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女教师举家支教,她感动了一座城!
时间: 2020-07-28 04:52:41 来源:兰州女教师举家支 作者: 兰州女教师举支教期间,
栗文君悟出一个道理:
用心的教育到哪里都行得通。
导语
7月,北方最好的季节。大夏河的日出从不晚点,与上坡山绵绵的雾气,在川道里的韩集初中相遇,就成了朗朗读书声。
栗文君有些惶恐。几天来,学生们知道她支教就要结束,在课上哭,在信里哭,占地240亩的偌大校园猛然也大雨阵阵,显得悲伤。
从兰州举家来临夏县支教七八年级语文,平时寡言的栗文君用一年半时间,将教书写成了一本“故事会”。
故事里,每天都有学生排长龙找她“讨教”;一学期面批的2000多篇作文可以垒成一座开满花的小山;习字一年,数位潦草大王变成了模范代表;每个学生的诗集里,一截拴着《诗经》,一截醉于花香;毕业梦想是嫁人、做厨师的学生坚称要读完大学;弥漫着浓厚方言的教室飘起了普通话朗诵;每天低语不超10句的娃们变成了小话痨……
栗文君的故事很长,需要慢慢读。
“举家 ”支教
从大学想支教算起,至2019年3月到临夏县韩集初级中学实现梦想,33岁的兰州82中语文教师栗文君已经候了十几年。
韩集初中始建于1938年,是临夏回族自治州最大初中,占地240亩,有86个教学班,352名教师,5400名学生,回族学生居多。
这样的办学规模兰州都很少见。这让栗文君满心欢喜,可“欢喜”仅延续到她报到的当天。
前往临夏县
栗文君发现,学校班额不小,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且还有劝返回校的社会青年,管理难度大;大部分师生用方言或“临夏普通话”交流,沟通难度大。但其实这些都只是小困难,最大的挑战在教学上。
学校安排栗文君接收七年级两个班的语文课。初入教室,为了能和学生们打成一片,栗文君很温和地说话、讲课,学生们也积极配合。本以为这是一个不错的开头,可现实是:第二天一个班59人有30人没交作业,甚至第一周每天都有二三十人不交作业,也有三分之二的人不听课。这让栗文君大吃一惊,因为她工作十年来从未遭遇过。
这种“温柔”行不通,那该怎么办?栗文君用了很多方法,可学生好像并不理会。
“那时候我也对自己说我只不过是一个支教老师,不用太认真。可看到很多孩子‘挥霍’青春,就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闪现,提醒我得帮助他们,哪怕有一个孩子改变也好。”
直到有一天在讲《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时,又看到先生“教师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那句话,这让栗文君意识到,来支教要教的不仅仅是知识。
于是,第二天,栗文君把不交作业的学生叫到办公室,一个个谈心,除了学习什么都聊。
栗文君家访
栗文君这才得知,班上的大部分学生不是留守儿童就是离异家庭,很多女孩的心愿是毕业嫁人(甚至有女生已经订婚),很多男孩的梦想则是做厨师、开饭馆,不喜欢学习是普遍现象。这些孩子也才十三四岁,在城市里正是千娇万宠的年纪,但在这里所有都需要靠自己,学生不仅缺知识更缺关爱。
如此,栗文君便苦口婆心地劝说、安慰、鼓励,用真诚感化他们。
没想到,次日,只有两个学生没交作业,学生还在作业里夹着“求老师不生气”的纸条,且上课专心听讲的人越来越多。
这让栗文君悟出一个道理,用心的教育到哪里都行得通。
短短几天的小成功让栗文君信心倍增,她从小就有的执拗劲儿又来了,她决定这一年半要教出点名堂来。
于是,栗文君毅然将让她分心的2岁女儿带到学校,年过六旬的父母和丈夫吴家栋轮替带孩子,一家人住在18平方米的宿舍里,守着3个高低床和2张桌子。
栗文君和妈妈陪女儿玩耍
“虽然是我一个人来支教,但一家人都在围着我转,我其实欠他们挺多的。”栗文君说得没错,她的父母身体不好但得专职管理“神兽”,她的丈夫生病住院下不了床,身边只有叹息,没有栗文君。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