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症结所在。而从根本上淘汰落后产能,是保证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症结所在。而从根本上淘汰落后产能,是保证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国际金融危机不仅让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更挖出了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的无序发展、产业链内部的供需失衡、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落后,以及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的缺失。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从结构上分析,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是症结所在。而淘汰落后产能,是保证国内太阳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综合考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主要集中于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在结构上供需差距较大,整个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局部产能过剩与投资不足并存。从长远来看,这种产业内部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不利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800多家光伏企业,其中太阳级硅材料厂约50家,光伏电池厂(含薄膜电池厂)约100家,组件封装厂约300家,辅助部件和装备制造厂约150家。企业仍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下游。 从全球发展来看,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短期成长动力主要来自于各国政府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和价格补贴。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政府支持光伏发电的政策体系还不够完整、经济激励力度弱、相关部门之间协调不够,没有形成支持光伏发电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所以,我们必须从结构上认真分析太阳能光伏产能过剩的问题,调整当前产业调整“一刀切”的政策。从结构和全局角度来看,要调整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发展思路,使其充分发挥新兴战略产业的优势,实现我国经济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持续发展。 尽快制定全国太阳能光伏产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和规划。对太阳能光伏产业进行全国性统筹,促进全国光伏技术、产业和市场的整体发展,加大对光伏能源研发的投入,依靠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来化解客观存在的市场风险,强化关键技术设计制造攻关,从技术创新和突破上加快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步伐。 进一步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机制,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太阳能光伏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化的起步阶段,需要建立起稳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市场来吸引投资。积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电价政策是形成具备规模的、稳定的国内市场的关键。 加大投入,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将太阳能发展列入各级政府产业发展和科研攻关计划,设立太阳能发展专项资金,用于配套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企业发展。建立政府采购太阳能产品制度,政府办公大楼及公共建筑要率先采用太阳能技术,安装太阳能设施。 提高太阳能光伏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支持太阳能光伏企业通过并购国外研发机构、引进国外人才、与国外联合开发等形式,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伏技术,推进太阳能光伏设备的国产化,践行“引进、消化、创新”的技术路线。 在进一步建立健全光伏发电技术的基本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的同时,光伏发电系统及部件的质量检测和技术监督是光伏发电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技术措施和管理保证,这就要求光伏产业下大力气强化光伏系统及其部件的企业内部的检测制度和对于产品质量的严格监控。 在企业外部则应建立几个全国性的具有权威的产品检测中心,进行质量认证。 同时,严格规范和净化光伏市场,设法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