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 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常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环保工程应运而生。现阶段,应用于环保工程的生物技术是研究的大热,这一技术不仅治理效果良好,而且经济技术指标优
摘 要: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很多便利,然而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发展常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环保工程应运而生。现阶段,应用于环保工程的生物技术是研究的大热,这一技术不仅治理效果良好,而且经济技术指标优秀,是现在环保工程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在固、液、气等废物处理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生物技术 环保工程 处理
0 引言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环保对于人们来说更是至关重要。前一阵子网上转载量极大的全国雾霾城市排行榜也反映出了现在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重视程度和我国城市面临的严峻环保问题。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方面的应用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不仅治理效果良好,而且经济效益极高,是一项环境友好型的环保技术,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本文介绍了生物技术在水处理、废气处理、固体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应用。
1 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1 生物复合菌废水处理
对于有机污水可用生物复合菌进行处理。生物复合菌指的是高浓度的好氧菌、厌氧菌等菌类,原生动物和藻类等构成的生态系统,也称为生物膜系统。当生物膜系统表面出现液态有机物即有机污水时,生物膜系统通过层层不同类型的复合菌对该有机物进行分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由于生物膜系统是由生存着的微生物组成,因此生物膜会有老化的过程,也会有重生的过程。这是生物膜净化污水的优点,对环境伤害极小,是环境友好型的废水处理技术。此外,生物膜还可随环境温度等变化而变化,适应性较强,且经济技术指标优秀,是一款低投入高收益的技术。
生污泥净化技术主要是分解有机废水中的好氧生物。生污泥指的是好气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等周边有机物、无机物共同组成的微生物絮体。其主要分解作用的是好气微生物,由于其自身特点,它可以将通过的废水中的好氧生物直接分解甚至为己所用,分解效率极高。
1.3 生态还原
生态还原是现在国家重点关注的一个领域。由于之前各地区普遍存在的过度开发现象,导致各地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甚至出现绿地变沙漠等令人触目惊心的变化。当地政府和人民在意识到这一可怕事实之后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植树造林等。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后就很难恢复。较为科学合理的方法便是利用生物引入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复。引入的生物物种应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并且一定要适应当地的生态系统。我国曾发生过引入物种进行生态治理反而过度繁殖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事例。因此,在引入生物进行环境修复之前,一定要对当地生态系统深入了解,对可能发生的状况进行全面的估计,确保生物引入的积极作用。
2 生物技术在废气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还可进行废气处理。选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分别处理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对于有机废气和无机废气,可采用生物吸收和生物过滤两种形式对其进行处理。
生物吸收法即生物膜法,同上文提到的水处理中的生物膜法相似,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对通过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和利用。生物吸收法的一项重要应用是除臭。当废气中的臭气分子通过生物膜时,首先被生物膜表层微生物转化为液态分子,液态分子通过生物膜扩散到微生物内部,最后有微生物内部结构将其氧化分解。
生物过滤法是利用微生物填料构建一个固体载体,将需要处理的气体以适当的流量通过固体载体。固体载体中的微生物将气体吸收并氧化分解,达到净化目的。
3 生物技术在固体废物处理中的应用
3.1 微生物转化污泥堆肥系统
这一技术是将有机固体废物和能够将其有效分解的微生物群以一定比例共同堆积在一起,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堆腐,微生物自我繁殖并将有机物分解,达到固体有机废物净化的目的。且整个过程对环境污染极小,分解过程稳定。
3.2 微生物厌氧消化
微生物厌氧消化是通过控制微生物处于缺氧的生存环境,将环境内的有机废物分解成CO2和CH4的净化方法。该种有机物处理方法具有能源消耗低、剩余产物少和可回收再利用的优点,已成为未来有机废物净化处理的研究方向。现阶段国内外在该技术上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工艺、技术和设备等一系列的问题有待解决。因此,为了提高生物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固体有机废物的处理效率,相关研究人员还应努力钻研,将这一技术更好的发展。
5 总结
除了以上几种应用,微生物还以其独特的净化特点和多样性用于农药降解、石油污染治理、重金属治理和富营养化等的治理中。
总之,环境治理是一个大工程,也是现在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一个版块。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对环保工程内容的丰富和质量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环保工作者应致力于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利用其为我国的环保工作作出贡献,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造福,让他们能够生活在碧水蓝天之间。
参考文献
[2]杨荣,颜淼.探讨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9).
[3]张文东,刘鹏,李二飞,夏晓芳,刘洁.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J].2011(08).
[4]王建龙,文湘华.现代环境生物技术[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