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史,也是一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史,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就必须了解党史,以史鉴今,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当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实现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到全面
[摘要]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史,也是一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史,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就必须了解党史,以史鉴今,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当中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实现四川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两个跨越”。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史;“两个跨越”;精神力量
一、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爱国史和改革史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充分展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成为实现四川“两个跨越”精神动力。
(一)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取得革命、建设、改革胜利中形成“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等,成为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组成部分,民族精神为实现四川“两个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实现四川“两个跨越”需要这样宝贵精神。
(二)中国共产党党史是一部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史
中国共产党是改革创新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改革创新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向西方学习走旧式资本主义民主革命道路受挫,简单套用苏俄“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道路受挫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殊国情相结合,以前无古人空前伟大魄力和勇气,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道路,就是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中国共产党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建设社会主义新探索,提出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形成了邓小平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严重政治风波。面对严峻复杂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十分注重在总结实践经验上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党的18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集中全党智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做出了一系列的新的阐述,形成一系列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94年历程,就是改革创新的94年,改革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是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强省之路。
二、实现四川“两个跨越”。要从党史汲取智慧和精神力量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的作用。毛泽东指出,党要有“共同语言”,社会主义国家要有“统一意志”。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江泽民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胡锦涛指出,要增强“民族精神”,巩固“精神支柱”、形成“共同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同样需要崇高的精神,并从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中汲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激励斗志、汇集智慧、凝聚力量,最终实现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实现“两个跨越”的强大精神支柱
理想信念是民族进取的动力,理想信念推动社会发展。邓小平在回顾我党历史时曾明确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反观苏共亡党亡国的原因,理想信念的缺失无疑是一大教训。因此,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理想信念关系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着全民族的兴衰。
当前,推进四川“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是全省人民的共同追求,是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领导全省人民必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共同思想基础。并把坚定信念体现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构建全省竞相发展新格局上。体现到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形成“四化”同步发展新态势上。提现到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新动力实践上来。体现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强化工作执行力,全心全意为民服务上来。体现到要广泛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凝聚推进“两个跨越”的强大力量上来。
(二)爱国主义是实现四川“两个跨越”的力量之源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近现代的历史上,当中国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出现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时,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越加激发而不可动摇,越发显示出它的战斗锋芒和精神力量。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将振兴中华的责任置于肩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各条战线涌现出许多为国争光、创造了光辉业绩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于光远等,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焕发出新的光彩。
毛泽东同志所说“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在现阶段,我省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期,爱国主义就表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断激发隐藏在每个四川儿女身上的潜在精神力量,以支撑我们不断学习、领会、践行爱国主义精神,并将其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使之内化为指导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正能量和宝贵精神财富。作为巴蜀儿女的一员,我们有责任坚定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动员全省干部群众同舟共济、拼搏实干、克难奋进,将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汇聚在一起,为实现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而不懈努力,共同构筑我们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三)改革创新是实现四川“两个跨越”强省之路
中国共产党94年的历史,正是因为敢于不断突破僵化思想,改革创新,开辟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展示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也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
新形势下,虽然我们已经拥有先辈们留下的精神财富,无论是思想指导还是物质支持都让我们巴蜀儿女有自信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但改革创新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省全体人民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唯有改革创新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也唯有改革创新,才能解决好我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民生改善、创新驱动、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立足我省省情,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创新,持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激发人们的创造性、积极性和社会的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那些不合时宜观念、做法、体制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持续完善我省的各项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机制,为实现四川“两个跨越”提供制度保障;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科技创新跨越式发展,推动我省发展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激发巴蜀文化的创造活力,获得撬动“两个跨越”的精神杠杆,建设成美丽四川。
参考文献: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73
[5]左鹏.中国梦呼唤中国精神[J].前线.201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