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布什原则 西方人文传统 新保守主义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2002年6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首次阐述了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的三大要素 。第一,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而是要保持"先发制人"( preemptive strike ) 的权利,"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

2002年6月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首次阐述了被西方舆论界称为布什原则的三大要素 。第一,美国战略不再主要是"冷战时期的遏制与威慑原则",而是要保持"先发制人"( preemptive strike ) 的权利,"在最坏的威胁出现之前"主动出击打败 "敌人";第二,美国价值观是普适全球的,特别包括伊斯兰国家;第三,美国 "试图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从而使以往 时代 的军备竞赛不再有任何意义,国家间的竞争将局限于贸易和其它和平事业"。

2002年9月17日,布什正式签署发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 报告。该报告更系统地解释了"布什原则" 的三大要素。报告指出,从遏制与威慑原则向"先发制人"原则的转变,是由于非理性的恐怖主义份子不受遏制与威慑的阻扼;美国价值观的普适性,是因为"地球上没有人渴望被压迫,渴望受奴役,或热切期待着秘密警察的夜半敲门";美国保持不可挑战的军事力量是基于"美国特色的国际主义"(a distinctly American internationalism),它"反映了价值观与国家利益的统一"。美国将创造出一种"17世纪民族-国家出现以来"的崭新局面,即国家间将只有 经济 竞争而无军事竞争。总之,美国"将通过打击恐怖主义组织和独裁政权而保卫和平"。伊拉克战争就正是"布什原则"的第一次 应用 。

"布什原则"问世后,西方舆论普遍认为它是后冷战时代的"大战略"(grand strategy),其意义与1947年乔治.坎南提出的冷战时代的"遏制"战略相当。但是,也有一批美国主流国际关系学者对"先发制人"战略表示不解和怀疑。耶鲁大学冷战史专家盖德斯(John Lewis Gaddis)指出,"先发制人"对于打击恐怖主义组织的必要性可以理解,但对打击独裁政权的必要性则不清楚,因为独裁政权毕竟在保证自身生存的意义上是理性的,"遏制"战略仍应该管用 。芝加哥大学的密施海默(John MearshEimer) 和哈佛大学的瓦尔特 (Stephen Walt)认为, 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不必要的,因为 "逻辑和 历史 经验都证明"用 "遏制"战略对付萨达姆.胡塞因是有效的 。他们特别强调,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行为本身并不证明萨达姆.胡塞因是非理性的。萨达姆侵略科威特的原因是,他认为伊拉克保卫海湾国家免受伊朗扩张主义之苦,但科威特不仅不报答(不减免伊拉克在8年两伊战争中所欠债务),反而超过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生产定额,从而使世界石油价格下降,减少了伊拉克的石油出口收入。萨达姆在出兵之前征求了美国大使和国务院的意见,得到的答复是"美国对科威特没有特殊的安全承诺"。不管这其中是否出现了美伊之间的交流误解,萨达姆侵略科威特并不是非理性的发疯行为,并不证明"遏制"战略已经失效。

对"布什原则"的另一种批评,是认为它违背了美国国务卿韦博斯特(Daniel Webster)于1837年率先提出的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先发制人"的"国际习惯法"。 杜克大学法学院的贝耶斯( Michael Byers) 在"伦敦书评"上撰文, 介绍了"先发制人"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的这一"国际习惯法"的形成过程 。1837年12月29日, 英国袭击并在美国水域击沉了美国私人船只 "卡落琳"号。事后英国大使致函美国国务卿韦博斯特,说这是"先发制人"攻击, 因为"卡落琳"号近来曾向加拿大的反英独立力量偷运武器。 在给英国大使的回信中, 韦博斯特列出了合理使用"先发制人"必备的严格限制条件, 即"必要性"和"比例性"。 所谓"必要性",即对方发起攻击的危险已经迫在眉睫且其它谈判与防御 方法 均已失效; 所谓"比例性",即"先发制人"的打击度应和直接危险成比例,应区分军事与民用目标。简言之,在韦博斯特眼中,"先发制人",如果合理使用,仅仅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自卫"方式。英国不先经谈判和警告就袭击美国私人船只"卡落琳"号并造成无辜船员的伤亡,在"必要性"和"比例性"上都不符合采用"先发制人"的限制条件。贝耶斯进一步指出,"布什原则"中的"先发制人"显然不符合合理使用的限制条件。例如, 萨达姆10多年前使用过化学武器,但这并不能证明危险已经迫在眉睫。

