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往往被人当作外部原因而遭到忽视。其实,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条件,语言离不了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展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只有把语言要素同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

摘要:二语习得中的社会文化理据往往被人当作外部原因而遭到忽视。其实,社会文化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条件,语言离不了文化就失去了生命力,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展示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互动关系。只有把语言要素同社会文化因素结合起来才能最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关键词:二语习得;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推动着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因而社会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地位一直被人们所忽视。人们常简单地认为,在二语习得中,学生只要掌握其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要素,就算是很好地掌握了一门语言。而实际上,语言要素只不过是二语习得中的一部分,社会文化因素才是二语习得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每一种a语言都依附于一种特定领域的社会文化,它们都会受到其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文化因素如习俗、思维、宗教、心态等的影响。

一、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文化的创造与发展是离不开语言的,语言的变化与发展也脱离不开一定的文化环境,因此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离开社会文化理据谈语言就是空谈,语言离开文化也就没有了生命。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土壤,也是语言发展的不竭动力。语言是人类最自然的交流工具,并担当着为社会服务的任务。

虽然语言的产生和其系统自身的发展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从它的发展来看离不开社会文化这片土壤。一方面,语言是记录人类文化的一种符号体系,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文化的一种形式,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语言与文化之间又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民族文化的印记被深深地烙在了组成语言的词汇中;就连词语的结构也被民族文化所影响;在语言的产生、形成和消亡的过程中,该国的社会文化要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外来词语融入本国词汇时,往往受到本国文化的制约。

总之,语言源于社会文化生活并随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并反映着复杂多变的社会文化现象。

二、二语习得的社会文化内化过程

在二语习得中有一个重要的语言学习环节,就是学习者将语言知识内化的心理过程。而如今的二语教学中,过分注重学习者个人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习者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学习过程的影响。随着对语言学习过程理解的深化,研究者逐步认识到,其实语言的内化不仅仅关乎语言知识的内化,同时也在于对二语所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内化过程,而且两者同样重要,缺一不可。随着学习二语的深入,对于二语学习者来说,原先的母语社会文化积淀及语言背景将直接影响到其二语的学习。现实中,学习者的认知和语言学习过程与他们身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像维果茨基等社会文化发展理论者们都认为“单纯的语言输入并不保证语言习得的发生,注重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的研究”才是重点。

语言的内化并不是简单的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要素的内化,而是包括语言要素在内的社会文化要素的内化。人类语言需要社会化,社会也需要人类语言,需要指出的是人类语言最初和最基本的社会化是在孩提时代,对于本土语言的习得,社会文化的内化过程比较自然简单,而且约定俗成,因为他们时刻接触到该国的社会文化。然而在二语习得中,由于缺少对该国社会文化的了解和互动,往往会犯下不可避免的错误。

三、二语习得中易产生文化错误

语言和语言的应用不可能脱离社会文化而单独存在。正如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语言对一国民族文化具有表现力,也是对该国文化的传承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好该民族的语言。外语教学的目标不仅要学习者进行“四会”技能训练,即会听、会说、会读、会写,更重要的是对该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使学生具有语用能力。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wenhua/16302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