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要]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的内涵;后者主要涉及的是一
[摘要] 关于隐喻的研究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韩礼德对隐喻现象也非常感兴趣且作了细致的研究,并率先提出了语法隐喻。语法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前者主要探究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概念”,“语法”和“隐喻”的内涵;后者主要涉及的是一致式和隐喻式的“人际功能”,“语法”和“隐喻”的关系。为了更好地阐明和揭示语法隐喻的价值,笔者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现象进行解读,以期为它的研究和理解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 语法隐喻;概念隐喻;人际隐喻;原型理论;图形背景理论;认知解读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识码]A
一、系统功能语言学内部对语法隐喻的研究
语法隐喻会导致语言结构和意义的双重改变,所以,“它既是一种形式变体也是一种意义变体”[4]。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是“相同的所指,不同的能指”[2]342。
韩礼德的代表作《功能语法导论》标志着语法隐喻的正式诞生。在此书中,韩礼德提出了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并认为语法隐喻是一种不同于词汇隐喻的新的隐喻模式。概念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名词化。它是指“将表示过程的动词或动词词组隐喻化成为名词或名词词组,嬗变为小句的参与者”[5]。另外,人际语法隐喻被划分为情态隐喻和语气隐喻。当原本由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来表达的情态意义被词汇语法层的其他形式(如小句)表达时,情态隐喻就产生了。人际隐喻涉及了情态意义(modality)和评价意义(evaluation)的表达。但是,韩礼德始终未正式提出语篇隐喻,所以语篇隐喻并不是本文所谈论的话题。
1996年,语法隐喻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韩礼德提出了“语法隐喻综合征”的概念(syndrome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这个概念的最大突破是摒弃了之前对于语法隐喻的二分论,将其重新分类,因为在最为直白的表达和最为隐晦的表达间是一个连续统。根据连续统间的中间值,语法隐喻被分为13种类型。“在提出的13种隐喻类型中,韩礼德将与时态和情态相关的隐喻表达形式和其他语法隐喻现象放在一起讨论,表明他想对之前提出的语法隐喻概念从根本上进行变革。”[6]
此外,众多的国内系统功能语言学者也都对语法隐喻做了大量有意义和有价值的研究,如胡壮麟认为还可以对语法隐喻作语言层次(stratification)上的划分。[7]语法隐喻可分为语义隐喻、词汇语法隐喻和音系隐喻。刘承宇认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在级转移(rank shifting)上具有逆向性,即概念隐喻所涉及的级转移从向度上看是自上而下的并在及物性隐喻和名词化中都有体现,而人际隐喻在词汇语法层也都涉及了某种级转移,这种级转移与概念隐喻所涉及的级转移在向度上呈现出逆向性规律。[8]何清顺认为功能语言学中的三大纯理功能都可以被隐喻化,但呈现方式却不尽一致:概念隐喻属于横组合的级转移,而人际隐喻和语篇隐喻是纵聚合型的范畴转移和心理表征。[9]上面所列举的这些对语法隐喻的研究,无疑将极大地推动语法隐喻乃至整个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8月
第31卷第4期邹智勇,等:语法隐喻的认知解读
二、原型理论的提出和主要观点
所以语言学家开始寻求新的方法,如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优先原则、典型(prototype)等。
原型理论起源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和罗什的意义理论。原型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客观地划分范畴,有助于人们形成更加科学和客观的世界观。同时也对其他学科如心理学、哲学等的研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原型理论的基本要点如下:
范畴的建立是依据范畴内成员的“家族一致性”;范畴成员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具有不同的典型性;范畴不是二分的,在最不典型和最典型的成员间还有中间值;范畴中的原型位于中心位置,范畴以放射的形式呈现;范畴与范畴的界限是不确定的。
其实,原型理论体现的是一个从个体到整体推而广之的过程。人们用最典型的成员来解释某个范畴所具有的基本特点,并在这个原型的基础上理解其他的范畴成员。总而言之,原型理论是以科学的认知为基准,以心理映像为途径,把客观世界按其类别范畴作图示和文字上的表征的。 三、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原理
在大约一个世纪前,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最先提出了图形背景理论,后来被完形心理学家借鉴到完形心理感知组织的理论中。图形(figure)和背景(ground)是认知语言学中一对重要的概念。“图形”是某种认知概念中的突显部分,而“背景”是为了突出图形而衬托的部分。Ungerer & Schmid认为认知语言学有三种主要研究途径[13]: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突显观(prominence view)、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而图形背景理论是符合突显观的。他们还用图1进一步解释了图形背景的关系。
图1图形背景关系
通过图1可以知道,如果我们以白色作为背景,那么黑色部分很容易被看成一个花瓶;如果以黑色作为背景,那么白色部分就是两个人的脸部侧面图。由此可见,人们是在图形和背景的转换过程中完成对信息的感知、注意、识别和理解的。[14]当我们在观察周围的某个事物时,我们通常是把事物作为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例如,我们会说桌子上有一本书,那么此时书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形,而桌子就成了背景。
值得注意的是,在正常的交流和说话时,为什么人们基本上不说“房子在自行车的旁边”或是“桌子在书的下面”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Talmy给图形和背景分别列举了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15]国内的认知语言学者在此基础上还做了补充和完善[16],认为联想特征可以从不同的维度进行描写,如空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动态性、可及性、依赖性、突显性、关联性及可预料性等。
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具有不同作用:定义特征决定了人们选择图形和背景,而联想特征只是作为参考。语言的表达也能体现这种图形背景的关系,如:
(1a)The bike is besides the house.