本文认为,上述这些对"布什原则"的批评,虽不无道理,但都忽略了一个要害, 即广义的"先发制人"(即不加韦博斯特的严格限制条件),实际上是罗马共和国晚期的西塞罗所开创并经欧洲文艺复兴获得 发展 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中的核心战略思想。 编辑。

先发制人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把"布什原则"与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相提并论,初看起来,似乎牵强。但其实不然。 布什的政策班子里,有不少西方古典 政治 哲学 的饱学之士,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是现任国防部副部长伍福维兹(Paul Wolfowitz)。西方媒体甚至常常将"布什原则"称为"伍福维兹-布什原则",因为伍福维兹早在1992年的"防务计划指南"(Defense Planning Guide)中就已经提出了今日"布什原则"的基本思想。当时正值冷战结束,海湾战争胜利不久,美国的军事优势不可匹敌。伍福维兹认为,美国的根本利益在于使这种优势永久化,"使潜在的竞争者想都别想发挥更大的地区或全球作用" 。为此,美国必须先发制人,运用军事力量来制止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的扩散。但这份正在高层传阅的"防务计划指南"被泄漏给纽约时报,遭到美国的欧洲盟国和公共舆论的强烈反对,于是老布什总统决定不予采纳。直到9.11事件后,小布什才逐渐接受了伍福维兹的思想。

伍福维兹于1972年获芝加哥大学政治哲学博士学位。他最亲近的教授是柏拉图"共和国"的英译者阿兰.布鲁姆(Allan Bloom)。布鲁姆是列奥.斯特劳斯 的真传大弟子。他1987年以其"美国心灵的封闭"一书轰动全美国。该书猛烈抨击当代美国校园文化和 教育 体制,号召回到西方文明的精神源头―古希腊罗马政治哲学。布鲁姆的芝加哥大学同事兼好友索尔.贝罗(Saul Bellow,197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以他为原形创作了一部小说,其中特别描写了他与伍福维兹(在小说中名为Phil Gorman)的亲密师生关系。小说中一个场景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Gorman(伍福维兹)从华盛顿给布鲁姆(小说中名为RavelstEin)打来电话说:"鲍威尔和贝克尔建议总统(指老布什)不打到巴格达。总统明天将宣布停火。他们害怕一点点小伤亡。在展示了无坚不摧的高 科技 战争技术后,他们竟然把独裁者留在原位。" 小说中的"布鲁姆"高度称赞"伍福维兹",说他是" 现代 性第四波" 中最杰出的学生,"担任部长职务只是时间早晚的 问题 ,这是美国的一大好事" 。

果然不出"布鲁姆"所料,小布什总统将伍福维兹从老布什政府时的国防部第三号人物提升为现任国防部第二号人物。在克林顿当政时期,伍福维兹回到学术界,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1997年,他和切尼(当时为一大公司总裁,现任美国副总统)共同创建了一个名为"新美国世纪工程"的思想库 。该思想库的两位主任是新保守主义年轻一代的健将威廉.克里斯托(William Kristol)和罗伯特.凯根( Robert Kagan)。威廉.克里斯托的父亲是有"新保守主义之父"之称的欧文.克里斯托 (Irving Kristol), 罗伯特.凯根的父亲则是耶鲁大学罗马战争史讲座教授唐纳得.凯根。罗伯特.凯根请他的父亲出阵。在唐纳得.凯根主持下,"新美国世纪工程"思想库于2000年9月完成了"重建美国国防"的报告 。该报告以继承发扬1992年流产的伍福维兹"防务计划指南"为宗旨,明确提出建立美国军事力量的四项"核心使命"(core mission):1.保卫美国本土;2.同时在多个全球主要战区作战的能力;3.在塑造关键区域的安全环境时执行国际警察(constabulary)职能;4.改革美国部队组织以充分发挥"新军事技术革命"的潜力。不难看出,这是要把美国建成新罗马帝国的雄心勃勃的计划。随着"新美国世纪工程"思想库的创建人和 研究 人员纷纷进入小布什政府担任要职,这一计划正在逐步实施。

