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 要] 大学生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气,其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学风主要存在着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氛围不浓和学习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必须采取综合
[摘 要] 大学生学风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风气,其对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学风主要存在着学习动机不稳定、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弛、学习氛围不浓和学习方法单一陈旧等问题。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要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
[关键词] 大学生;学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学好专业知识技能、自觉培养综合能力和良好素质的重要保证。[1]
大学生学风系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学习动机的理解、对学习毅力的坚持、对学习纪律的恪守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控等多方面的总和,是大学生在对待学习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表达。大学生学风包括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不同层次上成为学风的要素,形成了学风建设的有机整体。
当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内涵发展和质量建设日益走向全面化、常态化,高校学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当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松弛等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存在着。因此,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学风问题,找出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有效对策,对于促进高校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学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优良的学风不但能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还能内化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笔者以专题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的学风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就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氛围和学习方法等方面[2]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新时期大学生学风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化,稳定性差,受环境影响大
(二)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思想认识有偏差
两次课题调查结果都显示,仅有60%左右的大学生在主观上认为自己学习态度端正,可以主动学习,这60%的学生中能够长期保持一贯态度的人数大约占75%。通过深入调研和查阅文献可以了解到,一部分大学生对于学习的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不能正确理解学习的本质,对学习缺乏求知欲,缺乏广泛学习和深入学习的态度,存在着应付心理。如有些学生课堂学习“人在心不在”,有些学生坚持“60分万岁”,有些学生凭借一时的个人喜好来学习,有些学生只重视必修课的学习,等等。这些学生在学习上更多停留于表面,不善于思考,不能深入理解学习的内容,更不能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4]
(三)大学生学习纪律松弛,作风散漫,学习违纪现象屡有发生
当前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过程中都会有相应的教学制度和学习纪律,大学生的学习是在学习纪律的约束中进行,严明的学习纪律是创建大学生优良学风的保障。但是,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纪律松弛,学习作风散漫,甚至有违纪现象发生。一是大学生自律意识差,自我约束和控制能力低。大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是被家长和老师严格管理,而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相对自由宽松,加之他们自控能力弱,不能进行自我约束,从而导致学习上的自由散漫,如大学生中上课迟到、早退以及在课堂上玩手机、睡觉和看杂志等不良行为时有发生;二是部分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扎实学习的意识,缺乏诚信,学习上投机取巧,如有的学生抄袭作业,有的学生在课程实习和课程设计中抄袭或者仿效别人的作品,有的学生在考试中夹带资料、互传答案甚至找枪手替考等。[5]
(四)大学生的学习氛围不浓,体现不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优良学风的重要体现,也是形成优良学风的重要因素,因为大学生个体如果置身于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外部环境就会引导、促使或感染其去主动学习,大学生的学风自然就会良性发展。然而,目前高校的学习氛围并不十分理想,不能真正发挥优良学风的引导作用。当前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多了,校园业余活动的项目多了,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智能手机、计算机的普及使得很多大学生用在网上娱乐的时间多了。如有的大学生长期沉迷于网络之中,不是盯着计算机,就是埋头于手机;还有的大学生因为上网打乱了作息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因势利导地做好对新时期大学生的引导,就会使其分散学习精力,对学习产生厌倦,从而难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体现不出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大学生学习方法单一、陈旧,学习效果不理想
当前,“上课听课件、下课写作业、考前搞突击”成为一部分大学生获取学分、完成课程学习的典型方式。大学生不能丰富自己的学习方式,不能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致使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不理想。一部分任课教师反映当前闭卷考试的难度在逐年下降,而大学生的及格率却一直没有提高。同时,这种单一而陈旧的学习方式,也使得大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差。在对毕业生后续的跟踪调查中,一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本人都认为大学生毕业后最为欠缺的就是与工作相关的实践能力,这反映出大学生在校期间单一的学习方法与工作后面临的多元环境的不适应。 二、当前大学生学风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当前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首先,社会不良风气对大学生学习动机产生消极影响,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将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多地引向近景性动机,让大学生更关注现实的、当前的、个人的和物质上的利益,这些近景性的动机使得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持久、不稳定,影响了大学生的学风;其次,当前社会上只重表面、急于求成的观念使得大学生往往停留在就学习而学习的层次,忽略了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而学习这些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一部分大学生只以考试和获取学分为目的而学习,这对大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学习氛围均产生了不利影响,从而影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二)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前些年,中国为了普及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招,这给大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招生人数和高考录取比例的增加,直接带来高校生源质量的下降,一些基础不够扎实、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进入大学后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压力,出现学习吃力现象,因此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态度变差,常常出现学习违纪现象;另一方面在大量学生涌入的同时,部分高校的师资、教学设施等出现了短缺,教学资源不能适应高校扩招后的教育要求,使得高校学生人均教育资源不足,造成了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管理跟不上等问题,给大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不利影响。[6]
