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循环经济理念从接触到认知,再到普及,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频繁接触有关这个理念的思想与种种事物后,总是产生一种疑虑,甚至是质疑:循环经济到底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不可否认的是,该理念的认知与推广是从社会的精英人士、高层人物开始
循环经济理念从接触到认知,再到普及,正在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频繁接触有关这个理念的思想与种种事物后,总是产生一种疑虑,甚至是质疑:循环经济到底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不可否认的是,该理念的认知与推广是从社会的精英人士、高层人物开始的,并不属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草根文化,然而该理念的最终落脚点却恰恰是:千千万万的百姓要用行动去诠释“循环经济”理念。 看来这将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因为我们没有任何指标和体系去衡量理念变为行动的标准,我们也没有任何有关对百姓有步骤、有计划、有规律的去落实和宣传的规划。今天给大家发些节能灯,明天给大家印些宣传册,后天搞一个Party(展会),这样星星点点的行动到底有多少效果可言呢? 鸠山由纪夫即位日本首相前夕,就环境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日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比1990年减少25%的目标,而目前日本的温室气体排出量比1990年增加了9% 。日本温室气体排出量的曲线目前还在爬坡,处于上升阶段,12年内要跌至基准线以下,而且要跌到0~基准线之间75%高的位置,降幅是比较大的,日本经济界人士大多认为这个目标难以实现。鸠山由纪夫为什么敢于挑战这样一个难以实现的目标,其依据与将要采取的措施我们并不完全清楚,但他肯定会看到在环保问题上日本具有的广泛群众基础,就算目标定得高了,人们也会去努力。公众的环保意识高,这是日本的重要优势。 日本人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就是“ECO”(环保), 他们不仅把ECO常挂嘴边,而且落实到行动。可以这么说,在日本即刻发动一场环保为主题的群众运动是可行的,政府、企业、个人互相配合,形成一条环保之链,日本的效率恐怕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相比之下,我们却时常把一些理念挂在了嘴边,而且只挂在了少数人的嘴边,发动一场运动总是显得有些“身单力薄”。我国政府很早就认识到了节能的重要性,早在1979年10月,就由国务院批准从当年开始建立全国性节能宣传活动制度,每年11月组织全国“节能月”活动。10多年后,在1990年国务院第六次节能办公会议上又确定举办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从1991年开始,全国节能宣传周活动每年举办。掐指算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迄今已经19年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办方越来越强大了,现已发展成为由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8大部委联合主办的盛事。 每当6月,各地宣传节能的活动都搞得像夏季的天气一样热烈。通过这种年复一年的活动,许多中国人终于记住了这个活动,但好像仅仅是记住了这个活动。一年一次的节能周毕竟只开7天,注重的是宣传造势。撤去五颜六色的展板,人们刚刚留下的节能意识仿佛也随之淡去,没有资料显示出人们在行为上有任何改变。汽车限行这样的举措也只是在个别城市中实行,那主要还是注重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节能周的活动就像风拂过,风过云散,人们又过着以往的生活。 鸠山提出减排目标后,经济界人士就算了一笔帐,这一环保目标分化到家庭,意味着每个家庭最多要为此多支出650万日元,这笔支出要用于把太阳能发电技术引进到户,购买节能冰箱、节能空调等家电以及节能环保汽车等。我们不禁会心存疑问,我们国家对节能产品又是补贴,又是优惠的,推行起来还不是很顺畅,那日本民众就会有那么高的环保意识? 但事实确实如此,平时多数日本人很自觉地从细微处着眼实践着ECO(环保)精神。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很多日本人上饭馆吃饭,自己带筷子,不用店里的一次性木筷。主妇们上超市买东西,带上买的或者自己缝制的ECO购物袋,不用店里的袋子。商家也鼓励这一做法,对于自带袋子的顾客,发给积分卡,积分达到一定的分数后,发给购物券之类的东西。日本每个家庭的垃圾桶也很多,有四五个,如厨房垃圾、不燃烧垃圾、瓶瓶罐罐垃圾、资源垃圾(报纸杂志等)等,都需要用不同的垃圾桶装。最重要的是这已是每个日本家庭常年的习惯动作了。 在京都,市役所开设的ECO超市不卖罐装和瓶装的饮料,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