谈到罗马帝国,首先要谈罗马共和国。事实上,罗马帝国的大部分领土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就已经获得了 。罗马共和国晚期的最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 法学家和雄辩家是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106-43)。他在著作和演说中多次强调,潜在的威胁就足以构成"先发制人"的理由,而不必等到潜在的威胁变成现实的直接威胁。他的名言是:"罪恶在萌芽状态最容易被消灭" 。罗马战争史上充满"先发制人"的战例,如著名的马其顿战争和凯撒的高卢战争。马其顿战争的起因是,罗马参议院误以为马其顿王国和叙利亚王国结盟是针对罗马共和国的(实际上是针对埃及),因而以解放"希腊世界"为名对马其顿国王菲力浦的军队"先发制人" 。高卢战争的起因,是凯撒阻止一些德意志部落移民到莱茵河西部。为防止已经越过莱茵河的移民和当地高卢人可能联合对罗马不忠,凯撒"先发制人",对德意志部落移民进行了大屠杀,进而全面占领高卢。西塞罗亲自为凯撒的胜利而发表演说 。

以法学家自傲的西塞罗,当然知道罗马法是禁止个人之间因为无根据的猜疑而"先发制人"的。"查士丁尼"法典明确规定,"只听说有人带武装而来就放弃自己的土地"是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带武装的人必须实际上踏入该片土地才构成现实威胁 。西塞罗之所以认为国家可以具有个人所不应具有的"先发制人"的权利,是和他关于"共和国的光荣"和" 自然 奴隶"的观点密切相关的。西塞罗认为,共和国的光荣是可以发动"先发制人"战争的充分理由,因为"光荣"的定义在他那里已经是"通过征战而达到不受危害的和平"。正如著名法国罗马史专家Paul Veyne所说,按西塞罗对光荣的定义,任何其它独立的国家在原则上都是对罗马的威胁 。编辑。

西塞罗论证"先发制人"的另一个观点是诉诸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奴隶"论。亚里士多德在其" 政治 学"中有一段名言:"战争的 艺术 是获取的艺术,它包括对野兽的打猎和对奴隶的占有。奴隶是依照自然的意图应被统治的人,但他们却反抗自然的意图。因此,针对他们的战争是符合自然正义的" 。这里的关键在于,因为奴隶反抗自然,他们总是潜在的威胁,所以对他们"先发制人"就是正当的。而西塞罗实际上认为罗马之外的"野蛮人"是"自然奴隶"。

15世纪以来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西塞罗之间隔着罗马帝国和中世纪的漫长岁月,但西塞罗却是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者认为的思想源头。这部分是因为大量古希腊原典遗失了或尚未重新发现,而西塞罗的著作却一直被广泛阅读,使人文主义者得以汲取基督教"经院 哲学 "之外的古典思想资源。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近代西方的航海大发现,殖民地和奴隶贸易活动,需要 理论 上的论证,而西塞罗的"先发制人"之说提供了现成的理论武器 。正如16世纪的著名人文主义法学家 Justus Lipsius所说,"对野蛮人和其他与我们习惯和宗教截然不同的人群的攻击是正当的,即使他们以前没有对我们造成伤害;如果他们强大并侵略过其他国家,我们的攻击就更正当了" 。西方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 Hugo Grotius)也直接诉诸"自然奴隶"说来论证荷兰东印度公司暴力征服原驻民的正当性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近代政治哲学的奠基人霍布斯(Thomas Hobbes, 1588-1679)的"自然状态"(state of nature,即"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理论中,"先发制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与流行的看法相反,霍布斯的"自然状态"理论并不假设人人是恶人,而只是假定一部分人是恶人,而"好人"出于对恶人的恐惧而诉诸"先发制人",从而导致"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 。正如哈佛大学政治哲学教授塔克(Richard Tuck)精辟指出,霍布斯是西方人文主义"先发制人"理论的集大成者 。

