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东三里村 一对残疾夫妇 日子为啥越过越红火
时间: 2020-07-28 20:10:06 来源:盐山县东三里村 作者: 盐山县东三里一张婚纱照定格了这一对残疾夫妻的笑脸。
几十年的风雨人生,他们相携打拼,赢来了令人赞叹的幸福生活。
他走路不方便,她搀扶着;她说不出话,他替她表达。
“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别人看不懂,但我们彼此却最能懂对方的心思。”刘风贤说。
“我是你的嘴,你是我的腿”
这对残疾夫妇是盐山县盐山镇东三里村人,男主人叫刘风贤,女主人叫王桂英。夫妻俩出出进进,相互搀扶,给村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刘风贤,66岁,肢体残疾。他的妻子王桂英是一名聋哑人。
刘风贤夫妇虽身有残疾,但不向命运屈服,携手自主创业,并用自己的实例教育孩子,三个儿子也都事业有成。
头发斑白,慈眉善目,满脸笑容,刘风贤给人的印象很和善。但他腿部弯曲,行路困难。
不过,每次他走在大街上,身边都有妻子王桂英陪伴。
刘风贤5岁时,得了骨髓炎,导致下肢二级残疾,行动不便。他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了高中学业。同样是在5岁时,王桂英因患大脑炎留下了后遗症,成了一名聋哑人。
1984年10月,在媒人的撮合下,刘风贤和王桂英结婚了。
结婚35年来,夫妻二人就没分开过。
“我们能读懂对方的眼神。”刘风贤说。“刚结婚时,我们上街买菜,都是妻子伸手拿菜,我问价。现在,我们有了默契,只要她一个眼神,我就知道要买什么。”
每次,他和妻子到街上买菜,都是妻子搀扶着他,他负责询问菜价,“妻子负责选菜”。
“有一次,我们去逛街,老伴看了一眼身边的衣服,我就知道她喜欢,给她买了下来。”刘风贤说,“当时老伴摇头不要,我知道她舍不得花钱。回到家,她穿上新衣服乐了。”
刘风贤说,多年养成了习惯,夫妻俩对各自的心思都早已了如指掌。只要一个眼神或一个手势,就都知道对方想什么,需要什么。
刘风贤和王桂英还经常牵着手到街上、地里走一走,看一看,遇到邻居,王桂英就会比划一番,嘴里也会“啊、啊”几声,刘风贤就当她的“翻译”,和邻居打招呼,帮妻子和邻居交流。
办起养猪场
说起刘风贤和王桂英夫妇,村里的人们都会为他们的勤劳点赞。
刚开始,村民们担心,这夫妻俩,一个不能走,一个不能说,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啊。但刘风贤和王桂英携手走过了35年,日子越过越兴旺。
刘风贤高中毕业后,曾摆过修鞋摊。结婚后,就变成了夫妻二人摆摊修鞋。
开始,王桂英就在刘风贤身边给他打下手。
王桂英好学,慢慢地她修鞋、做鞋的手艺越来越好。一段时间后,她也成为了一名响当当的“鞋匠”,深受客户信赖。
婚后三年,刘风贤和王桂英夫妇攒了一些积蓄。
后来,政府鼓励农民发展养殖业。刘风贤和王桂英夫妇利用修鞋挣来的第一桶金办了一家小规模的养猪场。
刘风贤负责养殖技术和研究市场,妻子王桂英负责喂食添水、清理粪便这些活。
刘风贤和王桂英夫妻搭档,辛苦挣钱,每年能赚6万多元。
在养猪的10多年里,夫妻俩相互配合,养猪场办得风生水起。
刘风贤成了自主创业、自强自立的典范,多次受到盐山县残联的表彰。
三个儿子是他们的骄傲
刘风贤和王桂英夫妇致富后,不忘回报社会,他们先后两次共出资12000多元帮助村里修路,并多次出资帮助贫困乡亲治病、建房等。
刘风贤和王桂英不仅事业有成,还用自己身残志不残的精神,教育孩子要自强不息。
“别人行,咱就能行!”这句话刘风贤经常挂在嘴边,他们的三个儿子自小就将这句话深深刻在心里。
三儿子刘杰说:“父亲常用诗句‘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教育我们,我们从父母的身上学到了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兄弟三人发誓要干一番事业,为父母争光。”
由于父母残疾,刘风贤的大儿子从小就能吃苦、能受累,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从军报国的道路,一干就是10多年,多次被评选为“优秀士兵”“优秀基层干部”等。如今,刘风贤的大儿子担任某军分区副营职参谋,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