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自觉的目的建立和 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也即是说,人 类社会的
" 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按照自觉的目的建立和 发展的社会。马克思指出:“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注:《马 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2页、第649页。)也即是说,人 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我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类历史是一种 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则是一种自觉的自然历史过程。这里就涉 及到如何理解自发、自觉和自然历史过程的问题。所谓自然历史过程,是指人类社会发 展具有一种类自然性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和规律。亦即,社会发展不是 主观意志或神意的产物,也不是偶然事件的汇集,而是合乎规律的客观发展过程。但是 ,这一自然历史过程却以社会主义为分水岭,分为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和自觉的自然历 史过程。当然,社会发展中的自发性,与自然发展中的自发性在表现上迥然不同,自然 过程无人参与而自发运演,历史过程则与人的活动须臾不可或离。历史就是人的活动的 展现,人的活动的总体性发展即构成历史过程。而人的一切活动无不具有目的性、意识 性和选择性,因此,任何历史活动都不是盲目和无意识的。那么,为什么说社会主义以 前的社会是自发的自然历史过程呢?这里的自发性是指,人们的行为虽然具有目的,但 是其目的是直接的和短期的。人们在利益的驱使下,怀着动机,凭着激情,去从事各种 活动,追求各种目标。但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未能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和根本趋势。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前,人们也不可能按照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去规划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去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前 ,尽管个人或集团的活动都具有目的性和意识性,但作为人类整体的活动却并非具有合 目的性与合规律性,有意识的自觉的个体活动所构成的整体活动却往往呈现出自发性。 而社会自然历史过程即在这种呈现出自发状态的历史活动中体现出来,也就是说,社会 发展的规律性是在人们各种活动的相互冲突中为自己开辟道路,历史运动的合目的性是 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中体现出来的。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人类开辟了自觉创造历史的条件,使人 类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根本趋势,并根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改造 社会和人类本身。正如恩格斯所说:“只是从这时起,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 的历史;只是从这时起,由人们使之起作用的社会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来越多地达到他 们所预期的结果。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注:《马克思恩格斯 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8页。)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种自觉 的自然历史过程,并非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类活动可以超越社会发展规律,而是说 人类开始进入了能够依据社会发展规律,自觉建立一个更合乎人类生存需要的社会的新 的历史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是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会,这种自觉性主要表现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无产阶级政党依据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明确规划社会的整体发展目标并为其努力 奋斗。社会主义的整体发展目标是经济的现代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精神的文明化以 及人的全面发展。经济的现代化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的民主化表现为政治文明;社会 精神的文明化表现为精神文明。因此,社会主义社会的自觉发展就表现为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自觉建设和有机统一,并最后落实在自觉塑造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 人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奋斗目标,并且把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 任务。党的十六大还明确将建设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写进了党章。这些都充 分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对社会发展规律有着自觉而清醒认 识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自觉建设和发展的社会。
第一、自觉进行物质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
物质文明是人类物质生产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表征。无产阶 级政党首先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建设,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和根 本任务,并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首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由于任何私有 制对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程度都是有限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任何私有制最终都会成 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而被新的制度所代替。即使是最高级的私有制形式——资本主义制 度,尽管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生产力,但由于其占有方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存在不可克服的 内在矛盾,因而它最终也将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并被自身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所突破 。只有社会主义公有制对生产力的解放才是无限的,因为公有制形式与社会化生产力在 本质上是相适应的。而其不适应的方面可以通过改革,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使其不断 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只有社会主义才具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本质特征 。 其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任" 何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兴衰与更替,变革与革命,其最终决定力量都是生产力。在 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社会的根本任务都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但是,在马克思主义产生 之前,人们并不懂得生产力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力只是在人们对物质利益需求的 驱动下自然发展的。而统治阶级对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则取决于它们的阶级利益与历史 发展方向是否一致。当统治阶级处于上升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展方向一致,其经 济和政治行为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当统治阶级处于没落阶段时,阶级利益与历史发 展趋势相悖,其经济和政治活动势必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只有无产阶级政党通晓人类 社会发展规律,能够自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由于社会主义 的根本宗旨是要为人民谋幸福。如果不以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共产党就会蜕化变质 。无产阶级政党之所以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还是为了巩固社 会主义制度。巩固社会主义制度需要三个基本前提,即建立社会化大生产、发挥社会主 义优越性以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建立现代化大生产;只 有发展生产力,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 。因此,只有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才能最终巩固社会主义制 度。