显见,"先发制人"之说蕴涵着深厚的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但奇怪的是,在西方左,中,右各派对布什原则的解读中,没有一篇文章追溯到这一传统。而布什原则的始作俑者伍福维兹副部长兼教授, 是不可能不熟知这一传统的,否则怎么会被"布鲁姆"称为" 现代 性第四波" 中最杰出的学生呢?

新保守主义之新

前面已经说过伍福维兹等人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在国际战略上的代表人物。那么,新保守主义新在何处呢? 这是一个大课题。按 "新保守主义之父"欧文.克里斯托 (Irving Kristol) 的说法,新保守主义"是一个描述性的词。它描述了一批为数不多但智慧超群的学者和知识份子从自由主义转向保守主义的过程。但这一保守主义在一些重要方面与共和党的传统保守主义不同" 本文认为,至少可以指出它的三点新意。

第一,新保守主义致力于将美国从"非正式帝国"转变到"正式帝国"。这既不同与共和党的传统的国际战略(狭义的现实主义,相对注重维持现状稳定),也不同于民主党的传统的国际战略(自由主义,相对注重通过国际制度来发挥"领导权")。"非正式帝国"(informal empire 或 quasi-empire)是 历史 学家施莱辛格(曾任肯尼迪总统顾问)对美国的刻画。他认为,美国毕竟还有反对英国殖民主义的传统,美国人是"帝国梦的不热情的做梦者" (unenthusiastic dreamer of imperial dream)。伍福维兹则与施莱辛格不同,他明确要求人们"学会热爱美国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 。 欧文.克里斯托也不遗余力地鼓吹建立"正式帝国"。他在1997年的一篇发表于"华尔街日报"的文章中写到:"美国人民某一天一觉醒来会发现我们已经变成了一个帝国国家(imperial nation)...这不是外交政策精英的阴谋,而是因为世界向往美国帝国,需要美国帝国..." 。由于新保守主义在公共舆论上的努力,帝国的话语在美国媒体上已经到了令人熟视不惊的程度。例如,最近"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写到,"我们刚刚领养了一个名叫巴格达的孩子。现在美国有了2300万人的第51州" ,他号召共和党和民主党不要再互相指责,要象负责任的父母一样把养子管教好。这不由令人想起当1899年美国占领菲律宾时英国著名诗人吉普灵(Rudyard Kipling)献给美国的一首诗:

"挑起白人的负担...你的新的俘虏,忧郁的人,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孩子"("Take up the White Man's Burden...Your new-caught, sullen peoples,Half devil and half child")

意味深长的是,现在纽约大学商学院任教的英国 历史 学家弗格森刚刚出版的"帝国:英国世界秩序的兴衰及其对全球大国的教训"一书正是以吉普灵这首诗结束的。弗格森忠告美国:不要着急离开巴格达。英国1882年占领埃及,在1882年到1922年间,曾66次宣布撤军,但都未能兑现 。

新保守主义的第二点新意在于它和美国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Southern Protestant Fundamentalism)建立了 政治 同盟。这是通过两个机制实现的。首先,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属于一种特殊的"前千年主义" ( premillennialism),其信徒相信在耶稣再次降临人世之前以色列将重新建国 。新保守主义者中许多是犹太人(包括克里斯托和伍福维兹),他们和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的同盟大大有利于美国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右翼政府的政策。早在1996年,他们就在给以色列总理的咨询报告中建议以色列绕开巴以和谈,通过彻底改变中东力量对比来解决巴以 问题 (当时即以暗示攻击伊拉克)。这种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右翼政府的政策,在共和党历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 。其次,由于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者积极参加选举投票,他们已经成为控制共和党初选的关键力量 。小布什的竞选策略之一就是安排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运动的第二号领袖担任后来破产的"安然"(Enron)公司的高薪顾问("安然" 公司总裁是布什父子竞选的筹款负责人 )。而小布什之所以能战胜他的共和党初选对手参议员John McCain,正是利用了他本人的"宗教资本":小布什在40岁时决定戒掉酗酒恶习,昄依了南方新教原教旨主义,成为了一个真诚的"再生基督徒"。

