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概念的理论梳理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环境 理论 [论文摘要]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理论界对文化环境的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概念仍不明晰,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泛化倾向。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环境 理论

[论文摘要]文化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环境的重要内容。目前理论界对文化环境的研究已进入系统研究阶段,但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概念仍不明晰,极易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的泛化倾向。本文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相关概念的梳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进行较为科学的界定。

一、文化与文明

什么是文化?最有影响力的即人类学之父英国人泰勒在其代表作《原始文化》中的阐述:“文化,就其在民族志的广义而论,是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的其他能力和习惯。”

文化是一个中性词汇,一般来说,文化分为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涵盖了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文化主要指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文化概念。对于狭义文化,毛泽东有过精辟论述:“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由此可知,狭义文化应该是广义文化的高级层次,是文化研究的重点。

文明不同于文化。文明也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产物。但文明特指社会进步和人类开化的进步状态,换句话说,文明是一定历史时期先进文化的表征。例如,胡适认为“文明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成绩”,而恩格斯则认为“文明是实践的事,是一种社会品质”。

二、环境与文化环境

环境“泛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各种条件的总和。具体说,它是有机体外部可以进入有机体的反应系统,直接影响到生命活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总和。广义地讲,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并且总是作为某项中心事物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一般情况下,所谓环境是以人类及其相关活动为主体的,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对环境的研究极易存在以下两种错误倾向:一是“环境决定论”,法国启蒙学者孟德斯鸠认为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对法律和社会政治制度有决定作用,其理由是“不同气候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二是“精神万能论”,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不顾客观实际和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不可避免地成为“唯意志论”者,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针对上述两种错误倾向,马克思都给予严厉批判,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了科学的环境观,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而统一的因子是实践活动,“环境的改变和人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实践”。这样,既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又承认了环境对人的客观影响。

上述相关概念的简要分析对认识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文化环境需要确立与之相对应的中心体;其次,“文化是用意义逻辑对文化环境进行最抽象、最一般的总体规定”。因此,文化环境应是“针对某一主体而言的一定文化模式的具体体现”。

三、 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

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国内学术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其主要原因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取向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德育学和教育学”取向。德育学取向根源于我国传统的德育观念,这种观点一般将思想政治教育划入广义德育的范畴,如“广义上的德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学取向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界定上,例如张耀灿等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分为“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是“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包含一定的心理教育,即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一定阶级或政治集团,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与重点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综合教育实践”。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wenhua/16277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