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问题的提出 去年十一月上旬在大连召开的第二次全院图书馆工作会议,对于开展参考文献工作起了很大的推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大力积累地方文献资料 为研究工作服务
问题的提出
去年十一月上旬在大连召开的第二次全院图书馆工作会议,对于开展参考文献工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既是一次检阅评比的大会,又是一次跃进誓师的大会。因为这次大会对于一些先进馆来说,他们在参考文献工作中做出了很多优异的成绩,并且把这些成绩带到大会上来展览,使其他兄弟馆确实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经验,这就是一次检阅评比的大会;但是对于一些建馆较迟或建馆虽早尚未很好开展参考文献工作的馆来说——我们也是其中之一,就是一次跃进誓师的大会,通过这次会议,使我们从思想上首先重视起来,有了开展参考文献工作的决心,同时也学习到了应该如何开展参考文献工作。我们和其它馆的同志们一样,满怀着信心、满载着收获回来,并且把大会的精神和我们的打算向领导上作了汇报,也向同志们作了传达。领导上非常重祝,并对我们今后的打算作了具体的指示,这些指示即成为我们开展地方文献资料索引工作的宝贵依据。
需要和可能
通过整风学习,反掉了右倾,鼓足了干劲,我们的决心更大了。当我们提出这项计划的时候,也得到了党和领导的支持;研究工作人员知道我们的计划后,反映也很好,例如有的同志说:“你们这样做非常好,我们大家今后如果看到这方面的资料,也一定告诉你们”。因此更增添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深深感到:只要有党的领导和走群众路线,只要我们的工作是符合研究工作的需要,就一定能够顺利进行下去,胜利完成任务。就这样,我们开始跨出了第一步。
分类和编目
我们在去年十二月即由思想酝酿阶段进到行动前的准备阶段。对于大量文献资料要想正确反映和充分利用它,就必须考虑一套科学的分编方法。经过研究,我们认为院馆的图书分类法是适合我们作资料分类的,决定采用它的简表作为“地方文献资料索引卡片”的基本类目。
此外,根锯我们的规模和地方特点又作了如下补充规定:
(1)编制本省地区复分号码表作为基本类目的附加号,便于集中地区资料(见附表)。
(2)为了不致使类目冗长和地区资料由于类目细分而分散,所以规定严格控制类目数字:最长不得超过四位(即小数点前后各两位),加上地区附加号共六位数字。
(3)著者号为了克服王凤翥著者号码表由于汉字简化笔划起笔不一所产生的缺点,准备试用本人介绍的“汉语拼音著者号码表”(参见“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1959年第7期第11页)。
22.501 合肥在飞
¥80 于明著
人民 1960,1,15,P.8
本文主要介绍合肥在解放后十年来的城市建设工业、文教、卫生等事业发展的情况
○
(5)规定简化代号:
1.人民、1960,1 ,15,P.8即代表人民日报一九六零年元月十五日第八版。
2.文物(T.13)1960,1,(1)P.14 即代表文物杂志(总13号)一九六○年元月出版第一期第十四页。
3.东方(1934)V.31(6)P.15即代表东方杂志(一九三四年出版)第卅一卷第6号第十五页。
根据以上分编原则,就可以把本省地方文献资料索引卡片先按内容性质、后按地区、再按著者集中起来。我们在考虑分编原则的过程中,也会分别征求一些研究工作人员的意见,究竟先按地区后按内容性质好?还是先按内容性质后按地区好?两种方法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研究结果,认为还是先按内容性质后按地区好。因为在一般情况下,研究工作人员都是从某一事题出发(例如研究茶叶问题),再分向有关各地区找资料(例如向祁门、六安等茶产地),特别是结合我所的省志工作,省志的编纂是分工业、农林、水利、交通、军事、教育、卫生、文艺、商业、宗教、风俗、学术、地理等专志分头进行搜集资料的,这样就有力地配合了研究工作的需要,例如研究工业志的同志,就不必分向六、七十个县(市)去找工业的资料,而在工业类就将所有各县(市)的资料都集中了。当然这样做对于综合研究某一地区(例如芜湖)各方面的发展情况是比较不便的,因为研究工作者必须从所有类目中去找“03”(芜湖地区复分号)。前面我们规定严格控制类目级数,主要也就是考虑到类目越细分,地区资料也就越分散,不利于查找地区性综合资料。我们准备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另外编制书本式的按地区集中的索引来解决这个矛盾。
本省地区复分号码表
05 安庆市 06 马鞍山 07 铜陵市 08 屯溪市 09 15 霍山 16 舒城 17 庐江 18 19 25 临泉 26 阜南 27 28 29 35 36 37 38 39 45 怀远 46 灵比 47 泗县 48 五河 49 55 来安 56 滁县 57 全椒 58 59 65 宁国 66 绩旌溪德 67 歙县 68 休宁 69 祁门 75 繁昌 76 当涂 77 和县 78 含山 79 无为 85 岳西 86 太湖 87 宿松 88 望江 89 95 96 97 98 99附注:肥东、肥西、巢县属合肥市号码01.1-01.3细分
取材问题