新保守主义的第三点新意在于它的 哲学 基础不是伯克(Edmund Burke)式的传统保守主义,而是列奥.斯特劳斯的" 自然 权利"学说。这意味着新保守主义并不认为越老的事物越有价值,越老的制度安排越合理。欧文.克里斯托在他自传中说,促使他开展新保守主义运动的学术动因是列奥.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和Lionel Trilling的文学批评 。斯特劳斯的政治哲学虽然复杂 ,但其关于"自然权利"的看法并不难理解。"自然权利"是一种超历史,跨不同 社会 的是非标准。 他在"自然权利与历史"一书中,将自然权利与"历史主义"对立起来,认为历史主义的是非标准随时间地点而转移,必然导致相对主义,最终走向虚无主义。斯特劳斯指出,"否定自然权利无异于认为一切权利都是实证权利,即权利的来源是各国的立法机构和法院。但我们有时侯觉得有必要,甚至必须谈论"不正当的 法律 ",这意味着我们实际上有高于实证权利的是非标准" 。斯特劳斯接着指出,历史主义认为,高于实证权利的是非标准无非是某社会在某时期的人们所拥有的理想。斯特劳斯反驳说,如果这就是"是非标准"的全部,那末有什么力量能保证社会的理想在下一时期不变成"人食人"(cannibalism)呢?斯特劳斯强调,只有依靠超历史的"自然权利"(natural right,或译为"自然正当"),我们才可能具有对自身所处社会和其他社会的批判能力。

不难看出,布什原则的另一要素--美国价值观普适全球--与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学说有着联系。事实上,布什在西点军校讲话中已经说得明白:"有些人认为大是大非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right and wrong)不够外交辞令。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 方法 ,但并不需要不同的道德" 。但是,斯特劳斯未能,也不可能给出究竟什么是自然权利的一劳永逸的答案。正如布什原则是对全世界人民的政治挑战一样,斯特劳斯的"自然权利"学说是对我们的 理论 挑战。它迫使我们再度反思 现代 的历史观,权利观,人生观和民主观。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该感谢新保守主义的智力刺激 。

