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
时间:2016-03-01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这是宋代著名词人朱敦儒所创作的一首组词,一共六首,全词情趣盎然,清雅俊朗,流露出一股闲旷的风致。
原文: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其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其二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
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其三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
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其四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
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
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其五
猛向这边来,得个信音端的。
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
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
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其六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好事近·渔父词字词解释:
⑴拨剌:活鱼振鳍泼尾之态。
⑵相敌:相抵
好事近·渔父词翻译:暂无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试题: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答案: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好事近·渔父词创作背景:
创作这组词之前,朱敦儒在临安府为官。绍兴十六年底,因被谏议大夫汪勃以“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奏,被罢职守寺,负责管理台州崇道观,寓居台州临海;绍兴十九年十月,诏许守本官致仕(退休),仍在临海;绍兴二十年秋冬,归隐嘉禾(今嘉兴)严壑。《宋诗纪事》引《澄怀录》:“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 。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室中悬琴、筑、阮咸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取以奉客。’”可见在归隐这五年中,作者当时全然过着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他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这种闲适生活的情趣。
好事近·渔父词赏析:
第一首(“摇首出红尘”)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 ”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
第二首中,词人将“闲人”与钓翁相比,眼光投向红尘之中。“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词人之心已经超脱俗世,因为世间一切皆为虚名。倒不如畅快想象自己挂着水仙宫的配印,凭着一棹漂游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凡尘一切不为扰,第三首“渔父长身来”,只需一鱼竿相伴,任芦花开落,只求长醉不醒,连一夜风雨声都不曾听得,那还管他世间烦杂,真是落得个清爽干净。
其四,江海为宅,醉颜禁冷,沽酒要上洞庭,潮落要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渔父之生活闲适逍遥可见一斑。清·陈廷焯《云韶集》有评:“一苇航之,飘飘欲仙”,又:“结两句静中有动,妙合天机,然亦公晚遇之兆”,此“晚遇之兆”与第二首“已佩水仙宫印”到也吻合。
还有晚烟笼碧,雁鸥分路,点缀江天秋色;更有“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的闲情闲致,片帆归去,何人留得,仙人仙境,浑然一体。于是作者再一次的感慨,“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第六首(“短棹钓船轻”)上片描写打鱼归来江上的景色。“短棹”二句,在晚烟笼罩的辽阔江面上自己的钓船悠悠划来,桨短舟轻,江水清澈碧绿。抬头仰望天空,塞雁与海鸥在天空分飞,平分江天秋色。此二句既点明时间是在秋季,又以天上飞鸟为江景平添一片生机。下片描写渔父满载而归的喜悦和豪情。“锦鳞”二句极为生动地描写了篓中活鱼欢蹦乱跳的景象,锦鳞是视觉印象,鱼鳞用一“锦”字,足见其美,透露了词人对鱼儿的喜爱。“拨剌”逼真地描写活鱼振鳍泼尾之态,鱼儿的鲜活可想而知。“取酒价相敌”,意谓可将鲜鱼换酒,价值相抵。打鱼换酒,表现了他的豪饮和旷达。最后“风顺”两句,写他在江上扬帆随风而归,无人可以留住他,暗示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感到十分惬意,谁也阻挡不了他自由生活的决心。词人笔下渔父的生活悠然自得,实际上寄托了他的理想。远离人世、放浪不羁,旷达超迈、豪情满怀,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也是他晚年词作的风格。
个人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相关推荐:
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鹧鸪天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原文:
好事近·渔父词
朱敦儒
其一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
活计绿蓑青笠,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千里水天一色,看孤鸿明灭。
其二
眼里数闲人,只有钓翁潇洒。
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
此心那许世人知,名姓是虚假。
一棹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其三
渔父长身来,只共钓竿相识。
随意转船回棹,似飞空无迹。
芦花开落任浮生,长醉是良策。
昨夜一江风雨,都不曾听得。
其四
拨转钓鱼船,江海尽为吾宅。
恰向洞庭沽酒,却钱塘横笛。
醉颜禁冷更添红,潮落下前碛。
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
其五
猛向这边来,得个信音端的。
天与一轮钓线,领烟波千亿。
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
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其六
短棹钓船轻,江上晚烟笼碧。
塞雁海鸥分路,占江天秋色。
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
风顺片帆归去,有何人留得?
