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报恩!宁波姑娘自学十八般武艺,成社区老人“共享女儿”

时间: 2020-08-10 21:42:26 来源:报恩!宁波姑娘自 作者: 报恩!宁波姑

父亲身患重疾,宁波鄞州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工作人员雪中送炭,从此在宁波姑娘刘宁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为了让自己的志愿服务更专业,5年来,她学理发、学修脚、学面点、学手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只要老人有需要,我会一直干下去!”刘宁用自己的方式报答“滴水之恩”。

刘宁(左)在给老人洗头

父亲身患重疾,社区雪中送炭

感恩的种子埋藏在心

刘宁是宁波人,年轻时在北京打拼,一年只回一趟家。

2005年,对刘宁一家来说是难熬的一年。当年,刘宁的父亲身患重病,家人每年需要支付五六万元的医药费,一度出现困境。

远在北京的刘宁,每次听到母亲为医药费发愁,心里总不是滋味。

有一次,她无意间和鄞州白鹤街道丹顶鹤社区的工作人员说起这件事,没想到社工很上心,帮忙四处打听各项政策。

刘宁父亲的情况有些特殊,社工陪着刘宁跑遍了相关部门,光是去老人曾经的工作单位打证明,就跑了一个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总算为老人办理了医疗保险,帮助刘宁一家渡过难关。

打那以后,社区总惦记着刘宁父亲的事,及时提供帮扶救助。有一年春节前,在社区的牵线下,鄞州区民政部门送来了上万元的慰问金。

“有了医疗保险,家里每年的医药负担减轻了很多。一直到现在,父母还时常唠叨,当时多亏了社区的帮忙。”这段经历,在刘宁心里埋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等我有能力了,一定要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刘宁教社区孩子做蛋糕

幸福的笑容,朴实的“谢谢”

让她坚定走上志愿服务路

父亲的这场病,彻底改变了刘宁的人生轨迹。

她是独生女,常年在外地,父亲病了,只能由母亲一人照顾。有一次,刘宁在上海出差,母亲哭着打来电话说父亲呼吸困难。她连夜赶回宁波,将父亲紧急送往医院,总算抢救过来了。

2010年,刘宁递交了辞职信,毅然回到宁波,留在父母身边。

起初,她在宁波经营一家服装店,有个老顾客戴丽君时常来店里光顾。在戴丽君的朋友圈,刘宁经常看到他们在做志愿服务,有时候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有时候去社区帮孤寡老人洗头。

刘宁心里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她发信息毛遂自荐:“你们还需要志愿者吗?”就这样,刘宁走上了志愿服务这条路。

第一次志愿服务,他们去了贺丞社区,陪社区老人包粽子,欢度端午佳节。很多老人拉着刘宁的手唠嗑,有说不完的话。

第二次活动是在奉化班溪小学,志愿者团队为孩子们众筹6万元,人手一份学习用品。那场活动上,孩子们的幸福笑容,一句朴实的“谢谢”,让刘宁再一次体会到志愿服务的快乐,她正式成了“锋之社”团队的一员。

刘宁给环卫工人梳妆

老人需要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

自创“菜单式”志愿服务项目

为什么不把志愿服务送到社区,让老人在家门口享受服务?加入志愿者团队后,刘宁时常琢磨这个问题。

在当时,社区居家养老是个新概念,宁波很多社区没有类似的服务。那一年,刘宁连续跑了十几个社区,提出愿意为社区老人免费提供志愿服务,但社区都拒绝了。

免费的居家养老服务遭遇“闭门羹”,让刘宁始料未及。但她并没有放弃,一家家上门谈。

在丹顶鹤社区,刘宁的建议,社区书记一口答应了。丹顶鹤社区建成时间较长,辖区老年人居多,她的想法和社区书记不谋而合。

2015年12月底,“锋之社”驻丹顶鹤社区公益基地成立,刘宁成了基地负责人,从此开启了她回报社区的志愿服务之路。每月为社区居民洗头理发、修剪脚趾甲、健康义诊;每季度联合社区一起给独居老人过生日,为老人们送上精彩表演;逢年过节与队员们一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们送上节日慰问。2016年一年时间,刘宁带领团队队员累计开展大型广场服务20多次,服务社区居民近3000多人。

报恩!宁波姑娘自学十八般武艺,成社区老人“共享女儿”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