关于取材问题,这是编制文献资料工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问题。我想分两方面来谈,可能很不全面和有错误,希望有这方面工作经验的同志们能多多提供宝贵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提高我们的工作。
1.取材的对象。
经过研究,我们确定原则上凡是载有本省地方文献资料的图书、报纸、杂志、图表以及其它类型的资料如信札、日记、宗谱等,只要符合取材标准,我们都要收录。但是限于当前人力,不可能全面开花,因此,我们决定第一步以报纸、杂志作为主要对象,由于这方面的资料正是我们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也是资料比较丰富和及时的一环。第二步再以收录图书和其它各种类型资料的主,因为目前图书方面我们有分类目录可以代替,有关安徽的资料,我们在改编中已注意到集中了(集中的方法是把有关安徽的资料分别放在“地方史”和“地方志”类加安徽地区复分号,然后再加学科号,为了避免号码冗长,学科之下不再细分,同一学科内资料过多时,再加导片进行目录组织),其它类型的资料,目前主要依靠研究人员的搜集,领导上也明确规定,为了统一和有效地利用资料,避免重复,凡是研究人员由各地搜集来的资料,均先交给我们收录制卡,这就大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收录内容。
2.取材的标准。
我们感到最困难的是取舍标准问题。什么资料应当取?什么资料应当舍?我们过去在剪报工作中有过一些教训,对于浩如烟海的大量资料,如果取舍无准,应取而未取,即造成“支离破碎”,不全面,不系统,影响科学研究,应舍而未舍,又造成“重叠繁琐”,既庞大又杂乱,浪费人力物力。不仅如此,取舍标准既经确定,还需贯彻始终,否则又会造成“头重脚轻”、“头轻脚重”或“半途而废”等现象。因此我们的体会是一定要在开始时。即十分认真地考虑取舍标准,要有足够的估计和深远的打算,资料工作必须经过较长时期的艰苦的积累。才能体现出它的更大的作用。我这样强调,并不等于肯定取舍标准一经确定即一成不变,特殊情况下还是允许合理变动的。客现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着,人们的认识水平也是在逐步提高着,不变是不可能的。 目前我们所规定的取舍标准如下:
取的标准:
(1)有关地方重大政治事件的开始和结束的报导或总结性的文章。如省人代会开幕、闭幕、工作报告、负责同志的重要论文、省除四害运动全年战果统计等。
(2)有关地方基本建设的创始和结束的报导或统计全年生产建设成就的报表。如某重点工程开始施工、工农业生产指标、某大学创办等。
(3)地方史料(包括资料性的文章和文学体裁的地方特写)。如安徽古今、各地名胜古迹、地方特产、战斗故事等。
(4)对外关系。如安徽支援上海生铁、中央派电机车支援我省、外宾参现佛子岭水库等。
(5)重大发明创造、典型人物事迹、学术研究动向以及其它科学情报等。如某单位试制某某成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召开年会、省科联成立大会等。
(6)其它认为有积累价值的一切资料。如地方公债法令的公布、本省行政区划的变更等。
舍的标准:
(1)非本省地方性的一切资料。
(2)摘自本省报纸消息,内容包含本省而非专论本省的综合性报导。
(3)转载本省一切刊物的文章。
(4)属于生产建设过程中某一坏节性的报导。
(5)点滴经验以及一般先进事迹的介绍。
(6)以诗歌或戏曲形式表达个人感情或演唱一般新人新事的材料。
(7)围绕中心任务报导各地反映及纪念节日的一般活动报导。
(8)其它认为无需积累的资料,如气象的预测、电影新片展览及剧团巡回演出等预报消息。
步骤和方法
具体的步骤。我们把报刊出版划分为三个时期:一九四九年十月以前列为第一个时期,一九四九年十月至一九五九年底列为第二个时期,一九六零年起列为第三个时期。我们的计划是将一九六零年划成一条施工线,主力顺此线往上追溯,即着重先完成第二个时期内的资料索引工作,同时也不放弃第三个时期中随着时间的前进而逐渐增加的新资料。预计明年起可开始进行第一个时期(解放前)的资料索引。具体的做法,分为五个过程:
(1)先摸清报刊的底细(包括馆藏和尚未入藏的全部报刊),了解哪些报刊上可能有我们所需要的资料。我们已经初步摸到了第二和第三个时期中的报刊如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文物、考古、旅行家、中国青年等省外出版的和省内出版的共达80余种报刊上,均有上述资料。
(2)一边摸底,一边纪录。将摸清可能有或已经有的报刊立即制成专卡(我们名为“报刊索引记录卡”),可利用废卡片的反面白卡,在左上角先写报刊名称备查。
(3)开始索引。根据“报刊索引记录卡”的刊名,自该刊一九五九年合订本(如尚未合订,可逐期查)查起,每查一本,不论有无资料,均在记录卡上记录。例如已查过人民日报一九六零年一月份,一九五九年一至六月份和八至十二月份(七月份借出未能及时查到)则应记录如下:
人民日级
1960 1
(4)制片分编。查找出来的资料,我们随即根据著录规则制片和进行分编,我们主张制片与分编这两个工序合而为一,换句话说,就是尽量缩小这两道工序的间歇时间,随写随分。这样我们考虑有两个好处:首先是及时,在写完内容提要后,记忆犹新,随着分编速度要快得多;其次可使写好的卡片能提早与读者见面,避免卡片积压和在等待分编中散失。
总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项新的工作,才仅仅是开始,在实践过程中,也还会遇到不少问题,希望能得到同志们的不断指正。
〔出处〕 中国科学院图书馆通讯 19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