再次,提出和实践了生产力标准。
第二、自觉建设先进的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标志。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志,是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社会制度的总和。无产 阶级政党将建设先进的社会制度即建立新型的政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首先,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阐释了政治文明问题。 在人类历史上,剥削阶级总是把自己的制度说成是超阶级的唯一合理的制度。而马克 思主义则揭橥了任何政治文明都具有阶级性。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相比, 是在‘自由’、‘平等’、‘民主’、‘文明’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 的一步。虽然如此,资本主义始终是雇佣奴隶制度……资产阶级民主制和封建主义相比 ,改变了经济奴役形式,为这种奴役做了特别漂亮的装饰,但并没有改变也不能改变这 种奴役的实质。”(注:《列宁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9页。)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奋斗目标。
列宁指出:“这种民主制是更高类型的民主制,与资产阶级所歪曲的民主制绝对不同 ,这是向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和使国家能开始消亡的条件的过渡。”(注:《列宁选集》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比任 何资产阶级民主要民主百万倍”(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 504页、第606页、第605页。)“无产阶级民主……在世界上史无前例地发展和扩大了的 ,正是对绝大多数居民即对被剥削劳动者的民主。”(注:《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 版社,1995年版,第504页、第606页、第605页。)而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和邓小平 都多次论述过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是人类历史上新型的社会制度,是 对少数人的专政和对最广大人民的民主。在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江泽 民论述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大则进一步明确提出:“发展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历史上 ,只有无产阶级政党能够提出建立真正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的目标。因此,社 会主义的政治文明就不仅仅是一般的新型的政治文明,而且是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根本 的质的飞跃。
再次,社会主义切实建立起政治文明的社会制度。
在经济制度上,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从而消除了社会化生产与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广阔的道路。社会主义致力于消灭剥削 阶级与剥削制度,实现人际关系的平等,并使劳动者创造的社会价值归为己有,从而为 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
在政治制度上,社会主义第一次使国家权力属于人民,使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使民 主成为劳动人民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的民主有着本质的区别。任何资产阶 级政党都掩饰其民主的阶级性,标榜其民主为全民的民主。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论其 形式如何,实质上都只能是少数人的民主。而无产阶级政党则致力于建立最符合广大人 民利益的人民民主。
第三、自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发展的保证。
精神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文化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境界水平的标 志。从基本类型看,精神文明主要包括思想和文化两个方面。思想方面主要包括人们的 政治思想、道德面貌和社会风尚,文化方面主要包括科学、教育和知识的状况。精神文 明中的科学文化方面不具有阶级性,与社会制度的性质没有关系,它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水平(即物质文明)直接决定的。而精神文明中的思想道德方面则具有阶级性,受特定社 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制约,物质文明只能在最终的意义上间接地决定它。由于科 学文化发展水平和思想道德性质的不同,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不同类型的精神文明,即奴 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自觉建立 的文明,这主要表现为:
首先,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而且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 其次,无产阶级政党不仅重视科学文化建设,而且强调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的意 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因此具有以往社会所不具有的科学性。邓小平指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不能形成共同的理想和道德,不能避免各种极端严重的犯罪、堕落 、绝望。”(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他还多次 强调,理想、信念和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再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指导、有目标、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无产阶级 政党将精神文明视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根本任务和优越性所在,因此在社会主义建 设总体布局中精神文明建设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指导思想、地位、作用、目标、方针、步骤作了详尽的决议。(注:《中共中央关于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见《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 社1988年版第1173页。)党的十六大则从六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在人类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政党能够如此自觉、科学而全面地对精神文明建设 作出论述和决议。
第四,社会主义的自觉发展最终表现在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新人方面,并为人的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条件。 社会主义是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人的发展诸方面自觉发展的社会。但 是,由于现实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基础上的,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因此社会主义总体发展程度还比较低。然而,它毕竟是人类第一次自觉建立和发展的社 会制度,它开辟了人类通向理想境界的道路并终将实现世界的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