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有其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
"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
论文摘要: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指导地位有其历史必然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必须正确处理“一元化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关系,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和整合作用。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在这四个方面的内容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
首先,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二者在价值目标方面相统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趋势,使人们对理想问题有了科学的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正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把党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和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起来,把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起来,因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把握世界的进步潮流,认清我们的基本国情,才能把社会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才能在全体人民之间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其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为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二者在价值诉求方面相契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民族文化的起源实质和各个时代的本质特征,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赋予了新的属性和科学的内涵。在当代中国,改革创新与爱国主义都是同社会主义相统一、以实现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归宿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和时代观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融入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成果。
第三,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思想,二者在价值判断方面相一致。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涉及人生态度、道德修养和治国方略等主要方面,为全体社会成员辨别是非善恶、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它作为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道德领域的生动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了新的标杆。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指导地位的历史必然性
1,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对现实社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具说服力的批判,深刻地阐明了人类苦难和不平等的社会根源。马克思主义在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因此,马克思主义的这种理论品格适合中国社会改革的历史需求。10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一样,保持着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及深远的影响。尽管现在世界上的情况有很多变化。但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揭示的基本规律。
2,是由马克思主义成功地指导了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自20世纪传人中国以后,实现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成果,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涣发出勃勃生机,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员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而迷失方向。 "
3,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一定要认真研究和记取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沉痛教训,认真研究和记取1989年政治风波和1999年“法轮功”事件的沉痛教训,举一反三,充分认识思想政治领域的矛盾和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充分估计资产阶级自由化与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相呼应可能给党和人民事业造成的严重危害和破坏,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高度的政治警觉,通过强有力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的情况下仍能够立于不败之地,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三十年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精神污染,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始终坚持不懈地同一切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一是必须坚定不移地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绝不允许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二是必须紧密结合形势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发扬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
导地位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也就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内在精神。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要带领人民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此,一要积极推进理论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当前尤其要认真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充分反映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关心和爱护理论工作者,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发挥思想宝库作用。二要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为人民奉献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神文化产品。
3,必须正确处理“一元化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社会思想”的关系,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引领和整合作用。马克思说过:“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和“多元化的社会思想”并存,几乎是任何一个阶级社会的共同特征,社会主义社会如此,资本主义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也都如此。问题在于执政者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者的关系。1944年,毛泽东与英国记者斯坦因有一段谈话,集中体现了党在这方面的主张。他说:“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和非马克思主义的外国思想的价值。……继承中国过去的思想和接受外来思想,并不意味着无条件地照搬,而必须根据具体条件加以采用,使之适合中国的实际。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决不能搞指导思想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