(三)教育管理过程不够完善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首先,学风建设全员参与机制还不够完善,不能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中会接触到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各种管理人员等,所以学风建设应该是学校全体教职工都应该积极参与的一项工作,学校各部门、各单位都应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实现全员育人。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学风建设的主要力量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各单位、各部门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各单位将教育管理工作限制在自己的范围内,没有形成全员参与、相互配合的教育机制,致使大学生学风建设不能形成合力。[7]其次,教学管理制度的导向作用不强,不能体现“教学”的中心地位,进而影响了教风和学风。当前在“重科研轻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师评价中教学比重偏低,对教学工作重视不够,不能在教师中形成重视教学的导向,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发挥,进而对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和学习氛围等都产生不利影响。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对大学生学风的影响
高校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角度出发,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同时兼顾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自我需求,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但在现实中,高校设置的部分课程往往无法与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相吻合,且调整不及时,致使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学生对部分学习内容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8]另一方面,尽管当前教育过程中引入了新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手段,但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仍不尽如人意。首先是教学方法缺少变化,普遍存在“教师按课本教、学生按课本学”的单一枯燥方式,缺少灵活、高效的教育方法,不能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其次是大学课堂上缺少互动交流,未能在教学活动中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创造积极高效的课堂氛围。再次是不能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生活有效结合,考核方式停留在知识掌握而不是知识运用上。这些教学方法与大学生实际特点脱节,降低了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纪律,给大学生学风建设带来了困难。
三、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使之端正学习动机
学风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反映,抓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良好学风的形成。首先,要注意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两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他们的成才意识。其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在日常教育管理中经常性地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思想认识水平,使其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本质。再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经常性地开展目标理想教育、学习态度教育、诚实守信教育、纪律观念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做好大学生学风建设的引导工作,营造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端正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使其自觉遵守学习纪律,抵制各种不良风气侵蚀。[9]
(二)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风建设的重要载体,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会引导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硬件设施建设中要注意体现文化的内涵,要通过人文景观、典型建筑、名人塑像和科技展台等体现学校设施的思想性和科技性,让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激发其学习热情。在校园软环境的营造过程中,要以大学生科技活动等各类实践活动为重点,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科技讲座、实践调研以及其他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竞争意识、团队意识、进取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10]
(三)以学习为中心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形成正确导向
高校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通过不断完善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保障,并注意通过强化学习的中心地位形成正确导向。一方面,要完善教师教学的管理评价制度,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晋级要重点考虑其教学工作,适当增加教学工作的比重,引导教师重视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以教师良好的教风带动和引导大学生的学风。另一方面,要完善大学生的评价和激励制度,对大学生的评价和激励要符合他们的学习实际,要客观公正,要切实体现学习的中心地位,真正发挥其对大学生学风的导向作用。同时要注意在评价和激励时不仅让学习好的大学生受益,而且让一些原来基础差、成绩不理想的大学生在学习成绩有进步时也得到肯定。 (四)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树立全员育人理念,形成学风建设“一盘棋”格局
高校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学风建设人人参与、各部门通力协作的良好局面,在大学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教务部门要督促教师加强教风建设;学工部门要抓好辅导员、班主任等学生工作队伍强化学生管理;人事组织部门要将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更多地引导到教学工作上;后勤服务部门要为大学生学风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中融入文化内涵……同时,要将学风建设贯穿到大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中,要在招生、培养、就业和人才跟踪等环节中考虑到大学生的学风建设,形成学风建设全校“一盘棋”格局。
[参考文献]
[3] 张小红.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现状与原因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6(10):755.
[4] 辛绍军,辛贺.学用相长的大学生学风建设探讨[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60-61.
[5] 莫跃宁.当代大学生学风建设有效机制构建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4(S3):16.
[8] 李新市.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8):85-86.
[9] 丁养斌,赵琼.新形势下学生教育管理与学风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3(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