(1b) The cat is under the bed.
(1c) The book is on the desk.
在这三个例子中,根据对定义特征和联想特征的描述,我们知道“bike”、“cat”和“book”要比“house”、“bed”和“desk”的体积小很多,突显程度较高,所以前者均是图形而后者全是背景。根据上面所罗列的这些特征,我们可以用来解释很多语言现象,这也为用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语法隐喻提供了可能性。
四、语法隐喻的认知解读
众所周知,当今语言学界存在着两大阵营:一方是形式主义语言学流派,另一方是功能主义语言学学派。虽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莱考夫的认知语言学都属于功能主义语言学流派,但两者在“隐喻”这个关于认知识解和语言表征的问题上有不同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尽管如此,它们不是绝对孤立的,两者具有互补性,所以本部分笔者主要基于认知语言学的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进行解读和跨流派研究。
(一)原型理论与语法隐喻
概念功能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及物性(transitivity),它是描述整个小句的系统。根据活动事件的性质划分,及物性系统内有六种不同的过程类型,其中物质过程是原型,因为物质过程的使用频率最高且容易识别。概念隐喻一般是把物质过程隐喻为其他的过程类型。如:
(2a) Great changes参与者took place过程:物质
(2b) The 1990参与者:感觉者saw 过程:感觉
great changes现象in this area. 环境成分 (隐喻式)
(2a)属于物质过程,而(2b)中,此小句是心理过程,(2b)是(2a)的隐喻形式,两个小句在过程类型上发生变化,因此各成分所充当的角色也不同:参与者变成了现象,而时间环境成分变为了参与者。(2a)是物质过程,是原型,而(2b)是心理过程,属于边缘成员。
(3a)If you are exposed to computers long, you will be tired. (一致式)
(3b) Long exposure to computers may contribute to your tiredness.(隐喻式)
原型理论告诉我们,某个语法范畴的建立依赖于成员间的家族相似性,所以这个范畴内的所有成员共享某些基本的语义性质。沈家煊认为:名词强调的是整体事件,突出整体扫描;而动词着眼的是一维时间的过程关系,突出的是过程扫描。[18]所以名词化隐喻不仅涉及从典型到非典型的变化,也关系到扫描过程的变化。名词化的隐喻式是对事件整体上的描述;而一致式则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对事件的不同部分扫描,关注的是不同时间上事物状态的不同。(3a)中的expose是动词,对事件做了过程扫描,而(3b)中的exposure是名词,侧重的是对事件的整体上的把握。
在情态系统内,情态意义的典型表达方式是情态动词和副词,它们处于中心的地位是原型,但情态意义也可以用小句来实现,由小句的形式体现属于非典型,这是隐喻式的表达。从情态动词或情态副词转化为相对应的小句,是从一致式过渡到隐喻式。如: (4a)She probably knows.(一致式)
(4b) It is likely that she knows.(隐喻式)
情态隐喻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正常的语言交际中说话者依赖于更复杂、更间接的表达形式,更加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态度,使得受话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另外,语言的功能是靠语气来实现的,且部分功能可以由两种及以上的语气来表现。因此,用以表达功能的语气可以构建一个范畴。例如,祈使语气一般用来实现命令功能,这是这个范畴中的中心成员。但是,疑问语气也可以实现命令功能,这就是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员。所以,当祈使语气表达命令时就是一致式,反之就是隐喻式。如:
(5a)Close the window.(一致式)
(5b) Would you close the window? (隐喻式)
语气隐喻产生的语用动因是为了建立和维护说话者和受话者双方的人际关系,这符合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
(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的说明
我们知道图形背景理论是基于认知语言学中的突显观的,而突显观可以帮助人们了解隐喻的产生原因及其过程,这也为用图形背景理论研究语法隐喻提供了理论基础。
赵艳芳认为:在一个简单的及物动词句子中,主语即为图形,宾语即为背景,动词表示两者间的关系。[19]151通常情况下,处于图形位置的主语最为突出,其他的成分如状语是不突显的。所以,只有处于主语位置的名词或名词词组才能成为图形,因而被突显出来,但在一致式的表达中,表示过程、性质和环境成分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和介词或介词词组,且它们一般也不处于主语的位置,所以它们在一致式的表达中很难被突显出来。在具体的语言活动中,人们有时为了突出性质或是环境成分,就会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即将表示性质或环境成分的词或词组转化为能充当主语的名词或名词词组,这也就为语法隐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是其产生的作用机制,这也比较符合人们遵循的“从已知到未知”的认知规律。所以图形背景理论可以促使语法隐喻出现,因为认知语言学不是按照传统语法分为主语、谓语和宾语,而是根据人们的需求对事件的不同部分进行突显的。如下例:
(6a)He主语参与者图形1
arrived谓语过程:物质中间环节
at America 状语1 环境成分1 背景1
yesterday.状语2 环境成分2 背景2
(一致式)
