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要] 自2009年中国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向专业实践能力转移。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其在继承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知识体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专业技能培养
[摘要] 自2009年中国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向专业实践能力转移。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步较晚,其在继承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知识体系性强、理论基础扎实等优点的同时,也存在实践能力培养体系不健全、专业技能培养不系统、教师的实践能力缺乏、企业对培养过程参与度低等问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应从课内教学、课外锻炼、实验实训、校企合作实践四个方面全过程提升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关键词] 专业学位;专业能力;过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
2009 年启动的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其发展土壤是中国高校运作多年的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受到教育思想、教学资源、培养过程等诸多方面的限制,其培养机制和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高度雷同,离实现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既掌握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又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距离甚远,对其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不到位的现象严重,大多流于形式。这说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尚不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该区别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从中国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属于精英型教育,一直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体,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体系与师资队伍,其研究生培养方案以知识体系性为主。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惯性的影响,在中国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后,培养方案中也凸显知识的体系性,应用性课程在培养方案中比重过低,导致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不足。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工业工程专业的学位标准中“培养体系方面”的核心内容为:工业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必须在生产或服务系统的规划与设计、运作与管理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知识面并在特定的工业工程领域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同时应深入地学习和掌握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门知识,并对与本专业有一定关系的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内容侧重知识体系性。
中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尽管增加了实践部分,形成了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但总体上看,培养体系和方式仍以学术性培养为主;培养方案中尽管明确了实践要求,但实践体系仍不完善,内容和效果难以保证。除课程之外,对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一般也是参照学术型学位论文的规范与标准。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培养过程存在“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一种好的结果是以专业学位的名义培养了一大批学术型人才;一种不好的结果是这部分研究生可能既没有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又没有得到实践能力的提升。[2]
例如,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尽管大部分高校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除“学术研究”“应用研究”论文方式外,还可以是“产品研发”“工程设计”“调研报告” “案例分析”等,但从实际情况看,“学术研究”“应用研究”类论文占主导地位,其他论文方式几乎没有学生选用。
(二)教师的实践能力欠缺
从目前看,中国从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师资以学术性师资为主,各高校为专业学位培养引进的专门师资数量极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受目前的大学评价机制与教师职业发展机制的限制。目前的师资主要是“从高校到高校”(高校博士毕业到高校任教)的学术型人才,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与企业运营和生产实践联系较少,缺乏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践经验。教师本身缺乏实践经验,就难以真正理解理论的实践价值,只好照本宣科,空讲理论,更谈不上根据行业、职业领域实际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目的的培养和有效的指导。[3]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田玉英,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
近几年来,许多高校已意识到教师的实践短板,积极推进青年教师参加“挂职锻炼”等接触实践的教育活动,这从长远来看意义深远,但从总量上看如杯水车薪。同时,目前中国教育评价体制强调教师理论与科研能力,忽视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也导致校方的这些措施成效并不显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专业化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举步维艰。正是师资的实践能力欠缺导致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技能培养不足。
(三)企业参与度低
学术型人才培养可以由高校独立完成,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如不与企业等社会机构合作则是不可想象的。从西方国家的经验看,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大都有企业、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主体的参与,高校与这些主体基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计划、学位授予标准等。企业等主体从人才选用、实践顶岗中获利,学校从培养质量中获利。中国的大学教育一直相对封闭,企业参与高等教育的机制尚不完善。 目前中国企业参与高等教育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以董事会成员身份参与。中国许多高校实行董事会制度,董事会成员中以企业为主,但一般情况下,这些企业不直接参加学校的培养工作。二是实习环节参与。其主要是通过共建实习基地的方式。目前的运作情况是企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高,学校付出不够。三是企业自主办学。这几年企业自主办学(包括校企合作办学)蓬勃发展,在职业化教育方面成效显著。中国具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一般来说实力较强,其与企业合作方式主要以前两种为主,而此两种方式都存在着企业参与意愿不强、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四)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不足
