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会计审计 >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1)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内部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这是值得思考与商榷的问题。本文就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企业改革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在计划经济

内部审计如何规避审计风险,这是值得思考与商榷的问题。本文就防范内部审计风险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有:
1.企业改革尚有不尽人意之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些传统观念和陋习还严重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个别国有控股公司权力高度集中,董事会形同虚设,有些企业领导兼任该企业控股公司的董事长,却疏于管理,这就很难避免经营者从自身利益出发,加大成本费用,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股东权益受损,企业风险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势必面临审计风险。如我们对某控股公司进行董事会决议执行情况审计,董事会决议明确规定公司只有在赢利的情况下,才可考虑员工收入增加的问题。但就在这一年,公司亏损严重,工资总额增幅却达到30%;董事会明文规定大额资金支出必须由董事会集体研究、由董事长签字方可。但公司相关人员却不履行上述决议,以个人借款的方式长期占用大额资金,董事会决议成了一纸空文。
2.会计诚信与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素质高低不一,或因账务处理不规范、或因责任心不强、或因核算有误、或因会计移交不正规、或因渎职行为等,致使会计资料失真或资料不全,使审计人员不能全面掌握真实情况,进而误导审计人员做出错误分析,得出错误结论,产生审计风险。如我们对某生产厂家的审计中发现,大量发出产品未入账而作为产成品移库,单独以单代账,造成当年“产成品”、“生产成本”、“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利润”账表数据不实,严重影响了当期损益。
3.内部审计的局限性与审计手段滞后。目前在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既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又是实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决策的客体,一方面要维护国家利益,另一方面要按照经营者的旨意来维护企业利益,二者本身就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审计人员往往选择后者,这自然增大了审计风险;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手段落后,不仅与国际内部审计存在明显差距,而且滞后于国内会计核算的发展。如目前计算机犯罪呈上升趋势,传统审计技术又主要适用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因此增加了审计的难度,加大了审计风险。许多企业经营者尚未意识和体会到,内部审计能够给企业增加价值,而且有些价值是无法用货币计量的。由于缺少复合型人才,使许多审计项目只涉及到一些表面现象,审计报告很难深入实质追根寻源,审计项目质量不高。
4.内审人员自身业务素质的影响。由于传统审计基本是财务审计,审计人员大都是从财务战线转型,对经营管理、工程预算、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而现代企业制度下,内部审计工作要向事前、事中转移,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综合性管理知识,深入到企业经营的过程中去向管理要效益,知识结构单一则面临审计风险。同时,少数审计人员与被审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碍于情面或得利后受制于人,都可能导致审计结论严重失真,造成审计风险。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当有多个矛盾存在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主要矛盾。内部审计所具有的各种风险既相互联系又各有其特性,通过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质量等各种手段,审计风险是可以大大降低的。因此,只有紧紧抓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 1.进行经常性的内控制度审计,从根源上降低审计风险。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被广泛采用并日趋完善,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财产安全,实现经营目标的有效手段。内控制度审计就是对标准化的控制程序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性、遵循性、科学性进行定期测试与评价,以验证其是否完善和有效,督促其有效进行控制。它要求审计人员在进行基础审计时,对每一个审计发现都要从内控制度上找根源,对审计取得的各种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实质性测试,它可以起到风向标或导向的作用,引导审计向薄弱环节延伸,查出真相,恢复事物的本来面目,减少审计风险。
2.严格执行各项内部审计制度,不断规范内部审计工作。首先,审计人员应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同时中油股份公司《内部审计规范》已于2002年全部出台,各单位应制定出执行《规范》的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审计工作程序,把规范作为衡量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尺度。其次,内部审计工作岗位分工要明确,实行主审负责制,要加强审理和审批制度,做到职责清楚、行为规范,严格按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再次,要明确建立审计承诺制度,正确区分被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责任。如在审计前,要求被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及其财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对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做出书面承诺。在承诺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析,对照送审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的鉴别和确认真实可靠后,再按审计程序进行审计,这样既可以减少审计时间,同时对被审单位也是一个促进。例如,在某消防整改工程项目审计过程中,我们要求被审单位填列承诺书,并把承诺的义务与责任介绍给被审计单位,被审计单位主管基建的领导感觉对资料心中无底,至少是感到心里不踏实,不敢承诺,之后又派人到现场重新进行测量,结果发现钢管长度不实,经核实后,仅此一项就减少金额8万元,从而减少了审计风险。同时审计部门也应向被审计单位做出不收受贿赂、对审计资料负有保密责任以及出具客观、公正的审计报告的书面承诺。这样既可以约束审计人员的不当行为,又利于缩小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范围,降低审计风险。
3.积极借助外部力量,帮助提高审计质量。为弥补内部审计的不足,应适当借助独立性较强的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力量,对一些特殊项目实施审计。同时,实行外部审计评价制度,建立专家库,聘请外部审计专家定期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果、效率加以评价,不断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另外,应适当开展交叉审计,使审计真正具有独立性、客观性,避免因行政干预而无法审计或审计结果不实的现象发生,减少审计风险。
4.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首先,审计人员应遵守审慎性原则,对每一个审计项目所包含的风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估量,切不可捕风捉影、人云亦云,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妄下结论。其次,注重审前调查,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掌握其经济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确定好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做到有的放矢,降低审计风险。再次,应尽力将审计工作向事前、事中转移,使审计工作提前介入到审计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定期抽查,把违规违纪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降低审计风险。
5.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防范审计风险。审计人员是审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思想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审计项目质量的好坏和审计风险的大小。因此,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对控制和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起着根本性作用。首先,应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关注意识和职业判断能力。如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审计案例,分析了解被审计对象的不同表现形态,运用辩证的逻辑思维方式,去感知审计事项中可能出现的实质性问题。同时,应掌握灵活的工作方法,对所收集到的审计资料、信息等,通过系统化整理、综合分析,获取全面有效的证据,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其次,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审计工作,不仅要考核业绩,还要评价诚信,对审计人员的腐败行为要加重处罚,避免因审计人员自身不洁导致审计结论失真而带来的风险。第三,加强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尤其要注重培训的时效性,做到学用结合,避免形式主义,培训一次就要在业务水平上提高一步,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huiji/149131.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