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融入美育教育,他们的观点很有深度
时间: 2020-08-03 16:08:29 来源:“互联网+”融入 作者: “互联网+”当然,只有教师教学大数据是不够的,还应制订基于“互联网+”的美育目标、课程、教材、教学、学习“五位一体”的大数据方案,同时组建各方面专家队伍,统筹设计与指导实施,以解决这一技术和理论难题。
三、深度融合的实现渠道是师生创生审美化教学
如何将互联网美育课程转化为以效果为导向的互联网审美化教学?互联网审美转化是搭建在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桥梁,这也是审美化教学操作的着力点。我们可将其提炼为四个方面的转化。
作者姓名:杨伊晗(江苏)
组别:小学二组
作品名称:中国航天
第一,教学要素转化为开放的审美对象。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全部因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互联网的软硬件环境,如软件界面设计、操作便利度、网络响应速度等,转化为提高学生审美感知力和体验力的对象。
第二,教学过程转化为身心愉悦的审美活动。将枯燥乏味的教学过程,转化为审美欣赏、审美体验、审美表现和审美创造的活动,并且这样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都充分发挥个性,发表独到见解,相互赞赏的创造性审美活动。
第三,教学关系转化为以爱为纽带的审美关系。将以往生硬呆板的教学关系,转化为师生相互欣赏、共同成就,创造教学美的审美关系。这种审美关系是以爱为纽带的,因为爱是追求与外部世界相互协调的态度,它类似于审美态度,是无私的、热忱的、开放的。
作者姓名:张馨丹(江苏)
组别:小学二组
作品名称:我和我的祖国
第四,教学空间转化为立体的审美空间。将传统封闭狭窄的实体教室转化为具有丰富资源、开阔视野的立体审美空间,将学生的眼界从有限的黑板解放出来。互联网审美转化充分体现了美育的人文性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美育活动看作一个促进和引导学生步入理性境界的过程,也是学生在自由的审美和艺术活动中情感得到抒发、个性得到表现、精神得到升华的过程。
在以教学为渠道的互联网审美转化过程中,上述四个转化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机融合于互联网教学过程中。
互联网教学过程所含的全部教学要素都转化为学生审美欣赏、审美感知的对象,教师才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形象生动、新颖自由的审美体验境界,才能够构建身心愉悦的审美活动,实现提高学生审美修养和人文修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充满爱,具有很高的人格魅力,并与学生共同创生审美化教学。
显而易见,“互联网+”与美育的深度融合还需要保障系统的支撑,包括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具体内容以及相互之间如何协作运行将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探索。
本文源自: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如侵删
本文配图来源于全国少儿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