好事近·渔父词字词解释:
⑴拨剌:活鱼振鳍泼尾之态。
⑵相敌:相抵
好事近·渔父词翻译:暂无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试题:
(1)简析词首“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一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词的下片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4分)
答案:
(1)从内容上看,是作者远离官场后的生活写照,定下了全词的思想感情基调。(2分)从结构上看,“出红尘”是全词的“诗眼”,统领全词。因为“出红尘”,才有了下文所描写的悠闲自在、超然旷达的生活情景。(2分)
(2)词的下片通过晚来垂钓时月映江面、水天一色、孤鸿明灭等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一幅澄澈清雅、闲适宁静的月夜垂钓图(2分),表现了词人对红尘官场的轻蔑和不愿同流合污的情怀,寄寓了作者坚持纯洁高尚的操守,向往自由宁静生活的人生追求。(2分)
好事近·渔父词创作背景:
创作这组词之前,朱敦儒在临安府为官。绍兴十六年底,因被谏议大夫汪勃以“专立异论,与李光交通”奏,被罢职守寺,负责管理台州崇道观,寓居台州临海;绍兴十九年十月,诏许守本官致仕(退休),仍在临海;绍兴二十年秋冬,归隐嘉禾(今嘉兴)严壑。《宋诗纪事》引《澄怀录》:“陆放翁云:‘朱希真居嘉禾,与朋侪诣之 。闻笛声自烟波间起,顷之,棹小舟而至,则与俱归 。室中悬琴、筑、阮咸之类,檐间有珍禽,皆目所未睹。室中篮缶贮果实脯醢,客至,挑取以奉客。’”可见在归隐这五年中,作者当时全然过着一种世外桃源式的生活。他前后写了六首渔父词(均调寄《好事近》)来歌咏其晚年寓居嘉禾这种闲适生活的情趣。
好事近·渔父词赏析:
第一首(“摇首出红尘”)开头一句表明自己放弃官场生活的坚决。“摇首”二字很形象,既对“红尘”否定,又不置一辞,这是一种轻蔑不屑的态度,亦如杜甫《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诗所云“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之意。何以如此,词人未点破,紧接的一句只把原因推到自己的志趣与官场格格不入。一旦“摇首出红尘”,作了个烟波钓徒,才能“醒醉更无时节”。这两句语言明快质朴,同时又极传情,一种超脱尘世的轻快感溢于言表。三、四句则进而写渔父生活,兼具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词和柳宗元《江雪》诗之意。这里,渔父生涯既不全然像“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那样浪漫,又不全像“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3] ”写的那样苦寒。“绿蓑青笠”,白鹭桃花,“披霜冲雪”,独钓寒江,都是词人恬淡自适的惯常生活状态。后片切然个断面,进一步表现闲适生活的可爱。江湖上也有风浪,但与官场风波比较,则显得可爱多了。而到“晚来风定”时候,更有一番景致:新月当空,钓丝不动,水平如镜,上下天光,表里澄彻。作者用洗炼的笔墨勾勒出一幅清雅的图画。“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写水静,空静,一切皆静的周围环境。而这幅静态的画面上,作者最后加上奇妙的一笔——一只缥缈的孤鸿,明灭于远空,那是静的背景上的一个动点,而它的动感不是来自位置的移动而是来自光线的变化。这画境还具有一种象征的意义:那风平浪静的江景,显然是词人“澄怀”的反映;那“缥缈孤鸿影”,也是一个自由出没于江上的幽人的写照。第一首词上片以抒情起,下片以写景结,用简笔勾勒出词人闲适生活的一个断面。词中写实与象征手法结合,意境完整高远而又空灵。
第二首中,词人将“闲人”与钓翁相比,眼光投向红尘之中。“已佩水仙宫印,恶风波不怕。”词人之心已经超脱俗世,因为世间一切皆为虚名。倒不如畅快想象自己挂着水仙宫的配印,凭着一棹漂游五湖三岛,任船儿尖耍。
凡尘一切不为扰,第三首“渔父长身来”,只需一鱼竿相伴,任芦花开落,只求长醉不醒,连一夜风雨声都不曾听得,那还管他世间烦杂,真是落得个清爽干净。
其四,江海为宅,醉颜禁冷,沽酒要上洞庭,潮落要下前碛,“经过子陵滩畔,得梅花消息”,渔父之生活闲适逍遥可见一斑。清·陈廷焯《云韶集》有评:“一苇航之,飘飘欲仙”,又:“结两句静中有动,妙合天机,然亦公晚遇之兆”,此“晚遇之兆”与第二首“已佩水仙宫印”到也吻合。
还有晚烟笼碧,雁鸥分路,点缀江天秋色;更有“锦鳞拨剌满篮鱼,取酒价相敌”的闲情闲致,片帆归去,何人留得,仙人仙境,浑然一体。于是作者再一次的感慨,“红尘今古转船头,鸥鹭已陈迹。不受世间拘束,任东西南北。”
第六首(“短棹钓船轻”)上片描写打鱼归来江上的景色。“短棹”二句,在晚烟笼罩的辽阔江面上自己的钓船悠悠划来,桨短舟轻,江水清澈碧绿。抬头仰望天空,塞雁与海鸥在天空分飞,平分江天秋色。此二句既点明时间是在秋季,又以天上飞鸟为江景平添一片生机。下片描写渔父满载而归的喜悦和豪情。“锦鳞”二句极为生动地描写了篓中活鱼欢蹦乱跳的景象,锦鳞是视觉印象,鱼鳞用一“锦”字,足见其美,透露了词人对鱼儿的喜爱。“拨剌”逼真地描写活鱼振鳍泼尾之态,鱼儿的鲜活可想而知。“取酒价相敌”,意谓可将鲜鱼换酒,价值相抵。打鱼换酒,表现了他的豪饮和旷达。最后“风顺”两句,写他在江上扬帆随风而归,无人可以留住他,暗示自己对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江上感到十分惬意,谁也阻挡不了他自由生活的决心。词人笔下渔父的生活悠然自得,实际上寄托了他的理想。远离人世、放浪不羁,旷达超迈、豪情满怀,这是词人的自我写照,也是他晚年词作的风格。
个人资料:
朱敦儒 (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
相关推荐:
相见欢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鹧鸪天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 赏析
- 上一篇:卜算子朱敦儒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 下一篇:感情深厚的诗句
好事近渔父词阅读答案 朱敦儒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