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一、会议概述

1.会议缘起

以地方志和家谱为主要代表的地方文献,对于地方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图书馆界对地方文献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普遍给予认同和重视。2002年国际图联正式成立了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旨在通过开展各类专业活动与各国图书馆学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家谱地方文献收集、利用及研究活动在国际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国内地方文献研究较之以往更为活跃,研究的论题日趋广泛和深入,有关论文、专著数量也明显增多。各级图书馆越来越重视馆藏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根据各自特点开发建设了一批数字化项目,都有很好的思路并做了许多有益尝试。国内外的收藏机构和研究人员,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合作与交流愿望。

在这种情况下,2002年底,国家图书馆策划举办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向国际图联亚太地区工作组提出的立项申请得到了批准,成为“国际图联促进发展中国家图书馆事业核心计划”(ALP)中的2004年资助项目。国家图书馆希望通过举办研讨会,在促进地方文献开发、研究与利用中发挥积极作用,更好地担当起组织联络国内外有关机构和个人开展广泛学术交流与合作的角色。

2 .会议特点

1) 代表的广泛性

2) 研讨的学术性

这次会议汇聚了一批目前国内外收藏及研究地方文献的各方面有较高水平和比较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他们的参会与较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整体提升了这次研讨会的学术性。会议议程全部采取大会发言、现场提问和答辩的形式。在大会发言中,南开大学教授来新夏先生、美国杨柏翰大学教授林天蔚先生和国际图联家谱地方文献专业组主席、美国犹他家谱学会沙其敏先生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不少演讲者制作精美的演示,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场发言结束后,都有代表积极提问,与演讲者共同探讨,现场气氛活跃而热烈。

3) 形式的多样性

除了紧张的会议发言与研讨外,代表们还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参观活动。如参观国家图书馆分馆,观看国家图书馆分馆为配合研讨会专门举办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展览”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小型书展,还分别参观了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陈列室、玉牒库和皇史?。会议现场摆放计算机演示国家图书馆“数字方志”工程项目,会议空隙之间代表可自行上机操作。会下代表们通过广泛交谈,交换信息,结交朋友。

此外,通过组织和参与会议,国家图书馆展示了自身在地方文献开发利用上的最新研究成果。

3 .关注热点

本次会议共收到论文110多篇,论文和现场研讨中普遍引起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收藏与利用的思考

中国地方文献之多,其史料价值之高、“资政、教化”功能之广泛,已经得到社会普遍认同。然而,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积极利用尚有一定差距,加深对地方文献价值的认识和发挥其效用,应是当务之急。“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把地方志由被动提供变为主动参与,要改变地方志的静态存在为信息化的动态配合与服务”。这已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来自国内各主要收藏馆的代表发言,有上海图书馆对《中国家谱总目》的回顾与总结,也有甘肃省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对当前地方文献建设面临问题及其对策的讨论。同时针对地方文献的概念与分类、地方文献质量建设、地方文献工作的专业化以及资源布局等问题,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2) 数字化及资源共享

研讨会上,对采用高新技术进行地方文献数字化开发利用问题,有较深刻的理论分析及实践探讨。如宁波大学提出的“中国方志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构想”,天津图书馆的“试论地方文献保障系统中专题数据库之建设”,还有福建省图书馆对“知识产权与‘共享工程’的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的论述。同时,又有多家图书馆将在建的、各具特色的地方文献数字化项目进行了展示介绍。其中有国家图书馆2002年启动的“数字方志”工程,有首都图书馆2003年9月试开通的“北京记忆”网站,还有台湾汉学研究中心2002年开始策划实施的“台湾地区地方文献典藏数字化计划”,等等。这些项目根据地方文献自身特点,从不同角度对文献数字化、深入挖掘地方文献独特价值、实现信息和知识的提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经验,提供了借鉴。

