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 要】 本文认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体现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
【摘 要】 本文认为,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体现为: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
【关键词】 意识形态建设;依法治国;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习近平说:“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1]由此,习近平提出,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理论。
一、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新阶段,我们党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指出:“我们党成立时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我们党成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识和掌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克服各种错误倾向,不断形成革命、建设、改革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开辟中国人民救国、建国、兴国的正确道路;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教育人民,才能指引和鼓舞全党同志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一往无前地为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而奋斗。”[2]
习近平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定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3]他说,苏联解体和苏共垮台的重要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搞历史虚无主义,思想搞乱了,各级党组织几乎没任何作用了”。我们要引以为鉴,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正确评价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我们不能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5]
习近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归纳为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重视理论学习,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是加强理论阵地建设,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巩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阵地。
习近平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要求。他说,“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6]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对此,习近平将理想信念形象地比喻成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7]
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是新阶段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8]
他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而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要学习掌握四个方面的内容,即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事物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以及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9]
习近平阐述了辩证法在实践中的运用。他说,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这就是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我们必须毫不放松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对经过反复实践和比较得出的正确理论,要坚定不移坚持,并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10]
习近平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坚持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他强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是历史唯物主义态度。”[11]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习近平指出,“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1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习近平说:“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我国宪法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他强调:“对这一点,要理直气壮讲、大张旗鼓讲。要向干部群众讲清楚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特征,做到正本清源、以正视听。”[13]在阐明党与法的关系时,习近平说,“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的统一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14]
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习近平强调,“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领导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真正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带头守法。”[1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要牢固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法治观念,对破坏法治的行为坚决斗争;“每个党政组织、每个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和遵守宪法法律,不能把党的领导作为个人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的挡箭牌。”
习近平提出,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想问题、作判断、出措施,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16]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内容。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他说:“我们要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法律规范人们的行为,可以强制性地惩罚违法行为,但不能代替解决人们思想道德的问题。我国历来就有德刑相辅、儒法并用的思想。法是他律,德是自律,需要二者并用。如果人人都能自觉进行道德约束,违法的事情就会大大减少,遵守法律也就会有更深厚的基础。”[17]
四、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18]
核心价值观是个人、国家和社会的道德,是国家和民族不懈的精神追求。习近平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19]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说,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20]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21]
习近平说,全国高等院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2]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学校要把德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全面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坚持教书育人,根据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每一次活动不仅健康身心、而且陶冶性情,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23]
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是要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做好互联网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25]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26] 文艺工作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展示时代风貌,引领时代风气。习近平认为,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铜臭气。“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27]
习近平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8]新闻舆论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传播渠道,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他说:“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方针。”我们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其中提高质量和水平是关键,真正做到让群众爱听爱看、产生共鸣,充分发挥正面宣传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
【注 释】
[2]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1019
[4]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4.
[6]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64.
[25]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4.
[2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16.
[29]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C].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8-99.
【参考文献】
[2]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3]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4]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C].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