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试评《三国演义》及《新三国》中曹操的形象 一、诗化公关口才,求人才显雄心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文学家,不少流传后世的文章都显示出其爱才和一统天下的雄心。赤壁之战前夕,渡江准备就绪,为鼓舞士气,带着酒意,他挥斥方道,便有了流传千古的《短歌行》
试评《三国演义》及《新三国》中曹操的形象
一、诗化公关口才,求人才显雄心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文学家,不少流传后世的文章都显示出其爱才和一统天下的雄心。赤壁之战前夕,渡江准备就绪,为鼓舞士气,带着酒意,他挥斥方道,便有了流传千古的《短歌行》,精炼的语言更像是他一统天下的情怀,也是求贤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表现了他渴望贤才助他建功立业、一统天下的壮志。曹操运用文学语言,成为此次公关口才的利器,赤壁之 战,曹操败了军队,却胜了才情,赢得了人们从心底的景仰。孙刘曹三人中,曹操是唯一一个敢于说出自己野心的人,也是善于用公关口才达到自己目的的人。
二、人性公关交际,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曹操在处理与敌对、败将、忠臣的关系时,体现人性公关管理,特别是对忠义之才的爱护。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折杀曹操的人才,他却没有跟关羽计较,反而两次派人快马送来公文,帮助关羽化解冲突,尽显其大气魄、爱才的一面。
夏侯被诸葛亮用火烧于博望,自缚回许都见操,伏地请罪,曹操则亲自给他松绑,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汝自幼用兵,岂不知狭出须防火攻。”曹仁、李典连败五次于刘备,失樊城,回许都见曹操,他只说一句:“胜败乃兵家常事。”并不降罪于他们。曹仁战败新野,多次败于项羽,曹操也并未责备曹仁。对待败将,曹操用自己的大度量包涵,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忠义之士愿意效力于他,真是他懂得公关交际中的内求团结,才达到外有发展。败战已是定居,明智的管理者便会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并从中取利。
曹操对忠臣关系的处理,则传达出他对人才的依恋。败师育水后,哭祭典韦,赤壁战败后哭郭嘉等。他向世人昭示了:我曹操,爱才如命。天下的新才、奇才
怎么不会争先恐后的归顺于他呢?
三、处理危机公关,尽显有效多样
危机公关我们可以理解为个人或群体受到威胁,面临不利因素时所采取的果断且行之有效的行动。曹操在处理大大小小的危机中,可谓手段多样,有的变被动为主动,有的化险为夷,有的更是兵不血刃,便离间敌人内部,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的大胆有时使自己深陷险境,同时又是他的大胆救了他。董卓僭越君臣之礼,杀掠淫乱无度,曹操向王允借来七星宝刀行刺董卓,不料在准备行刺的时候被发现,便佯装献刀,之后又随机应变,骑着上等的西凉马在董卓和吕布的眼皮底下逃走了。这一次的化险为夷,正是大胆与灵活应变救了他,无不将其在处理危机公关中的魄力显现的淋漓尽致。
赤壁之战曹操挥师百万攻伐东吴,结果惨败而归。即使是这样的败北,我们依旧可以从艺术作品中习得其处理危机的手段,可谓变幻不定,捉摸不透,这一点在《新三国》中变现的更为充分。虽然他用“三笑”换来了赵关张的“三劫”,但其临危不惧,谈笑自若间已经稳定了军心。这三笑,更化解了将士的低靡之气,显现了曹操在处理危机公关是的大气魄、大胸襟。败走华容道时,被关羽拦截,他深知关羽忠肝义胆、知恩必报的性情,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动摇关羽,果然解救了自己。曹操又一次完美的处理危机公关,将自己同将士们从死神的手中拉扯回来。他凭借的是对对手的了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新三国》在赤壁战败后,补充了原著中所没有的两个细节,而这两处则更显示出他在处理危机公关时的完备性和前瞻性。
一处是曹操被关羽放走之后,依旧有戒备心理,担心关羽反悔追杀,便佯装昏死过去,待士兵将他团团围住时,才闭目张口低声说出自己的意图:“关羽可能会追杀回来,你们把兵甲装备都卸掉,军旗扔掉,这样他便不忍心杀吾等,方可安全回许都。”另一处则是西凉兵早已得知曹操兵败赤壁,准备攻取许都。曹操料想到了这一点,便让人星夜传密令给荀或。第二天荀或便率文武百官佯装迎接曹操回都,迎接操的队伍排到了城郭二十里之外,气势恢宏。一时又迷惑了西凉兵,他们便不敢贸然行动。曹操在这两处都用了一个“演”的手段,第二处更是在敌人心中制造了一个“纸老虎”,为自己赢得了回城的时间。这两件事,虽没有在原著中提及,但是不能不说这是曹操在处理危机公关之中的成功案例,利用假象,并且假戏真做,顺利脱险。
曹操也善于将危机消化于无形之中,《新三国》中,关羽大意失荆州,后来被东吴大都督吕蒙斩了头颅。孙权把关羽的头颅作为寿礼送给了曹操,曹操心知肚明,这是东吴想把关羽之死嫁接到自己身上。曹操将计就计,用盛大的祭祀之礼祭奠了关羽,让自己清白。
综上几点,我们可以得出被艺术化了的曹操形象,无论是在《三国演义》还是《新三国》中,都在不同的角度中表现其处理公共关系的艺术性,这是值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品味与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