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时间:2015-12-28 来源:谜语大全|脑筋急转弯 作者:诗句大全 点击: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这是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张孝祥所创作的一首词,描写了坐着泛舟洞庭湖时所看到的景象。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字词解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试题: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10分)
答案:
(1)D(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两点4分,一点2分。)
(3)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
念奴娇·过洞庭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此词别本题作“过洞庭”,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本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真知灼见.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王闿运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湘绮楼词选》).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相一致,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个人资料: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相关推荐:
念奴娇姜夔翻译赏析
西江月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原文: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念奴娇·过洞庭字词解释:
⑴洞庭:湖名,在湖南岳阳西南。
⑵风色:风势。
⑶琼:美玉。
⑷着:附着。
⑸扁舟:小船。
⑹素月:洁白的月亮。
⑺明河:天河。明河一作“银河”。
⑻表里:里里外外。此处指天上月亮和银河的光辉映入湖中,上下一片澄明。
⑼岭表:岭外,即五岭以南的两广地区,作者此前为官广西。岭表一作“岭海”。经年,经过一年。
⑽孤光:指月光。
⑾肝胆:一作“肝肺”。冰雪:比喻心地光明磊落像冰雪般纯洁。
⑿萧骚:稀疏。萧骚一作“萧疏”。襟袖冷:形容衣衫单薄。
⒀泛沧:青苍色的水。
⒁挹(yì):舀。挹一作“吸”。
⒂西江:长江连通洞庭湖,中上游在洞庭以西,故称西江。
⒃北斗:星座名。由七颗星排成像舀酒的斗的形状。
⒄万象:万物。
⒅扣:敲击。扣一作“叩”。啸:撮口作声。啸一作“笑”。
⒆不知句,赞叹夜色美好,使人沉醉,竟忘掉一切(包括时间)。
念奴娇·过洞庭翻译:
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浩瀚无垠,在这个中秋将至的时候,没有一丝风过的痕迹。是玉的世界,还是琼的原野?三万顷明镜般的湖水,载着我一叶细小的扁舟。皎洁的明月和灿烂的银河,在这浩瀚的玉镜中映出她们的芳姿,水面上下一片明亮澄澈。体会着万物的空明,却不知如何道出,与君分享。
感怀这一轮孤光自照的明月啊,多少年徘徊于岭海之间,胸襟仍像冰雪一样透明。而此刻的我,正披着萧瑟幽冷的须发和衣袂,平静的泛舟在这广阔浩淼的苍溟之中。让我捧尽西江清澈的江水,细细的斟在北斗星做成的酒勺中,请天地万象统统来做我的宾客,我尽情的拍打着我的船舷,独自的放声高歌啊,怎能记得此时是何年!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试题:
(1).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2).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10分)
答案:
(1)D(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两点4分,一点2分。)
(3)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
念奴娇·过洞庭创作背景:
人们比较熟悉辛弃疾与苏轼之间的继承和发展关系,但却较少有人注意张孝祥在苏、辛之间所起到的过渡性作用。张孝祥实际上是南宋豪放词派重要的奠基人之一。这首《念奴娇》就是广泛传诵的张孝祥的代表作。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张孝祥因受政敌谗害而被免职。他从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即景生情,写下这首词。
念奴娇·过洞庭赏析:
这首中秋词是作者泛舟洞庭湖时即景抒怀之作.开篇直说地点与时间,然后写湖面、小舟、月亮、银河.此时作者想起岭南一年的官宦生涯,感到自己无所作为而有所愧疚.而且想到人生苦短不免心酸,不过由于自己坚持正道,又使他稍感安慰.他要用北斗做酒勺,舀尽长江做酒浆痛饮.全词格调昂奋,一波三折。
夜半更深,一个人划小舟泛于广阔的洞庭湖上,天地间唯有自己,“表里俱澄澈”,“妙处难与君说”.但这寂寥仍让他想起往事,“应念岭表经年,肝胆皆冰雪”.当职期间,自问心中无愧,也就把这往昔打点.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西江水作酒,北斗星作盅,天下万物邀作宾客,举杯畅饮.扣舷而啸,将心中郁闷尽散入虚无之中,其气势之恢宏,让人心胸登时为之开朗。
张孝祥的词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是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景中寓情;下阕着重抒情,意转激昂.通篇景中见情,笔势雄奇,境界空阔,表现了作者胸襟洒落、气宇轩昂,显示了作者的高尚品质.因此南宋学者魏了翁认为:“张于湖有英姿奇气……洞庭所赋,在集中最为杰特.”这首词历来为人称颂,还因为他在词中所创造的独特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因而受到后人的重视.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此词别本题作“过洞庭”,此词为月夜泛舟洞庭,写景抒情之作.上片描写广阔清静、上下澄明的湖光水色,表现作者光明磊落,胸无点尘的高尚人格.下片抒发豪爽坦荡的志士胸怀,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肝胆皆冰雪”可谓是一切志士仁人的共同品性,是人类最可宝贵的品格.结尾几句以西江北斗、宾客万象的奇思妙想和伟大气魄,表现他淋漓的兴致和凌云的气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有人说本词相当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谓真知灼见.在政治上遭受挫折之后,尚能泰然自若,游于物外的处世态度,表现出对宇宙奥秘,人生哲理的深深领悟,达到一种超越时空的极高的精神境界.王闿运极力推崇此词说:“飘飘有凌云之气,觉东坡《水调》犹有尘心”(《湘绮楼词选》).全词将清奇壮美的景色,与词人的主体人格相一致,达到一种宠辱皆忘,物我浑然不分的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个人资料: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时举家迁居芜湖。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有《于湖居士文集》40卷、《于湖词》1卷传世。《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相关推荐:
念奴娇姜夔翻译赏析
西江月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 上一篇:六州歌头 张孝祥 翻译赏析 阅读答案
- 下一篇:西江月张孝祥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
念奴娇过洞庭阅读答案 翻译赏析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