布什讲话全文可见: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06/20020601-3.html
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全文可见: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html. 根据1986年"国防部改组法", 美国总统须定期向国会和人民发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盖德斯文章可见:http://www.forEignpolicy.com/issue_novdec_2002/gaddis.html
密施海默和瓦尔特的文章可见: http://www.forEIgnpolicy.com/issue_janfeb_2003/walts.html.
贝耶斯文章可见: http://www.lrb.co.uk/v24/n14/byer01_.html
原文为:"deterring potential competitors from even aspiring to a larger regional or global role"见Andrew Bacevich, "American Empir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44.
列奥.斯特劳斯(Leo Strauss, 1899-1973),芝加哥大学 政治 哲学 教授,常被认为是新保守主义的哲学领袖。
列奥.斯特劳斯有 现代 性分为三波的著名论断。第一波以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为代表,第二波以卢梭为代表,第三波以尼采为代表。见 Leo Strauss," The Three Waves of Modernity", in"A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Philosophy",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aul Bellow,"Ravelstein" pp.58-59, Penguin Books, 2000。
该思想库网址: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
该报告全文可见:http://www.newamericancentury.org/RebuildingAmericasDefenses.pdf Cicero's Works, XV, Loeb Classical Library, 1926, p.286.
Maurice Holleaux, "Rome and Macedon", in The Cambridge Ancient History, Volume VIII, 1930.
P. A. Brunt, "Laus Imperii", in "Imperialism in the Ancient World", ed. by P. Garnsey and C. Whittak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83. 同上注,p.20.
Aristotle, "Politics", ed., Stephen Evers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I, 1988. 有意味的是,与人文主义相对的基督教"经院哲学"倒是对殖民地和奴隶贸易活动的正当性提出了怀疑和反对,这和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认为人的热忱应投入"上帝之城"而非"罗马城"有关。
同17注,p.44. 霍布斯的原文是: "even if there were fewer evil men than good men, good, decent people would still be saddled with the constant need to watch, distrust, anticipate, and get the better of others, and to protect themselves by all possible means". Hobbes, On the Citizen, pp.10-11.
同上16注,p. 138.
小布什总统不久前授予欧文.克里斯托美国最高政治荣誉-总统自由勋章。
Irving Kristol, "Neoconservatism: The Autobiography of An Idea", p.xi, The Free Press, 1995. Paul Wolfowitz, "Statesmanship in the New Century", in Robert Kagan and William Kristol, ed., "Present Dangers", p.309, Encounter Books, 2000.
Irving Kristol, "The Emerging American Imperium",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August 18, 1997。
THOMAS L. FRIEDMAN, "Our New Baby", New York Times, May 4, 2003.
Niall Ferguson, "Empire: The Rise and Demise of the British World Order and the Lessons for Global Power", p.235, Basic Books, 2002.
新教对圣经的启示录( the Book of Revelation)有两派解释,"前千年主义"和"后千年主义"。前者认为,在地球上建立千年和平王国之前,将有一场世界末日的善恶大决战,耶稣将再次降临人世,亲自指挥建立千年和平王国;后者则认为,耶稣再次降临人世的时间是千年和平王国后期。详见 Paul Boyer, "When Time Shall be No More: Prophecy Belief in Modern American Culture", Chapter 3,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见新保守主义著名人士给以色列总理的咨询报告:http://www.israeleconomy.org/strat1.htm
虽然美国共和,民主两党都很亲以色列,但并没有到认为美国利益与以色列利益总是无条件一致的程度。最有名的美国与以色列相冲突的例子,是1956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总统坚决反对以色列出兵参加英,法联军攻占埃及苏黎士运河。
对这一令人惊讶的事实的最深入 研究 是Michael Lind, "Made in Texas: George W. Bush and the Southern Takeover of American Politics", Basic Books, 2003.
同上,pp.99-103.
同23注,p.6.
对斯特劳斯的详细评介,可见甘阳," 政治 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 哲学 的复兴--《施特劳斯文集》前言",http://www.law-thinker.com/detail.asp?id=1602
Leo Strauss, "Natural Right and Histor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2, 1953.
同2注,p.3. 限于篇幅,本文无法全面回应斯特劳斯的" 自然 权利"学说的挑战。但我愿在此指出,回应斯特劳斯的关键,在于认识到我们的理想与现实这些理想的制度形式之间的动态辩证关系。的确,无法"保证"某 社会 某时期的"理想"不会变成斯特劳斯所担心的"人食人"。 现代 人类对"自由,平等,民主"理想的追求是充满风险的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一方面,现有的制度形式不能充分地实现我们的理想。例如,美国的选举团制度,使得票总数少的小布什当选总统,这说明美国现存的民主制度并未充分实现民主的理想。另一方面,我们在制度实验与创新过程中,对理想本身不断深化认识和修正。例如,人们对民主内涵的早期认识限于普选,但普选的制度实践使人们认识到 经济 的不平等使选举结果的代表性大打折扣,从而对民主理想的认识本身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民主这一理想的内涵应该包括经济民主。正是在这种理想及其实现形式之间的辩证互动中,我们可以得到既非"超 历史 "亦非任意或虚无的是非标准。详见Zhiyuan Cui, "Introduction" to Roberto Unger, "Politics: The Central Text", edited by Zhiyuan Cui , Verso, 1997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318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