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亲们足不出户就地致富
时间: 2020-07-28 16:54:56 来源:让乡亲们足不出户 作者: 让乡亲们足不(本报记者张华钰)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是我国十大特级贫困县之一,也是山西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20年2月仍有658户1491名未脱贫人口。由于山多地少沟壑纵横,几年来兴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上万人口脱离了土舍泥户。但是面对走出大山的富余劳动力,如何让困难群众身怀技能,就业增收,从而提高搬迁户幸福指数,成为兴县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
七月的吕梁山脉暑气蒸腾,入伏第一天,一场透雨让大沟小川突然丰盈起来,枣树开始涨果,玉米已经吐须,万物正按部就班地孕育着成熟。
一大早,务了半辈子农活的孙海珍张罗丈夫吃过早饭,把住进来不久的移民新居里里外外归置停当,开始收拾一会儿"上班"要带的物件。
"现在的生活没有一点压力哩。"48岁的孙海珍感叹道。她上班的地方在隔壁的龙圣隆扶贫车间,每天缝纫衣服,一个月可以赚两千多元。而四年前,一场大手术让她本不富裕的农村家庭陷入窘境,好在政府有对因病致贫家庭的精准帮扶政策,生活才逐渐走出困境。现在,她的丈夫在外打工每个月能赚3000多元,家里的几亩地一年也能补贴5000多元,84岁的婆婆看病吃药有门诊报销,2019年一家人又分到了安置房。原本担心住进楼房没有生活来源,家门口又建起了一座扶贫车间,走几步就能做衣服赚钱。
"如果今天不跳针、少断线,估摸着可以多做几件,一个月下来就能多赚大几百元。"孙海珍盘算着。在时紧时慢的晨雨中,她和从柳叶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中走出的姐妹们逐渐聚拢在一起,说笑着迈向小区门外的龙圣隆扶贫车间。
而三十公里外,另一座位于乔家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龙圣隆扶贫车间内,36岁的郭利花已经开始了给电脑刺绣机的布线、铺料。这名精明强干的农村女性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奋力跋涉,做过美容院、饭店,在铁厂、木器厂打过工,骨子里透着股不服输的倔劲。但是面对扶贫车间内这台高度智能化的刺绣机器,她却犯了几个月的难。好在有龙圣隆从南方带来的老师傅手把手教授,如今,郭利花不仅能熟练刺绣各种图案,还当上了车间后道工序组的组长。打开操作面板,定图案,设色调,选规格,修长的手指在显示屏上几次轻轻点击,一排排线毂纷纷转动,机器开始飞针走线,郭利花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得意。
"她是技术学得最快,工资在整个车间里也是拿得最高的。"90后小伙白杰不无艳羡地说。白杰是龙圣隆扶贫车间的会计,几年前他的母亲因为一场车祸双目失明,巨额医治费用让家庭陷入贫困。虽然享受政府帮扶,他的父亲还是选择远赴内蒙古打工还债,他在太原上学毕业后也返回家乡,一方面照顾母亲,一方面四处找零工养家,龙圣隆扶贫车间在家门口的开办,让他的生活开始变得稳定。如今他最大的愿望是攒点钱娶妻生子,了却父母的一桩心愿。
白杰一边整理着桌上的考勤表,一边接起了手边响个不停的电话。电话那头,43岁的李锡进正从200多公里外的太原冒雨匆匆赶来,这已经是他一个月内第7趟往返两地了。对于李锡进来说,在兴县扶贫车间半年多投入的心血,超过了30多年经商的总和。
李锡进是浙江温州人,17岁来山西闯荡,娶妻生子,成家立业,创办现代化专业服装企业山西龙圣隆集团,植根三晋一晃就是三十多年。如今他的企业不仅遍布山西省内太原、忻州、吕梁等地,还在河北、陕西、河南建立有分公司,他还被推选为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一职。
上午8点多,李锡进的汽车开进了乔家沟,他没有挂断手中电话,迈着小快步跑进扶贫车间,憨实的圆脸上挂着些许雨滴和热汗。车间内,电动缝纫机机声绵密,噔噔噔的针脚幻化成整齐划一的刷刷声,掩映窗外雨落。
李锡进说,这是世间最好听的声音。而这曲声音的变奏,始于2018年。
当年,山西省浙江企业联合会组织企业家赴兴县投资考察扶贫项目,兴县作为山西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当时尚有贫困人口1.3万余户、3.5万余人,脱贫攻坚任务特别繁重。当地拿出商业地产、农业产业等一系列项目,却没有引起李锡进的兴趣。当看到准备在扶贫搬迁安置点投建扶贫车间,通过发展服装制作加工解决贫困人口就近就业这一项目时,李锡进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的老本行嘛,咱有经验有技术有市场,有信心带动群众致富。"李锡进立马就和当地政府拍板定意向。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