中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大都注重“专业化”、“深层次”知识体系的培养,强调“专而深”的专业技能,理论知识的体系性与专业技能的高要求,导致了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不够。而中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主要是由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选拔而来,过去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没有社会经验,对社会认知度低。培养体系与生源背景不衔接,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等综合能力,其责任感、合作精神等相对欠缺。所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对学生应适度增加这一方面的锻炼。
二、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总体框架设计
无论从国外经验来看,还是从对中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理智分析来看,中国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都应加大企业等组织的参与度,使之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主体之一,从而形成“学校―企业”组成的双培养主体体系,这是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企业参与的环境(或条件)尚不具备,需要从长计议。面对如此背景,业已大范围铺开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该何去何从,需要高等院校有所作为。本研究以目前的教育环境为背景,提出一种过渡模式,即构建一种以学校为单一主体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框架体系(如图1),以期在现实背景下谋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素质的提升。
图1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框架
过渡模式的设计以提升专业能力为目的,将研究生培养划分为校内与校外两个阶段;结合中国现实情况,设计成“长校内―短校外”模式。“长校内”(时间一般是两年)分为三个阶段:理论课内、课外、实验实训;“短校外”(一般是一年)分为两个阶段:生产实践(实习)、毕业设计。这样形成以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的“课内提升+课外锻炼+实验实训+校企合作”专业能力提升体系。具体内容如下:除正常的理论教学以外,课内提升是在课内理论课的基础上增加教师对实践知识的讲解(目前应以教师实践能力提升为抓手)和选聘部分企业实践专家进课堂授课;课外锻炼以专业实践引导的第二课堂活动为主;实验实训以实验模拟与实验对抗为主;校企合作主要以订单式培养与学生实习为主。
三、利用校内学习阶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一)通过课堂教学提升专业技能
1.教师实践能力的提升
中国高校大部分教师没有专业实践的经历,其授课内容以理论为主,而这些理论有的与企业实践不符,导致理论教学和企业实践脱节。弥补这一缺陷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实践课程和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从目前的情况看,前者既需要实践教师,也需要实践场所,目前条件还不允许;而后者则相对容易实现,学校的可控性强,易操作。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升可通过两种渠道来实现,即教师进行实践化改造或引进专门的实践教师。近几年来,中国有部分高校通过教师现场挂职锻炼、教师专业案例采集等办法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很好的办法,但在如何保证效果方面尚需做些工作。同时,适当从生产现场引进德才兼备的人才充实高校的实践师资也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2.企业专家进讲堂活动
全日制研究生接受的理论教育尽管来源于实际,但与实践尚有距离,为了保证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专业能力提升,课堂教学中引入企业专家很有必要。所以,推行企业专家进讲堂是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良好途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应嵌入“企业专家进讲堂”部分。目前有学校实行上课教师“1+1”制度,即每门课必须引进一次实践专家进课堂,这是良好的尝试,但目前规范性不够。建议将其纳入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有计划、有秩序的长期建设。
(二)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课堂应有别于一般研究生的第二课堂,其目标还应以专业素质提升为出发点,通过第二课堂发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综合技能,所以应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第二课堂进行专门设计。首先,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计不同的第二课堂活动计划。例如,全日制专业学位工业工程的项目管理方向,应在入学后要求学生必须组成项目组,并参加项目调研案例评比活动。其次,第二课堂活动要鼓励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单位与专家参与,实施“第二课堂进企业”活动,实现“活动捆绑专业技能”的目标。最后,第二课堂活动应纳入学生的考评体系,确实落实这一活动的开展。
(三)通过实验平台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中国有专业学位办学资格的学校,大都具备一定的实验条件,利用实验条件解决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教育体系非常必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应该改变传统实验教学的验证功能,强化其实践模仿功能。具体体系如图2所示。
图2专业学位研究生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1.基础实验平台
基础实验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基本实验技能,为以后进行更综合的实验打下基础。组织形式一般采取观察、自主操作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形式。
2.课程单元实验平台
课程单元实验主要目的是验证课程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知识。侧重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形式一般采取完成实验项目过程、案例讨论及撰写实验报告等形式。
3.课程综合实验平台 课程综合实验侧重综合应用课程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运作紧密联系的能力及科学决策的能力。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分组竞赛、撰写实验报告等形式,一般与实训课程相结合,有单独的学分学时。
4.专业综合实训平台
