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在中国民间,农历五月有“毒月”之称。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共十天。从农历节气看,今年自阳历的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即从芒种开始至小暑节气前一天,为农历的五
在中国民间,农历五月有“毒月”之称。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共十天。从农历节气看,今年自阳历的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即从芒种开始至小暑节气前一天,为农历的五月。而据《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指仲夏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勿躁。” 因此从《易经》阴阳学说的角度来看,农历五月被认作是阴阳相争、死生相分的季节。
农历五月,又以初五日为“恶日”。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天中节、沐兰节、龙船节。古人认为,端午时逢“重五”,五是阳数,重五也有“极阳”之意。所谓“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因而“端午”被认为是犯禁忌的日子。早在先秦时代,人们便认为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为害人间。这里的“五毒”,指的是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代指一切对人有害的毒物。因为相传“五毒”并兴,人多瘟疫,所以人们便探寻到许多化解的方法:饮雄黄、悬挂蒲艾、吃粽子便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民谚有云:“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雄黄酒被认为是驱五毒、辟鬼邪的极佳之物。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并在太阳下曝晒泡制而成的白酒或黄酒。古人认为,雄黄“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因此,逢端午节,人们便饮雄黄酒以辟邪、除疫。因儿童不能饮酒,便在其额头用雄黄酒画一个“王”字,以祈望能除祟保健康。古人还认为雄黄酒不仅可以用来饮用和涂抹身体,而且还可洒在屋角墙头,用以“祛百毒”,保佑家宅平安。
不过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雄黄是一种含砷的化学物质,本身具有毒性,而且有腐蚀作用,食用不当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对古代端午节饮雄黄酒的习俗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
“门楣悬蒲艾”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这里的蒲、艾分别是两种植物:“蒲”指的是菖蒲,“艾”是指艾草。菖蒲为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故又称“香菖蒲”;又因其叶形似剑,故亦称“水剑草”、“蒲剑”。菖蒲本身有毒,可做药用,而古人认为其具辟邪、益寿的作用。艾草又名艾叶、香艾、艾蒿,本身具有浓郁的香气,具有抑菌驱虫的功效。同样被古人认为是辟邪植物,和菖蒲同被视作是端午节的“吉祥物”。因此人们常在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用菖蒲叶和艾草捆扎在一起,悬挂在自家的门楣旁,用以辟邪驱祟,故有“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之说。
说完了五月端午的“饮雄黄”、“悬蒲艾”,下面再聊聊端午节的美食――香喷喷的粽子。在中国这样一个以食为天、崇尚美食的国度,节日习俗里面必然少不了“食俗”。如同冬至吃饺子夏至吃面,小满节里倡导吃苦菜,在端午节里,关于吃的主角非“粽子”莫属。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据说,粽叶为阴,被包裹其中的糯米为阳,因而粽子本身是阴阳合抱的象征。而其尖角形状,则被认为是“阳气动跃”之象。可见,方寸间的粽子,也深含易经的阴阳智慧。
相传,粽子始于汉代,是投入水中祭祀屈原的供品。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加上现代工艺的进步,如今的粽子已是花样繁多,不拘一格。单不说粽子皮因地制宜使用粽叶、竹叶、荷叶、芦苇等,其中的粽子馅儿更是天南海北,各领风骚,或冬枣,或豆沙,或鲜肉,或八宝,还有火腿、蛋黄、莲蓉、蜜饯、桂圆、酸菜等任人选择,真可谓是包罗万象,千馅万馅“粽”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