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医药论文 >

师出名门 德育中原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治学”篇 书理精思阅万卷,求学首师铸宏愿。 书理之巅谁攀登,博论研苏著名篇。 李放先生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是河南省艺术专业第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的创始人。出版个人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合编教

“治学”篇

书理精思阅万卷,求学首师铸宏愿。

书理之巅谁攀登,博论研苏著名篇。

李放先生长期从事艺术教育和理论研究工作,是河南省艺术专业第一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正教授,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的创始人。出版个人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合编教材多部,主持完成《中国文字博物馆?书法史展区布展文本》编制等重大科研项目。学术专著《苏轼书法思想研究》获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书法功底深厚,诸体皆能,尤以魏碑、行草见长,多幅作品在国内外展出并为国家领导人和多家文化机构收藏。在当今书坛上,他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书家。

作为“文革”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李先生始终保持当年那种求学的渴望,不管是最初在信阳师院,还是后来在首都师大,他都以治学勤奋成绩优异著称。用时髦的话说,就是当之无愧的“学霸”。45岁读博士,若不是兴趣所致,若不是求学心切,断做不出这样的惊人之举,要知道在读博士之时,他已经具有正教授职称。求学首师,研究书学,作为书界泰斗欧阳老先生的高足,李放博士始终秉承乃师的教诲:“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李先生博士论文的选题是研究苏轼的书法理论。这一研究课题难度极大,突出的问题是材料分散。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文豪,一生写过太多诗词和文章,但是关于书法的专著却没有。后人若想研究苏轼书论,就只能从他写过的文章中找到只字片语,要完成一篇全面研究苏轼书论的博士学位论文工作量的巨大是可想而知的。李先生考上欧阳中石老先生的博士后,迎难而上、认准苏轼、便一头钻了进去。学者有言:“苏轼如海”。为求资料之全,他带上面包去国家图书馆整天地“泡”。其所涉及的已不仅仅局限于苏轼本人直接评论书法的文本资料,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尽可能全面地搜集表现苏轼书法思想的各种资料,包括哲学、文学、政治、绘画等各个领域的,包括苏轼本人的,也包括别人谈论苏轼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李先生的《苏轼书法思想研究》一书中看出来,大量的引证处处显示着李先生知学的严谨。

在首师的三年读博期间,从晚上九点到凌晨三点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李先生伏案耕耘,将各种资料研究通透,最终撰写出《苏轼书法思想研究》一书。该书26万多字,系统的论述了苏轼的书法思想,为我国第一本系统讲述苏轼书法理论的专著,弥补了苏轼研究和宋代书法研究领域的空白。这本书被收录于《书法研究博士文库》,也凭着这本学术专著,李先生获得了当年“优秀博士毕业生”的荣誉,而且这本专著还获得了我国书法专业最高奖“中国书法兰亭奖”。

“教育”篇

书文之妙惊天地,挥毫泼墨泣鬼神。

学子三千扬国粹,第一博点僻新径。

关于教育,李放先生的原则是“因材施教”,而他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教育放在第一位”和“不忍心、不愿意误人子弟”。李放先生说他对待学生是很严格的,凡是他所教过的学生,没有不怕他的。我说严格是因为对他们有所期待,如果没有期待,就不会严厉。李放先生说学生既然选择跟着他学习,他就一定要让学生学会点东西。严师出高徒,目前李放先生以送走多届硕士研究生,还带有两名博士生,本科生每个年级20名。

“三尺讲台,演绎不朽神话;一身傲骨,情牵天下桃李”,以这样的诗词来描述李放先生所从事的职业和正在做的事情,似乎略显单薄,当然比这更好的诗词描述还有很多,但是再华丽的语言,也只能描述其形,而描绘不出其神。苏轼在《易传》中说:“孰鼓之欤?孰舞之欤?莫适为之,则为之神。”李放先生研究苏轼书法,潜移默化中自然也将苏轼的为人处世参悟明了。李放先生说自从到郑州大学以来,脑中始终想着一件事情:办学。每周平均上课十多节,其中的辛劳,他只字未提,而对伴随而来的赞誉,他也一笑置之。

外界对于自己的赞誉,李放先生选择一笑置之,可是他对恩师欧阳中石老先生的赞美之词,却是从不离口。李放先生说,自己从恩师欧阳老先生身上学会了做人,学会了敬业,学会了把文化传承作为自己的使命。

鉴于李放先生对郑州大学书法学专业的贡献,我对先生说,郑州大学会永远记住“李放”这个名字的,至少书法学专业会永远记住这个名字。李放先生说,功绩是集体的,哪有个人贪天之功的?郑州大学书法学系的创立与发展,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同行朋友的支持、社会各界的帮助是分不开的。说到这里,李放先生特意提到张海先生,张海先生担任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对书法专业的发展一直全力支持,非常关心,而且身体力行。他还提到了周俊杰、宋华平等河南书界的前辈和朋友。

“创作”篇

刀劈斧削为哪般?惊世脱俗法度严。

魏碑桂冠谁摘取?李放中原第一笔。

关于李放先生的书法,西中文用“全、精、雅”来概括。“全”是说李放先生书临百家,诸体皆能。“精”是说对于各种书体,李放先生不是止于会写而已,而是都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雅”是说观李放先生的作品,雅静闲逸之气扑面而来。西中文是专业的书法评论家,他的评价想来中肯而全面。

李放先生在首师大的老师刘守安教授在评介他的作品时说,李放的魏碑和行草作品尤见功力,用笔、结字和章法都很讲究,追求一种工稳而开张的风格,写得有情致,很大气。我有幸看到了李放先生用魏碑书写的“金声玉振”,的确是白纸黑墨间乍现刀劈斧削的痕迹,铿锵气势中尽显干脆淋漓之感。

李放先生说近年来,他尝试将魏碑与行书以及草书结合,在原来的书写规范上创新出新的书写方法。文化的传承就是要不断创新,如此才能保持一种紧跟潮流的时代感。目前李放先生的探索初步见效,我有缘看到了他书写的一幅融魏碑于行书的作品,行书的行云流水中可见魏碑的铿锵之感,而魏碑的强劲中也有了行书的白云飘逸之感,二者相得益彰。这幅作品李放先生是要送往北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

对于书法,李放先生有一个观点:书家要靠养。先生怕我听不明白,特意举例说,绘画的题材来自生活,所以美术专业的学生需要写生,书法的题材是文字,所以书法专业的学生就要临帖,都需要见多识广。多看、多临、多悟,书家写到最后都要靠学养,需要有见识。为什么很多人写到一个阶段后,再难提高,就是心境达不到了,也就是说见识跟不上了。对于一位优秀的书家眼力往往比手更重要。只有看得多了,才能胸有成竹,在书写的时候,才能“心忘其手手忘笔”,才能书出“无意于佳乃佳”。

李放先生师出欧阳老先生门下,可谓师出名门,如今又在郑州大学这座名校中任教,可谓德育中原。但从李放先生的言辞举止中,我们看不到一丝骄纵狂傲之气,反而是平易近人,对后辈谆谆教导。李先生说自己是从欧阳老师身上学到这些的,也在工作中从张海院长身上学会了很多。河南是书法的故乡,文化遗存丰厚,历代名家辈出,中原书法的传承与发展,单靠一人之力绝难成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讲到这里,李放先生言辞恳切,神情严肃。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yiyao/14743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师出名门 德育中原"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