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论析发展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经济建设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服务;图书馆 [论文摘要]着眼我国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现状,分析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信息网络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

[论文关键词]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服务;图书馆

[论文摘要]着眼我国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现状,分析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存在问题,探讨解决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1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

所谓文化信息网络服务,是利用计算机、通过互联网、通讯、多媒体、卫星宽带传输和光盘等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种文化信息资源传送到全国各地,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其服务宗旨是以先进文化占领基层文化阵地,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整体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其服务内容涉及图书、文博、电影、文学、艺术、戏剧等领域。

当前,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即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工程),是由国家财政部、文化部组织实施,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直接领导、公共图书馆承担的文化建设重点工程。它既是一项文化创新工程,又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惠及千家万户的一项民心工程,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它主要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等高科技手段,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各类型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大部分地(市)、县、乡镇(社区)的文化资源网络传输系统,把数字化文化信息送往城乡群众身边,从而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国范围共建共享,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和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对于及时、准确地把文化信息传播到全国每个角落,开创文化信息服务的新局面,把文化建设推上新的发展台阶,必将起到重大作用。实施“共享工程”对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科教兴国”和“以德治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2002年国家“共享工程”的网络平台、资源建设、用户等技术研制开发完成、投人使用,并开通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国家数字文化网);2003年广东省建立省级分中心网络“广东数字文化网”,集成了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艺术馆、网上美术馆、网上影剧院等大批文化信息资源,并开发成功“联合参考咨询网”,实现远程文献检索和传递。

2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建设的现状

随着“共享工程”在全国的广泛实施,各级文化部门必须抓住这一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发挥主体骨干作用。这里,仅以肇庆市为例分析基层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现状。

按照肇庆市实施“共享工程”的计划,2006年市文化部门应落实“肇庆市数字文化网”的建设,整合肇庆市图书馆、博物馆、群众艺术馆、粤剧团、歌舞团等单位、团体的文化信息数字资源,包括影视资讯,将最具肇庆市地方特色的端砚文化、裹蒸棕文化、竹文化、旅游文化等等文化信息资源数字化,并提供网上服务。

3文化信息网络服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3.1信息网络的发展对文化信息网络服务的影响及对策

信息网络作为信息传输与交换赖以实现的通道,成为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自我国开始大规模建设信息网络以来,“三金”工程的实施,各地信息港的建设,为我国市信息网络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但在信息网络建设和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缺乏规划、重建轻用、重硬轻软、经营管理不善、为经济服务意识不强等,严重阻碍着信息网络发展和服务经济建设。以信息网络发展为依托的文化信息网络的发展,也必然受到制约。因此,对存在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促进发展信息网络,进而发展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1)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促进作用。在充分认识了解地方社会发展水平和现实社会需求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各行业部门、企业逐年上网比例,并将它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再根据现有需要及资金情况,制定网络发展规划,彻底改变各自为政的网络低水平重复建设局面,使网络建设进人健康、高效的发展轨道。

(2)促进信息网络应用的普及,制定一套具体、有效的优惠政策,促进信息网络应用的普及。由于信息网络对社会资源的巨大发挥和节约,因此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优惠政策,包括鼓励更多的信息产业公司从事部门(行业)、企业信息的电子化,为企业网络建设与应用争取低息贷款和降低税收等,促进信息网络普及化,是信息网络发展的首要因素。

(3)明确市场定位,形成产业化规模。根据各自优势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市场定位和市场切人点,逐步形成产业化、规模化,把市场做大,把服务引向深人。

市场定位是否准确是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只有选准市场目标,才能制定自己的市场计划。分析当前的信息需求市场,最需要信息、最消费得起信息、最能把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是企业。而目前大规模地开发个人信息增值市场明显条件尚不成熟,仍需大力培养。当确立企业为服务对象后如何提供服务呢?传统的服务手段比较单调,仅仅是网页制作、域名登记管理、展示产品,做些表面化的企业宣传。有必要完全可以改变传统的信息服务手段,在思想意识上帮助企业认识到信息化、网络化对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变革,比如,在为企业包括政府部门进行管理系统改造时,必须使之了解不仅是信息装备、信息技术的提高,更重要的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企业的经营机制、企业面临的国际人才竞争环境、国内信息渠道均已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就需要信息商多下功夫,在信息增值开发初期,要使企业、社会认同网络给经济生活带来的巨大进步,与各企业、部门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针对他们的需要开发实用的信息资源。

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城市存在着明显的经济差异,而在信息时代这种差异将更集中体现在对信息掌握的数量和运用能力上。不平衡的存在必然导致强烈的信息需求,进而形成强大的信息流,而信息网络的作用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加速信息流的流动,使信息流的流向、流速更加明朗化,最后带动物流、货币流,比特的流动带动原子的流动,最终在流动中使比特升值。

(4)信息资源深加工。原子世界中的信息源是支持比特世界中网络发展的最主要支柱,只有保持稳定、可靠、准确、持续、合法、及时地得到信息,才能使信息网络的网上创造得以实现,否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肇庆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山清水秀的旅游景点、历史悠久的端砚文化、丰富多彩的风俗民情等都是信息建设的宝贵源泉。信息资源加工,尤其要将经济类信息资源建设放在重要地位,加强各类经济信息的采集和加工。目前国内众多网站都开辟不少电子报,但大多数只是把报刊内容搬到网络上,仅仅起着资料汇编的作用,并未把网络的特点充分表现出来,逻辑网络上的报刊,本质上是对现实媒体的一种补充和发展,电子报刊绝不应当是传统报刊的重复,而应发挥电子报刊自身优势,多侧面、多角度、多视角地全面反映整个事件或人物的动态发展过程。一句话,体现传统媒体无法及时做到、无法伪吵子的作用,是对传统媒体的深人补充。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289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