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关键词:就业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中性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深化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就业,在奥肯定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呈正向关系,即经济增长则就业
关键词:就业增长;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偏向;中性技术进步;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劳动偏向性技术进步;资本深化
一、引言
现代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稳定就业,在奥肯定律中,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呈正向关系,即经济增长则就业上升,经济下滑则就业下降。但是,技术进步直接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因此,在技术创新和技术变迁中,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在不同的阶段,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程度不一致,这便引起了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段远鹏,钟世川:技术进步偏向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二、理论模型分析
2.数据说明
由理论分析可知,分解就业增长所需要的数据有:社会最终产品的地区总产值Yt、资本存量Kt、劳动力数量Lt以及资本和劳动各自的报酬率rt和wt。
(2)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方法估算资本存量,根据我国1953―1978年实际固定资本形成的年平均增长率和该期间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率,计算1978年年末的全社会固定资本存量,其公式为:K0=I0(1+g)/(δ+g)。其中,K0为初始年份的资本存量,I0为初始年份的实际固定资本形成额,g为初始年份以前各年实际固定资本形成的平均增长率,δ为平均折旧率。然后,将各年的固定资本形成额按1978年(1978年=100)价格进行折算。最后,利用永续盘存法测算各年年末的固定资本存量,计算公式为:Kt=It+1-δKt-1。
(4)资本报酬率与劳动报酬率。本文沿用戴天仕和徐现祥(2010)的处理方法,使用GDP缩减指数对生产总值核算中的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的数据进行缩减得到各项的实际值,然后用劳动报酬除以年平均从业人员得到劳动报酬率,用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与营业盈余之和除以实际固定资本投入量得到资本报酬率。
四、实证分析
五、结论与启示
第一,优先构建以促进就业增长为目标的宏观政策体系,避免无就业的经济增长。长期以来,我国以“高投资”来促进经济的“高增长”,虽然实现了“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但是也造成了无就业的经济增长现象,并导致我国资本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加剧了要素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平衡,进而拉大了居民的收入差距。因此,为改善民生问题,必须优先建立促进就业增长的宏观政策体系。
第二,大力发展与我国资源禀赋结构相匹配的劳动密集型技术。我国历来是劳动资源较为丰富、资本资源较为稀缺的国家,但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大力投入资本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这与我国资源禀赋结构并不相匹配,并导致我国近二十多年来的技术进步偏向资本。因此,企业应该引领我国技术进步偏向劳动,以有效促进我国就业增长。
第三,加快中小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带动就业增长的效应。虽然最前沿的技术一般被大型企业所采用,但是大型企业吸纳就业的作用远不如中小企业。目前,我国人均中小企业数较少,主要原因在于政府过多地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功能。因此,应该加大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力度,比如降低进入条件、加大资金支持等,从而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功能。
参考文献:
戴天仕,徐现祥.2010.中国的技术进步方向[J].世界经济(1): 5470.
姚战琪,夏杰长.2005.资本深化、技术进步对中国就业效应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1): 5867.
赵利,潘志远.2012.技术进步影响地区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6): 1019.
钟世川.2014.要素替代弹性、技术进步偏向与我国工业行业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科学,36(1): 7481.
ZULETA H. 2008. Factor saving innovations and factor income shares[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1(4): 836851.
Key words: employment growth;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echnology progress bias; neutral technology progress; capital bias technology progress; labor bias technology progress; the deepening of capi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