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方文献工作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甘
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关于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地方文献工作是省级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甘肃省图书馆早在解放前刘国钧先生任馆长时。就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地方文献积累,又经过解放后数十年相继不辍的搜集、整理。目前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已具相当规模,共收藏西北地方文献约14000多种。并在此基础上为地方文献生产,包括地方志纂修、地方剧目编写、地方人物资料整理。地方科学史研究、古籍整理、地方史料教育展览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文献服务工作,同时还编制了大量的书目、索引、文摘、题录等。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不仅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界堪称佼佼者,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西北文献研究中心。
随着计算机在甘图的应用,地方文献工作自动化已经实施,作为自动化重点的地方文献数据库也已动工兴建。但新的历史机遇——西部大开发,经济大发展。对甘图的西北地方文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今后形势的发展,更高层次地搞好西北地方文献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服务,我们认为目前甘图的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1、缺乏具体细则约束,对地方文献收藏的标准、范围掌握不一,致使部分地方文献的收藏不到位。
甘图根据自己多年来开展各项地方文献工作的经验、体会,在诸多对地方文献工作颇有造诣的馆长领导下,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文献工作指导思想、方针。
1947年任甘图前身“国立兰州图书馆”馆长的刘国钧先生在《国立兰州图书馆与西北文化》一文中提出:“国立兰州图书馆的目的,要做到西北文化问题的研究中心,西北建设事业的参考中心,西北图书教育的辅导中心”。在当时,具体确定其三项任务:
(三)编纂西北问题参考书目、西北乡贤著述目录及西北学者著述表等。
甘图在刘国钧先生地方文献工作的思想原则的指导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地方文献工作始终走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前列。
到1984年,在潘寅生馆长主持下。甘图又明确规定了该馆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内存及收藏重点。
收藏范围:凡甘肃、陕西、青海、宁夏、新疆五省(区)以及在自然区划、行政区划演变中与西北五省(区)边连地界有关的历史沿革、人物制度、风土人情、语言文字、名胜古迹、自然资源等书刊资料,均属西北地方文献范围。
收藏内容:以收藏有关西北五省(区)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图书、报刊、政府出版物、报告、册籍、表籍、卷轴、档案、文告、印模、谱牒、传单、标贴、图片、照片、碑志、拓片、声像资料等内容为主。西北五省(区)地方出版物,其内容与本地区无关者一律不作西北文献资料处理。
收藏重点:敦煌学及其研究资料;汉简及其考释研究;中西交通史(包括丝绸之路研究资料);西北民族、宗教研究资料:西北地方历史地理研究资料;西北冰川冻土、沙漠治理资料、西北地区文物的研究考释资料等。
从上文可以看出,甘图西北地方文献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相当明确,甘图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收藏内容及收藏重点具备相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但在具体进行收藏工作时,工作条例内容却显得过于笼统。
我们知道,现代文献出版的品种、类型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特别是地方文献的出版更是形式多样,各具特色。而我馆多年来西北地方文献一直是由采编部统一采购、分编。再经典藏部门分配进而入藏到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中去的,这就需要在搞分编、入藏等工作的同时仔细斟酌,根据本馆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内容和重点,将有价值的西北地方文献从普通图书中筛选出来,入藏到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中。但囚缺乏工作条例细则的约束,对一些文献估价不同,认识不一,使得采编部,典藏部和地方文献部同志经常意见相左、思想不统一,同此我们认为甘图迫切需要将原来的西北地方文献收藏工作条例进一步细化、完善,以便全馆同志在工作中有所依据,统一思想、认识。
二、一些隐含性的西北地方文献没有收藏,遗漏较多。
地方文献可以是专门著作,但也有很多资料是夹杂在其它著作之中的,这就需要具体工作人员采取一定的措施,手段,将这些“隐含性”的资料搜集、整理出来,进而将其收入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中。笔着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对这种“隐含性”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还是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
