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化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中小化工企业也造成我国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文章通过分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小化工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化工企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但中小化工企业也造成我国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文章通过分析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和中小化工企业在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企业;化工;循环经济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约有三千多家大企业,2万家~3万家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占化工企业总量的90%以上,因此,中小化工企业是推动整个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小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时,由于受规模比较小,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陈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的限制,不断面临各种难题,必须找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路。
一、 循环经济内涵及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1. 循环经济内涵。循环经济是一种实践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着力实现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发展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发展转变。追求在发展中实现多赢,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 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化工行业是我国较早推行循环经济的行业之一。据初步统计,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三废”综合利用年产值目前已达62亿元,其中固体废物年综合利用量5 975万吨,达75%以上。化工行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这一行业必须重视工业废弃物的回收和再生利用,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改善环境。我国“三废”利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统一的要求,但化工行业“三废”的综合利用,仍有巨大潜力可挖。我国是一个化工生产大国,却不是化工技术强国。由于工艺技术及装备等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我国化工行业目前不仅是全国耗能大户,也是污染大户。2005年,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消费的煤、电、天然气、成品油等各种能源折合标准煤2.5亿吨,占全国总能耗的16%,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则分别居全国工业废弃物排放量的第一、第四和第五位,其中主要污染物COD、二氧化硫等居各工业部门前列。
不少中小化工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有一些中小化工企业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但就大多数中小化工企业来讲,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节约和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上,还没有站在整个社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高度,主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同时考虑不同产品或相关工业领域间的代谢和共生关系,以形成封闭的循环产业链条。从行业整体上看,中小化工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工作还只是初步的,与“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差距很远。
二、 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1.企业认识不足。循环经济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对循环经济的实践与研究大多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中小化工企业相较大型企业来说对循环经济知识的了解更少,还没有真正理解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多数中小化工企业还没有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行业中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优化,重利润增长、轻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倾向还有相当的市场。
2. 生产工艺落后,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不完善。目前,相当一大批中小化工企业生产技术和原料路线仍停留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水平,大批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落后工艺和设备还在运行。环保投入少,设施落后,生产过程缺乏控制;资源再生、能源回收利用技术较少,产品深度开发力度小。虽然有了一批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但总体上讲数量比较少,水平也比较低,特别是缺乏关键共性技术。难以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力支撑。
3. 企业间没能自觉形成循环网络。在进行由“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的传统经济运行方式向“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封闭的循环经济运行方式转变的时候,大部分中小化工企业只考虑在本企业内部进行循环,没有自觉的把整个区域的企业考虑进来,造成企业单兵作战,势单力薄。本企业内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对废弃物不能充分吸收和再利用的时候,没有能形成类似生态工业园区内循环效应最大化的优势。
4. 企业管理薄弱,政策环境不配套。有的中小化工企业急功近利、粗放经营,造成资源严重浪费;有的中小化工企业只抓生产,不重视环保投入和安全管理,环境污染及安全事故频频发生;还有的中小化工企业规章制度不完善,没有严格的岗位责任和激励约束机制,难以调动职工节约降耗、综合利用的积极性。另外,中小化工企业在化工业产业政策、产业结构、标准规范以及产业化示范和推广,等涉及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还缺乏认真的研究和思考,没有形成适宜的政策培育环境。
5. 企业缺乏环境专业人才。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要推行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只有拥有一批具有环境专业技能的人才。中小化工企业由于受资金和规模的限制,将面临严峻的人才争夺战。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化工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如何培养人才、招揽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发人才的最大能动性是中小化工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
1. 增强实施循环经济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摒弃传统的模式,把发展观统一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上来。因此,中小化工企业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既充分认识资源对化工行业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支撑作用,又要看到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约束作用。把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变为一种自觉的行动。
2. 优化产品结构。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活动的最大不同是,传统的资源循环模式是一种开放型物质流动模式,而循环经济模式则是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中小化工企业的主要产品是基础型的,高附加价值的产品不多。循环经济模式要求中小化工企业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通过对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产品、副产品及废旧产品进行技术处理,提高产品附加值,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3. 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用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中小化工企业要实施清洁生产就要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从源头上控制污染问题;开发耗能少、效率高、污染小的工艺和设备;搞好过程的余热回收和副产品的回收利用,减少化工过程的能耗和物耗;开发用水量小的工艺;进行包装革命,推行绿色包装,减轻由此带来的白色污染;在全过程控制的同时,加强末端治理,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
4. 建立与国内院校的合作机制。为了突破资金与人才的限制,中小化工企业能够以自身的研发中心为载体,通过多种形式地与国内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联合技术创新活动,形成企业自身研究开发的整体实力。在合作开发项目中形成自己的专利技术,为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废弃物回收利用率提供技术支持。并且可以通过与国内院校联合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培训,促进他们加快提高研究开发能力,为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5. 营造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文化氛围。中小化工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不只意味着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也不只是工艺、技术、设备等硬件的建设问题,同时需要企业文化的有力支撑和配合。中小化工企业要把循环经济的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当中,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促进作用。企业领导要带头学习实践,并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等各种途径,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开展国情、厂情教育,营造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良好氛围,吸引职工群众努力学习循环经济的知识,广泛参与建设生态企业的实践。
另外,中小化工企业在寻求内部发展的同时,可以依托大型化工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与大型化工企业共建循环岛。因此,中小化工企业应主动将自身产业价值链,主动纳入到大型化工企业的循环经济价值体系当中,通过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在横向上发挥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的效益,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减少污染排放,并降低废物回收利用成本。在循环岛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全面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将循环岛作为一个大系统,以构建生态工业链为主线,最大限度地谋求行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循环岛内所有企业的发展都符合生态经济要求,根据资源条件和自身实力,合理地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使中小化工企业与大型化工企业的共生耦合。在循环岛的规划和设计时注意整合效应,合理布局,避免空间和资源的浪费,实现岛内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 结论
中小化工企业转变长期以来一直实行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企业取得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小化工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改变原有企业的技术、制度、文化和与大型化工企业共建循环岛等方式,努力克服自身缺陷,走适合自身发展的循环经济道路。
参考文献: 2.史振华.循环经济建设概论.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3.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