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深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探索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做到“三结合”,即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应注意做到“三结合”,即内容与形式相结合、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高校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深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1]高校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做好教学过程中的“三结合”,增强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一、内容与形式相结合

开展思政课教学活动,首先要明确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性、针对性。教学内容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材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在课程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发展实际来确定。思政课的教学内容要坚持稳定性与动态性相结合,即重点内容要稳定,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主法治、党的基本理论等,是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的;同时又要与时俱进,根据党的政策的变化、时代和社会发展、学生关注的热点等及时充实新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创新意识、生命教育等。教学过程中,因受课时的限制,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的深度和侧重点,不求面面俱到,而要有所侧重。

内容是形式的本质,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形式为内容服务。教学形式包括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两个方面。思政课的教学应坚持教学内容与形式的结合,突出实效性,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当前,思政课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专题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方法,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还会探索总结出更多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政课教学要改变原来的“灌输式、填鸭式”的单一教学法,应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进而增强教学效果。但不论何种教学方法,授课班级人数太多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思政课应逐步改变动辄上百人的大班授课模式,回归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充分互动交流的小班授课,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改革教学方式外,还应改革和完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影响着教学效果。当前,单一的考核方式已无法适应教学的需要,各高校都应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而不是只通过期末卷面考试分数来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笔者认为,分类考核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方式。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专业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差异较大,全校统一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的考核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现状。思政课应根据理工、文史、艺体三类分别命题、组织考试,增强考核的针对性。同时,思政课的考核应坚持过程与结果并重,考试成绩应由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作业、听课纪律等)、实践活动、期中考试与期末考试成绩四部分构成,且学生完不成老师布置的任何一次作业,均不及格。思政课重点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较之其他专业课程,要更注重整个学习过程的表现,非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要更大,例如可以占总评成绩的50%,进而把考核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防止出现学生平时不听课,期末靠死记硬背得高分现象,如此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却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过于注重教学形式,而忽视了教学内容的理论性、逻辑性和整体性。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时要注意多样化不等于娱乐化,当前某些思政课教师为了提高“抬头率”,片面追求多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乐了、课堂活了,但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什么有价值的内容;或者为了“讨好”学生,让更多学生通过考试,借改革考核方式之名降低考试要求,学生考试成绩上去了,但却脱离了教学目标,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教学活动,降低了教学内容的品位与要求,削弱了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和学术性,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素质,违背了思政课的教学初衷。只有将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相结合,并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才能达到思政课教学的最佳效果。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钻研教学艺术,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选择教学效果好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相配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相结合,关键是看教师的能力。教师需要认真全面的备课,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相结合,这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其中,备学生是关键。只有科学把握学情,了解学生思想实际,才能优化教学内容和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假大空”,提高教学质量。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地问卷调查、学生意见征求会、课堂提问以及随机的课下交流等多种方式充分了解不同专业、不同年级“90后”大学生的所思所想,更好地为学生释疑解惑,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提高教学内容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激发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另外,为了增进教师对学生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应尽量保持教师与学生的相对“固定化”,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

此外,思政课教师备课要坚持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思广益,提高备课质量。当前,各高校思政课的集体备课主要是各个教研室内部的集体备课,缺少各教研室之间的共同备课,导致多门课程之间的教学内容重复。因而,思政课的集体备课要先进行各教研室的共同备课,对于某些重复的内容,确定清楚由哪门课程重点讲授,然后再进行各个教研室内部的集体备课,如此可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讲授、突出重点、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克服学生因学习内容重复而导致的逆反心理。 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90后”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新的特征。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不断深化教学改革,采用适合“90后”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的教学手段,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有效性。

一方面,改进传统教学手段。单纯的“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当前教学需要,有待利用现在技术加以改进和完善,实现教育手段现代化。思政课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PPT,生动形象的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课件内容要详略得当、结构合理、逻辑清晰,避免照“屏”宣科;图片、视频等的使用也要适度,避免喧宾夺主,导致学生只关注绚丽多彩的屏幕,忽略深刻的教学内容,阻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另一方面,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在校园网上建立思政课教学网站,不断拓展教学空间,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新阵地。思政课教师把教学课件、视频、练习题等相关课程教学资料上传共享到网站,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库,加强校内与校际合作与共享,便于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拓展学习;上传政策文件、新闻事件等,大规模地即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客观分析社会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QQ、Email、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学生课后有效互动,平等交流、增进了解,网上为学生答疑解惑,延展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当前各高校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笔者认为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应注意:一是让学生参与到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中来,例如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设计网页、征求学生意见来确定网站栏目等,从网站的建立到使用都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二是网络教学平台不能只是展示,而应展示与讨论相结合,师生、生生之间可以在线交流、方便留言;三是网络教学资源的更新要及时,不能网站建设起来就万事大吉,第一时间上传最新政策、新闻事件等,使网络平台成为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四是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除了自行随时登录教学网站外,还应轮流定期网上“上课”,回答学生的问题,防止学生的留言“石沉大海”,影响学生网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思政课强调知行统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发挥好理论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实践化,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弥补理论教学的局限性,增加思政课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前,课堂教学仍是开展理论教学、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思政课教师必须运用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系统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深刻地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弘扬社会主旋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增强理论教学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教学环节,是理论转化为行动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师要积极探索、不断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社会、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培养品格,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思政课常见的实践教学方式有:组织大学生开展辩论会、模拟法庭活动、制作微课、讲课比赛、参加社会调查、劳动锻炼、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参观考察等。目前,各高校思政课教学已经普遍形成了课堂实践、校内课外实践与校外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学生积极性不够、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实践教学保障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等。因此,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实践效果,需要做到:一是建立健全思政课实践教学保障机制,学校层面要认可实践教学课时,积极利用当地社会资源,与校外单位相互合作,开发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思政课教师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素养,探索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加强组织和指导,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避免“单打独斗”,例如将不同思政课程之间的实践教学合并、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社团活动、班级活动、社会调查、公益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结合起来,既可以解决课时紧张、实践基地缺乏的问题,又可缓解学生因实践活动任务重而产生的逆反心理,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四是在思政课成绩评定中充分体现实践活动的重要地位,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流程:首先课堂上布置实践活动的具体任务,要求学生自由分组(6-8人一组),并选出组长与副组长各一名――在老师提供实践主题的基础上,更多鼓励各小组自行确定选题方向,学生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经老师审核通过后,学生再撰写详细的实践活动策划书――学生按照策划书加以实施,并收集相关实践活动材料(包括文字与影像资料)――按照规定的格式模版撰写实践活动报告书,并制作成果展示或活动反思的课件或视频――各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以课件为基础,形式多样地汇报实践活动成果,并回答学生和教师的现场提问,学委记录、教师做最后点评――各组根据老师提出的修改意见,继续修改完善后,上交实践活动的所有相关材料,教师在小组组长对组员评分基础上,给出每位学生实践活动最后成绩。这套实践教学程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自己掌握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能较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则发挥主导作用,规定每个环节的具体任务及完成时间,全程指导与监督学生的实践活动情况。学生遇到问题时,可随时与教师沟通,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延伸到课下,加深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在这样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切身感受到了学生的智慧与成长,富有创造力的“90后”大学生自己确定的实践活动主题切合实际且更具吸引力,展示形式多样新颖,极大地激发了课堂教学活力,增强了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相长。

总之,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在充分了解“90后”大学生思想实际、信息接受习惯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化思政课教学,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使思政课真正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CHAZIDIAN.COM]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305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