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言语论文

  • 大唐“秦王”

    公元618年,在历史的深海处一艘名“唐”的巨轮徐徐起航。144年后,当历时七年零两个月“安史之乱”终于平定之时,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接下来的吐蕃来犯、宦官专权、大臣党争……在风雨飘摇中大唐天子换了一茬又一茬,昔日强大的唐帝国满目疮痍,正无可... [查看详细 ]
  • 我们为什么缺少思想大家

    我们不再是思想大国了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党中央痛切地总结了前30年的教训,告别人为的阶级斗争,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方针,使我们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竟然在短短的30余年的时间里,经济总量就接近了世界各国最高水平!我们这个民族,终于让人看到... [查看详细 ]
  • 宋庆龄与新闻界

    新闻应坚持真理,传播真实 通过这两篇评论,宋庆龄对新闻工作的观点跃然纸上。那就是:一、新闻与历史紧密相联,因为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二、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真理,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发展;三、新闻报道必须真实,传播真实情况。 运用新闻反对专制... [查看详细 ]
  • 河北省档案局(馆)启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5月14日下午,河北省档案局(馆)召开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大会,党组书记魏四海同志以“践行‘三严三实’,切实肩负起建设档案强省的重任”为题,带头讲了党课,对省局(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行动员部署,局(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由此正式启动。... [查看详细 ]
  • 读者来信摘登

    我是一名中国远征军老兵,今年93岁,热爱《炎黄春秋》已有十几年的订阅历史,我完全赞成贵刊2015年第6期《不能忘却的精神堡垒》,作者庞国义先生所说“希望给抗战胜利纪功碑正名,恢复原来的名称,确定其应有的历史地位”。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庞先生已说得清清... [查看详细 ]
  • 周有光的文化观

    中国文化的现代追求 一、什么是文化观?简单地说,就是人对历史、现实、未来的看法和主张中那些最高级、最具抽象性和普遍性的、核心的结论和观点。这些结论和观点代表着人的追求和评判是非高下的标准,又被称为“文化价值观”或“价值观”。中国自从面临三千... [查看详细 ]
  • 有关毛泽东雕像的几个“中国之最”

    说起毛泽东雕像,经历过“文革”的老同志都记忆犹新,有些甚至是参与建造者,而后辈们则很少能说上几句,甚至不感兴趣。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上许多曾经很火的事物被人们淡忘,停留在那些参与者、经历者的回忆里,却无法被抹去。其实,毛泽东雕像从未从我们... [查看详细 ]
  • 十三大报告酝酿中的二三事

    1986年9月,中共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之后,我们紧接着就投身到胡耀邦主持的十三大报告的起草工作中去了。地址还是在南长街81号中央警卫局大楼5楼。起草组成员除了原先的林涧青、龚育之、郑必坚、王愈明和... [查看详细 ]
  • 我亲历的苏州武斗

    我是1968届高中学生,就读于江苏吴县中学,文革初期和千千万万红卫兵一样,经历了“四大”、批老师、斗校长、“破四旧”、大串联等一系列运动。1967年四五月间,由于与新生的苏州市革命委员会产生重大分歧,形成了苏州市革命造反联络站(简称“联络站”)即... [查看详细 ]
  • 土改时期我在白云区的旧事点滴

    上世纪50年代初,我们在贵州省贵筑县白云区蹲点,培养贵州省第一个互助组――赵树华互助组,以及以其为基础的尖山初级合作社,现以点滴方式记之。 初到白云区便被当“主任” 1951年4月初或3月底,我们正在桐梓县参加五大任务的3个同志得到通知:返贵阳参加贵... [查看详细 ]

推荐言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