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这趟“慢火车”—— 在秦巴山区穿梭了六十余年

时间: 2020-07-30 05:38:27 来源:这趟“慢火车”— 作者: 这趟“慢火车

列车长向宝林看着乡亲们买卖豌豆。

去燕子砭卖桃的老乡。

孩子们在“通学座位”阅读。

马文豪、刘森、王义博三位小朋友在上学途中。

秋季学期开学前,列车为孩子们举办“开学第一课”。

指向贴前,车队支部书记任斌(右)与当次车长郑军(左)合影。

即将发车的6063次列车。

中国铁路有两大追求,一是追求速度,如高铁;二是追求温度,如“慢火车”。

相比于高铁动车,绿皮普速列车被人们称为“慢火车”。这其中,就包括全国81对公益“慢火车”,它们大多开行在偏远山区,票价低廉、逢站必停,助力沿途群众脱贫致富。

有这么一趟公益“慢火车”:票价最高21.5元,最低1元;单程350公里,运行近12小时;跨行陕、甘、川三省,在秦巴山中穿梭了60余年。这趟车,是乡亲们的致富车,是孩子们的通学车,更是铁路人的使命车。

它,就是陕西宝鸡至四川广元间的6063/6064次列车——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行的一对公益“慢火车”。

近日,在夏日里的一个清晨,蒙蒙细雨中,笔者登上从四川广元开往陕西宝鸡的6064次列车。8时50分,汽笛一声长鸣,列车正点开动。我们沿嘉陵江溯流而上,向秦岭缓缓驶去。

“咱乡亲们的火车”

在广元站检票口,不少老乡背着背篓、提着菜篮,早早地排队等待检票。背篓空着的老乡,是乘车去赶集进货;也有装满的,是到集市上卖货。

车队支部书记任斌介绍,检票时,有大件行李的老乡先上车,是这趟公益列车的惯例。笔者身旁,一位身着浅蓝色衬衣的大爷,眨眼工夫就搂起大背篓,一边箭步跨向检票口,一边回头招呼着老伴儿:“赶快!提前上,方便!”

站台上,本次列车长郑军立得笔挺,用对讲机提醒各列车员:“注意引导在小站下车的老乡,从中间车厢上车。”原来,一些小站站台短,中间车厢能靠站,两头车厢不能靠站。乡亲们行李多、物件大,乘中间车厢,下车时也能快些。

开车一刻钟后,估摸着乡亲们已安顿好,笔者便从所在的8号车厢移步至中间车厢。一进6号车,我们就看到了穿着军绿色外套、挎着黑色腰包的李大姐。

李大姐是四川广元人,去陕西燕子砭镇进桃子。“桃子进货1块3一斤,回广元能卖2块一斤。有了这趟车,做点小买卖补贴家用,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李大姐笑着说。

其实对列车员们来说,李大姐是几乎每趟都见的“老熟人”。熟成什么样?能唠家长里短,能紧急托付行李。除此之外还有“小温情”,李大姐说,她上这趟车常常是“包吃”,“这个馒头就是一名女列车员省下来给我的。”大姐手中的早餐馒头正冒着热气,仿佛诉说着列车员和乡亲们的浓情厚谊。

列车上,“老熟人”还有不少。82岁高龄的王大爷面色红润,有茬花白胡子,被列车员称为“这趟车最年长的常客”。

“孙子辈在江苏打工,我的营生都靠自己,从不拖子女后腿。”王大爷自豪地说,他能自力更生全靠这趟车,“从广元到燕子砭,乘汽车要30多元,这趟火车只要4元,这一下子就有得赚了!”王大爷笑了,眼睛眯成一条缝,接着说:“我晓得这个车是专门为扶贫保留的,铁路好啊,惦记着咱们!”

乡亲们把农副产品从山里卖出去,是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为了方便沿途百姓做生意,列车还专设了“供求信息栏”:“豌豆荚,4元一斤”“红薯苗20斤,5元一斤”“出售桃子50斤”……此外,市场地图、用工需求样样都有,难怪乡亲们都说,这是一趟“铁路公交”。

这趟“慢火车”—— 在秦巴山区穿梭了六十余年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