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内涵 感召力 长期性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赢得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不断增强中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内涵 感召力 长期性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逐步赢得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感召力。共同理想的实现,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经过近30年的代改革和建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取得了重要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日益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高飘扬。但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从社会层面讲,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一定阶级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绝大多数人认可的、通过共同奋斗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的向往和追求。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的统治阶级对未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的向往、追求和总体设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社会理想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和阶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要求、阶级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在古代生产力水平极低的情况下,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只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愿望、利益和要求。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社会理想与共产党人的远大理想、中华民族共同理想是一致的,集中地表现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和追求,这种理想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但是,在通往共产主义伟大理想的征途上,又要分成不同阶段的共同理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理想就是领导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建立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不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终赢得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为人类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简而言之,就是实现祖国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世界安宁。具体包括以下六层含义。
第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领导者。
第二,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三,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一方面,要坚持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存在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坚持和完善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政治制度。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四,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是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管理国家事务的一种治国方略,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它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提高的根本保障。以德治国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德治国的“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包括思想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社会主义“德治”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加强道德建设,充分发挥道德的说服力和感化力的功能,把提高公民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是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法律和道德才不会因领导人的改变或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因为某些危机或动乱而改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万古长青。
第五,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支撑,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保障。四个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六,这个理想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人类作出伟大贡献。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经济年均增长9.6%以上,2007年GDP达到24.6万多亿元,人均GDP达到1.86万元;取得了以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为代表的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教育大国、体育大国;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和提高,百姓安居乐业。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到建国100周年时,我国将实现初级阶段的宏伟目标,将进入比较发达的、和谐的社会主义阶段,一个能为人类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新阶段。那时,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科技发达、国力强大、文化昌盛、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就是,把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长期艰辛探索的伟大成果。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如: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实行“两步走”的战略,走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道路;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可能要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中国赶上和超过资本主义先进国家需要一百多年时间;提出必须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从本国情况出发,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别国经验,不能走别人的弯路,他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戒。”[2](P23)这些重要思想,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这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十二大以后,邓小平反复强调,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邓小平领导下,党不断总结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性实践,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邓小平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问题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1](P116)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精辟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和手脚的许多重大问题。十四大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新经验,全面、科学地总结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强调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十五大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经验和重大成就,把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命名为邓小平理论,高度评价了这一理论的伟大意义,确立了这个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邓小平理论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轮廓日益清晰。
邓小平理论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使我们对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科学认识。如果说,毛泽东思想第一次使近代中国成功地摆脱了民族危机,解决了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课题;那么,邓小平理论则第一次成功地解决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成为指引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愚昧走向文明,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伟大科学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行动指南。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风云突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苏东纷纷失去了执政地位。在这个关键时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发展和完善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领导人民全面完成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威望日益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承、发展并成功推向二十一世纪的。”(十七大报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创造性地解决了党如何保持自己的先进性、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历史课题,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事关党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80年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和新升华,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立,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架构基本形成。在改革和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的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如腐败问题、贫富悬殊问题、分配不公问题、弱势群体问题、“三农问题”、环境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已成为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到一个世界经济发展呈规律性现象的矛盾凸现期,必须高度重视,切实解决。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之后,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十六届四中全会又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随后公布的《二00五年社会蓝皮书》进一步提出了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全面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党的十七大强调,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些思想观点进一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架构基本形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

三、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说服力
发展是中国的主题,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把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决好。在改革开放前20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特别是十年内乱,耗费了民族宝贵精力,贻误了发展良机,延缓了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以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功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人心,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国际威望与日俱增。
我国现代化建设已进入关键时期,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不深化改革,收入差距扩大之势就难以扭转,社会分配不公的现象将日益突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就会增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就不可能成熟和完善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就难以巩固和发展。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财富高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两极分化严重,分配严重不公,阶级矛盾激化,最终导致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拉美陷阱”和我国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十六大以来党的各项重大战略决策,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革命的最新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积极投身于经济全球化浪潮,利用好国际市场、国际资源;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规范收入分配政策和税收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收入差距。这样,我们就能够建成惠及十几亿人的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信心百倍地讲到: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实现了这个目标,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将更加充分地显示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将更具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如果我们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四千美元,而且是共同富裕的,到那时就能够更好地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就为世界四分之三的人口指出了奋斗方向,更加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如果我们在本世纪内达到了小康水平,那就可以使他们清醒一点;下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时,就会大进一步地说服他们,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才会真正认识到自己错了。”[1](P195、196)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
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仍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以信息化为主导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依然存在,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尚未根本扭转;人口多,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大;经济发展方式粗放,集约化水平不高;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仍将长期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教文卫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某些西方国家敌视社会主义中国,时常利用“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人权问题”等来干涉中国内政;“台独”分裂势力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国民素质不高,封建主义余毒和资本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将长期冲击人们的头脑,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发达的生产力,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文化实力为后盾,这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要走很长的路,必须进行长期的艰苦奋斗。邓小平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P379)十七大报告指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需要继续奋斗十几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需要继续奋斗几十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则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那种急于求成的思想,急功近利的做法是十分错误的、有害的。我们曾吃了很多亏,走了很多弯路,付出了很大代价,必须坚决克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但相对于已有几百年发展历史的资本主义而言,它还很年少。资本主义从诞生到确立统治地位,经历了与封建主义二百余年的反复较量。社会主义制度是在消灭了一切剥削阶级、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一诞生就受到剥削阶级尤其是资产阶级的仇视,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意味着彻底消灭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剥削制度,必然会遭到资本主义的顽强抵抗,他们怎么会自甘灭亡呢?社会主义力量还很弱小,无论其政治影响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文化影响力,都不及资本主义,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创造出了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物质文明。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甚至出现反复。邓小平所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历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P383)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伟大旗帜。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最有效的思想理论武器,是其他任何“主义”都无法替代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愈益显示出其科学性、合理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生命力。也许正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成功,才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我们应感谢“老祖宗”和领袖们,是他们给予我们解决中国前途和命运问题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是他们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以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理当继承并发扬光大。 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赵兴宏,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人民日报,2005,5,20
[5]本书编写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讲座[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zhengzhi/15865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