如《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因分编同志认为这是研究祖国所有边疆史地问题的刊物,而不仅限于西北范围,故将其当作普通书刊处理,没有将其入藏到西北地方文献书库,但以该刊1999年第3期为例,其中属于西北地方文献收藏范围的文章就有:①安京的《试论先秦国家边界的形态》;②陈梧桐的《西汉王朝开拓边疆斗争的历史意义》;③冯立升的《乾隆时期西北地区的天文大地测量及其意义》;④任伊临的《布彦秦历荐谪戍新疆的林则徐缘由考述》;⑤李玫遥的《从俄文档案看辛亥革命时期沙俄对新疆的侵略》等。
另有一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九州》,也没有收入西北地方文献书库。而书中属西北地方文献收藏范围的文章也有不少。
这类隐含性的地方文献。一般又以两种形式出现:a.整套丛书、期刊与其它连续性出版物中有若干册(期)属西北地方文献收藏范围者;b.某种书、刊中含有若干章、节属西北地方文献收藏范围者。针对不同情况,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者应采取相应措施、手段,将西北地区文献“尽全收集。”如及时掌握出版情况,在书刊预订时将属于西北地方文献的若干册(期)多预订出若干复本,以便将来在保证基藏库入藏的系统性、完整性的同时,保证西北地方文献库的入藏。而对事先难以估计、掌握的情况,也应在发现后及时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如补订、缩微、复制等。总之,要千方百计使这类文献入藏到位。
省级公共图书馆在收藏地方文献时,在一定时期内应坚持“宁宽勿窄”和“宁宽勿严”的原则,尽量将本地区的地方文献收藏齐全,特别是有关“隐性”地方文献的收集。不仅有一定难度,而且“稍纵即失”。需要各个环节工作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通力合作精神,在本职工作中多加留意,主动提供线索。有关人员应学习掌握有关知识,了解木地区的历史、地理和人物状况,这样才能做好地方文献收藏工作。
三、对于解放后出版的特别装订、印刷精致的各类较为珍贵的西北地方文献的入藏地点间题,分歧较为突出。
甘图1984年《特藏书刊范围及其内容规定》:特藏范围为:“凡收到的珍本书籍、革命文献、金石拓片、名人书画家的真迹及其精致的复制品,均作为本馆特藏范围进行专藏保管。”“解放后出版的特别装订、印刷精致的党和政府政策、法令。报告及名著等珍贵的图书”均入特藏保管。
同年在《西北文献范围及内容规定》第二条收藏内容中又规定:“凡属特藏书库范围的地方文献资料(解放后装订精致的图书有复制者外)和革命文献一律送特藏书库保管,但可多制目(录)片一套,排入地方文献目录中,以便参考。”
我们认为此两规定似有含糊不清之处。前者规定解放后出版的特别装订印刷精致的珍贵图书入藏到特藏书库。而后者又特别注明这类图书有复制者外,即有复制的就不入藏到本馆的特藏书库了。
鉴于上述的含糊不清,再加上受“藏为所用”的思想影响,所以在这类书的入藏地点上,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存在较大分歧。
甘图身处大西北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心地带。历史上,大西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人所共知的丝绸之路、唐蕃古道。以西安为起点穿越了整个西北大地。为中华民族和中亚以及更远地域备民族人民的交流、共同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到如今、更以它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丰饶的物产资源,以它勤劳的人民,让古老的文明焕发出崭新的风干,迎来了西部大开发、大发展的辉煌时代。
在甘图特藏书库中。收藏有大量珍贵的西北地方文献资料,特别是一些丝路文献及西北名人书画等,如著名的敦煌汉文写经30卷,有稿本《甘肃通志稿》、《重修敦煌县志》,还有甘肃最早的期刊《甘肃官报》(1907)等以及大量西北名人书画,弥足珍贵,堪称“镇馆之宝”。
解放后随着当代出版、印刷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十年现代化缩微、复印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珍贵的文献都以精致再版的形式出现,并广为各图书情报机构所收藏。对于这一类文献的入藏地点问题,甘图工作人员有时思想认识不统一。鉴于此,我们认为甘图1984采编手册的一些规定值得重新讨论、商榷。
目前我国的地方文献工作基本上还停留在以“搜集保存为中心,以阅览为辅助,全面系统加工整理仅仅是开头,大规模开发利用基本上还没有起步”阶段,就甘图现行地方文献工作来看,诸如加强分析著录、揭示文献内容,深化咨询服务,扩大藏书宣传,加速书目工作等等都急需开展,而搞好西北地方文献的收藏工作是一切地方文献工作的物质基础,要搞好这项工作,需要我们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骆伟. 论地方文献. 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3)
(2)程光雄. 公共图书馆应加强地方文献工作. 图书馆杂志,1985,(3)
(3)徐大平. 关于西北地方文献资源联合开发的构想.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89,(1)
(4)中国图书馆事业二十年.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5)跨世纪的思考:中国图书馆事业高层论坛.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出处〕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增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