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影 苏轼

时间:2015-03-23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
花影 苏轼,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著名作品,这首诗是一首很有趣味的诗作,下面是这首诗的翻译以及赏析,大家可以阅读之后仔细品味~!
花影 苏轼
原文:
花影 苏轼
作者: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
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
又教明月送将来。

花影 苏轼拼音:
zhòng zhòng dié dié shàng yáo tái ,
jǐ dù hū tóng sǎo bú kāi 。
gāng bèi tài yáng shōu shí qù ,
yòu jiāo míng yuè sòng jiāng lái 。

花影 苏轼翻译:
亭台上的花影一层又一层,几次叫童儿去打扫,可是花影怎么扫走呢?傍晚太阳下山时,花影刚刚隐退,可是月亮又升起来了,花影又重重叠叠出现了。

花影 苏轼字词解释:2.瑶台:华贵的亭台。
3.几度:几次。
4.童:男仆。这两句说,亭台上的花影太厚了,几次叫仆人扫都扫不掉。
5.收拾去:指日落时花影消失,好像被太阳收拾走了。
6.教:让。
7.送将来:指花影重新在月光下出现,好像是月亮送来的。将,语气助词,用于动词之后。这两句说,太阳落了,花影刚刚消失,明月升起,它又随着月光出现了。

花影 苏轼赏析:
这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作者也有争议。起因是这样的:有人查遍了《东坡七集》并未发现此作,而在谢枋得的《叠山集》中却发现了此诗,于是便欲正名为谢枋得所作,我觉得这有些过于唐突。 无论是《东坡七集》或者《叠山集》都经过后人辗转抄录编纂,遗漏诗作和窜入他人诗作的情况并不罕见,谢枋得是个十分崇敬苏轼的人,他的外号叠山,就是从苏轼的一首七律诗中的首句溪上青山三百叠而来,相传《千家诗》曾经过谢枋得的编订,喜欢苏轼诗作的他,极有可能特地将这首诗推荐在《千家诗》的选本中。 还有一个感觉就是,这首诗太像苏轼的风格了,我们可以拣出苏轼另一首家喻户晓的诗来比较一下: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和这首诗中呼童扫花影的天真举动如出一辙,同样也是在貌似无理、貌似调侃的语气中隐喻了发人深思的道理。 苏轼的诗有诙谐、灵动的特点,有时充满童趣,语言也颇有几分打油诗的特色。他曾说: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对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说: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轼这个人才华横溢,他的诗风格往往出奇出新,并非用豪放两字就能一概而论。他自己曾说过这样两句话: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书吴道子画后》)虽然这两句原本不是说他自己,但这里请君入瓮,将此语拿来形容东坡先生的诗,也十分恰当。 单说这首诗:有人说诗中的花影,是形容朝廷中当政的小人,难以驱去,赶不尽,除不绝。这样解诗不免呆板无味。如果真是形容小人,那苏轼的水平也太差劲了,明月花影,这是何等雅致的景物,用来形容小人,一点攻击力也没有。大家见骂人时,谁把对方骂成花影?像刘禹锡《聚蚊谣》,把小人形容为蚊子,罗隐把尸位素餐的昏官形容为木偶,这才叫讽刺。 那么此诗中的喻义又是什么呢?我觉得,此诗喻义深远,其中有着一种非常复杂的感情。常言道:如影随形。有形就有影,有因就有果,世间的种种琐事,正像花影一样萦绕在花前,挥不尽,抛不去,只要有日月轮回,只要还停留在这世上,你就躲不开、赶不走这永远跟着你的影子,不管你喜不喜欢它。 东坡喜欢禅,我觉得这首诗中颇有禅意。

个人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花影 苏轼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花影 苏轼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