(6b) Yesterday主语参与者:感觉者图形2
saw 谓语 过程:感觉 中间环节
him宾语 现象 背景1
at America.状语 环境成分 背景2
(隐喻式)
(6a)是一个物质过程,是一致式的表达。根据图形背景理论,在此句中“he”是图形而“America”是背景。而(6b)是隐喻式的表达,它将原本的物质过程隐喻成了心理过程,(6b)隐喻程度非常高,它对过程、功能成分和词类的选择都是隐喻性的。主要是“yesterday”由原来的环境成分变成了感觉者,从状语变成了主语,使环境成分成为了图形得以突显出来,使其前景化(foregrounding),而原来的参与者“he”变成了现象,从“图形”变为了“背景”。一致式(6a)中的背景变成了隐喻式(6b)中的图形,附加上了说话者的主观意图:让受话者更加注意有标记的焦点信息――图形2,满足了说话者突显环境成分的需求。此外,在上面的两个例句中,环境成分的突显程度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说,虽然“at America”在两个句子中都是状语,都属于环境成分,但是前者要比后者更为突出,因为“Yesterday saw him”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认知结构了,导致环境成分就不是很明显了。
以上所列举的例句,句子意思和句子结构都大同小异,所以按照传统语法,它们都可以被认为是同义句,但是如果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它们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同一种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但选择是有意义的,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就会被赋予不同的意义内涵。在语气隐喻中,如果选择一致式即使用祈使语气如(5a),也只能表达“关窗”这个意义;但是,如果选择了隐喻式即疑问语气如(5b),就可以在传达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增加新的人际色彩,所以这两句话虽然表面意思相近,但具有不同的意义潜势(meaning potential)。另外,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上面的各例句间也是有差异的,因为它们的突显不一样。就像绘画一样,尽管图案一样,但色彩轻重不同,内涵也不一样。[19]154以上面的(6a)和(6b)为例,尽管它们在语义上大体一样,但它们所表达的内涵是不同的,因为在(6a)中,它的突显是主语“he”,而在(6b)中,它的焦点是时间成分“yesterday”,因此,这两句话突显对象的不同导致了它们的内涵也不同。这说明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在句意的理解上有相似性,同时也证明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研究语法隐喻是必要的、有意义的补充。
五、结语
语法隐喻所产生的变异效果是双重的,既体现在词汇语法层又表现在语义层。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功能语言学者在语法隐喻上所做过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其次分别简介了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原理,最后基于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对语法隐喻做了认知语言学的分析。语法隐喻具有重新构建人们经验和赋予语言系统新的意义的功能,是韩礼德对语言学界所做出的重要贡献之一。本文跳出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园囿,在认知语言学的视阈下,基于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分析和解释了语法隐喻的特点,研究发现原型理论和图形背景理论可以成为对语法隐喻进行研究的新视角,拓宽了这两个理论的应用领域,同时佐证了对语言学现象作跨学科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揭示了不能将认知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完全割裂开来,它们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和互补性。 [参考文献]
[1]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
[2] Halliday M A 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2nd edi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4] 何伟.语法隐喻:形式变体和意义变体[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3):16.
[5] 胡壮麟.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6(4):17.
[6] 朱永生,严世清,苗兴伟.功能语言学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236237.
[7]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9180.
[8] 刘承宇.概念隐喻与人际隐喻级转移的逆向性[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4):289293.
[11] 邹智勇.典型理论与语言中的类典型性[J].山东外语教学,1999(4):14.
[13] Ungerer F, Schmid H J.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M].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