应立即将该项期权确认为一项资产和负债。
ISA39还规定,当企业不再“控制”已转让的衍生金融资产时,应将相应的转让交易核算为一项“销售交易”;反之,则应核算为一项“融资交易”。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迅速增长的资产证券化交易等金融创新,更使这个问题复杂化,而ISA39提供的指南显得较简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要,有必要进一步充实。
4 外汇风险的会计计量
说明:C——现行汇率;H—— 历史 汇率;R——留存收益余额,折算后轧算数
4.1 外汇风险会计计量方法
4.1.1 单一汇率法
单一汇率法是指对外币 会计 报表的所有项目(除股本外),一般均采用统一单一的现行汇率,折算成某种特定货币表示的会计报表。这种 方法 下,子公司股本项目依旧按照实际收到投入资本时的 历史 汇率进行折算。这种方法使折算简便易行,并能保持子公司外币会计报表原来的结构比例关系。但是此法在汇率变动较大的情况下,反映子公司折算后的报表金额与实际价值金额会相差甚远。在采用现行汇率法的国家中,对利润项目有的主张用平均汇率,有的主张用现行汇率,至今尚未形成一致意见。 多种汇率法是指根据不同的报表项目分别采用现行汇率、历史汇率和平均汇率等多种汇率,对外币会计报表中各有关项目进行折算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基本方法:
(1)流动与非流动法是指将资产负债表中项目按照流动性与非流动性,分别采用不同汇率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对于利润表各损益类项目,除折旧和摊销费用等按照相关资产入账时的历史汇率折算外,其他收入和费用各项目可依均衡发生假设,按照整个会计报告期间的平均汇率进行折算。这种折算方法有利于对公司营运资金的 分析 评价,然而人为规定流动性与非流动性项目采用不同折算汇率,也缺乏充分的 理论 依据。
(2)货币与非货币法是指将资产负债表中项目按照货币性与非货币性,分别采用不同汇率进行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这种折算方法对货币性项目采用按照现行汇率进行折算,由于货币性项目的价值随着市场汇率的变动而变动,因此这样折算是合理的。但货币与货币性法也没有充分说明为什么按此分类,它同样未真正解决外币报表折算的实质 问题 。实务中,流动与非流动性法和货币与非货币性法常常是结合进行的。
(3)时态法,是指将资产负债表中按现行或未来交换价格计量的各项目,都按照编表日期末汇率进行折算的一种方法。对于利润表中各损益项目,其中收入和费用项目,应按照交易发生时实际汇率折算,但对经常、大量、均衡发生的收入和费用,与其他项目一样还是按照整个会计报告期间的平均汇率折算。对于存货,如果是按照现行购销价格计量反映的存货,按照现行汇率折算;如果是按历史成本计价反映的存货,则按照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折算。从理论上讲,时态法要求每笔业务都应按其发生时相应的汇率折算,这样处理其结果是较正确的,但在实务上这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对于有些项目采用一定时间的简单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以此作为较合理的近似取代值进行折算。
4.1.3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的比较
四种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对折算汇率选用比较,见下表:
4.2 衍生 金融 工具的会计计量
衍生金融工具是作为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在合约签订时进行初始确认的,这时只产生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而基础工具的交易尚未发生,计量的对象应该是合约的价值,而非基础工具的价值。由于公允价值能够反映人们对未来交易的预期,提醒人们衍生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收益,明显优于历史成本,因此以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已成为必然的 发展 趋势。但并非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能在有效市场频繁交易,对于这些衍生金融工具来说,就很难得到一个客观的公允价值。
对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分为两部分: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之时的初始计量以及发生在会计期末财务报表编制之日的后续计量。当对某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初始确认时,应以取得相应的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进行后续计量时, FASB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公允价值应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的计量属性,在每个报表日应将衍生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金额调整至编报当日的公允价值。而IASC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则对公允价值的计价作出了限制,要求对那些公允价值不可以可靠计量的衍生金融工具仍以初始确认成本进行报告,并要求对“持有至到期日的衍生金融工具”也进行同样的处理。即依据管理者的意图来确定计量基础。IASC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后续计量更强调谨慎性和可靠性,这主要是因为金融市场与计价技术还不完善,各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与运用水平还不均衡。
目前 我国有效市场尚未成熟,可采用IASC提出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用的做法。但从长远的角度看,以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 文献 [2]蒋玉庆.跨国公司的外汇风险与管理[J].金融证券,2006,(9).
[3]宋菊翠.企业外汇风险管理战略[J].管理天地,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