专业综合实训是针对专业特色设置的以模拟性实验为主的项目,学生能比较系统地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目的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相关的工作设计,形成知识与技能的系统化。由于该实验内容是本专业多门学科的综合运用,覆盖了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
5.应用创新创业实训
应用创新创业实训是按照基础、综合设计与应用创新或创业相结合的思路与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或与具体企业运作相结合,旨在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职业道德,营造自主学习、大胆创新、敢于创业的情景。其组织形式多样化,可采取模拟公司、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论坛等形式。
四、强化校企合作,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企业参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大势所趋,但企业的全程参与条件尚未成熟。就目前的情况看,主要有两种选择:一是订单式培养,二是建立实习基地。订单式培养是把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国内许多学校有所运作,但规模有限,不是主流。构建有效的实习基地则是主要途径。
(一)订单式培养,培养与就业的融合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订单式培养在国内运用的规模较小,在技校、职业学院使用较多,究其原因是由于用人单位对研究生需求的非规模性。尽管也有学校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进行了订单式培养尝试,但由于规模小、学生自由择业意愿性强等方面的影响,其效果不是很好。但这种培养方式更能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实习基地强调“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与学校应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面向未来的具有合作关系的实习基地。中小企业相对灵活,人才匮乏,对高校资源有很大的需求,是高校实践基地建设的重要选择对象。
1.构建实习基地的双赢机制
企业的短期经济功能与学校的长期教学功能的不同导致校企合作缺乏基础,从而导致目前高校乞求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传统的实习基地被学校看成学生的训练场,而忽略了校企间的深度、广泛的合作,学校的功利性太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基地建设应以项目和技术服务为纽带,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学校的项目立项,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能力提高企业经营水平,促进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基地的稳定持续发展。[4]企业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科研能力,进行生产经营指导、员工培训、高级管理人员培养等活动,并通过对高校教育资源和模式的了解优先选择适于企业发展的新员工,这大大缩短了员工的适应时间,同时减少了企业的培训成本。高校借助企业资源,提升办学水平,改善实习环境,确保人才培养符合企业需求,不断提升人才质量,并可通过向企业输送大量优质人才提升高校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企业对高校的认可。校企合作实习,需要企业为学生提供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岗位,同时也要求高校根据实习单位的用人需求,统筹分配实习人员,将学生的获取与企业的收益相结合,以确保企业、高校效益双赢,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校企合作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5]
2.构建实习基地的组织框架
科学合理的基地组织管理是实习基地工作顺利开展的可靠保证。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实习基地没有专门的组织管理体系,这不利于实习基地的使用与维护。校企联合构建实习基地组织框架有利于对实习全过程进行管理、指导、监督、评价,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组织体系的构建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设立实习基地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高校主管教学负责人和合作企业负责人共同构成。二是设立基地实习工作管理小组。成员由学校教学系和职能部门(就业指导中心)、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共同组成。管理小组的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以便及时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基地建设的不足,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沟通,协调解决矛盾。三是设立基地实习工作指导小组。成员由“职业导师”“专业导师”“企业导师”组成,主要指导学生运用专业理念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力争提升企业效益。
3.加大资金投入
实习基地建设并不是盈利性活动,且其在建设前期和运行过程中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来维系正常的实习教学活动的开展。目前高校在此方面投入甚少,许多实习基地依“关系”而维系,这是无法保障实习基地的持续发展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需要稳定、具有实效的实习基地,这需要有效的资金投入予以保障。因此,学校应加大此方面的投入。
4.构建严密的制度体系
为保证实习基地的良好运行和发展,校企双方需要制定相关的措施加以约束。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以及指导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制度,保障实习工作顺利、有序完成。
首先,在学校的高层设计中必须高度重视实习基地建设,以培养方案等形式明确校外实习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以引起师生的高度重视。
其次,要注重契约化管理。应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实习过程中校企双方的责任、义务,对合作目的、实习方案、实习待遇、实习安全等重要内容进行明确界定,使实习全过程有据可依。同时还应制定相关文件明确学生、导师在实习过程中的职责,要通过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最大范围内为学生争取合法权益,尽可能规避实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风险。如学校应建立《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基地领导、管理和指导小组工作制度》《学生实习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等规章制度,用以规范和约束实习参与各方。 五、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是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参与是其成功的关键,但目前中国尚无社会参与的环境。本文力图寻找一种过渡模式,使中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能实现其目的。本文探讨了课内外并举的四种主要途径,尤其强调实习基地的建设,以期能为中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2] 秦发兰,陈新忠,汪华,等.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2(4):5660.
[4] 孟祥宾,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