3) 地方文献专题研究

由于大学及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参与,地方文献专题研究论文数量相对较多。学者们结合平时的研究工作,对各种地方文献的成书过程、版本流传、编者作者以及内容价值,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说明,体现了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如福建师大陈庆元的《日本内阁文库藏本曹学?的《〈石仓全集〉初探》、中国人民大学华林甫的《〈隋图经〉辑考》、新疆师大朱玉麒的《〈新疆识略〉成书源流考》、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剑的《宋代澶州晁氏著作考述》等。而南开大学常建华的《朝鲜族谱研究综述》、厦门大学李祖基的《大陆馆藏台湾早期方志的发掘与整理》、南京大学图书馆史梅的《江苏方志与清代妇女文献》、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刘延华的《日本统治时期大连经济概况的地方文献分析》、暨南大学邹?的《旧版潮州歌册研究述略》等,则不仅介绍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心得,也为大会带来了相关文献研究的更广泛信息。这些或具体或概括的文献研究,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强了本次研讨会的学术意义。

二、两点思考

1.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与研究单位、编纂机构及出版社的横向联合是发展趋势

这种联合发展可能有两层含义:一是实体机构以不同形式的联合,促进地方文献综合收集与利用。在世界范围内,这种理论探讨与实践,已初露端倪。2003年IFLA家谱地方文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就选定“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之间的合作”为议题。2002年10月加拿大遗产部宣布将把其国家图书馆与国家档案馆合并重组为“加拿大图书馆档案馆”(LibraryandArchivesCanadaLAC),目的就是为了使使用者更简便、“一站式”获取所有加拿大各种类型、各种载体文献。二是地方文献编纂、收藏、研究及使用等相关机构之间的密切联系与项目合作,总体提升地方文献的收藏、研究与利用水平。地方文献的研究者实际上就是文献的直接利用者。例如,南京师范大学陆林先生谈到,他在作古典文学研究时,围绕一个小小的“金圣叹史实研究”的课题,已查阅了五六十部家谱, 还有数十部家谱待查。同时,文献的收藏整理者也是文献的开发与研究者。二者之间密切联系、相互沟通、加强合作的需求正日益增加。正如会后不少代表所反映的那样,国家图书馆举办的这次国际研讨会,打破了历来图书馆界、学术研究界各自开会研讨的界限束缚,使得地方文献的收藏者、研究者和利用者聚集一堂,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刘跃进先生在会上提出的“汉唐地方文献整理及研究”的设想,已经引起了图书馆界的重视,不久将形成正式的合作项目。

2 国家图书馆利用已有优势,在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开发与利用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首先,应把握好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为主体的地方文献收藏定位。

地方志家谱文献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馆藏,收藏于国家图书馆分馆,目前共收藏历代编修新旧地方志文献13000余种,约140000册;收藏家谱3000余种,近40000册,已形成藏量大、成系统的特色馆藏,在国内外皆有重要地位和影响。今后更强调全面、系统地收藏地方志文献,保证文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以成为我国地方志文献收藏中心及查询的最终基地。

其次,加强对地方文献的揭示与数字化,促进对国家图书馆地方志文献有效利用。根据社会需求,“积极开展志书二次文献的编纂工作”,包括“方志目录、方志提要、方志索引和地方志分类资料等”。在进一步研讨的基础上,对在建的“数字方志”项目全面规划,加大人力、物力及财力的投入与科研支持,不断汲取最新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理念与技术,真正做成“保存遗产,传承文明”的数字化精品工程。

第三,充分发挥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的联络与学术服务作用。1990年成立的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十几年来经过不断加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其文献中心的整体地位已经得到普遍认可。但要更好地发挥其影响和作用,还需要在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建立地方文献收藏整理机构间相互经常性联系,加强文献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及数字化等问题交流与协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编制地方文献联合目录,成为地方文献工作的联络中心;与地方文献研究与教学机构以及国内外有关学者开展密切合作,为从事地方文献研究的学者提供高水平的文献及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jisuanji/153335.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