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为了第16次开闸——安徽淮河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纪实

时间: 2020-07-25 07:13:54 来源:为了第16次开闸 作者: 为了第16次

21日17点,在王家坝开闸33小时之后,淮河王家坝段水位回落至29.30米保证水位以下。

撤离

“当时猛一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都空了。”7月19日,刚吃过晌午饭,王家坝镇崔集村村民任超和妻子正在地里摘豆角。王家坝镇党委书记张涛和李郢村支部书记张斌就找到了他,说:“国家可能要‘拔闸’,你和家里人要赶紧撤离。”

在当地方言中,“拔闸”就是要蓄洪。2018年,任超在蒙洼蓄洪区流转承包了540亩农田用以种植养殖。

“就算‘拔闸’,大水也不一定能漫上来吧?”在王家坝生活了47年的任超将信将疑。在当地,任超承包的那片地叫“马湖地”,处在整个蒙洼蓄洪区的最低洼处。为解决水患,任超和家人把田埂加高加宽,堆成了1.5米高的坝子,坝子里养鱼、种芡实,坝子上建铁皮房子,坝子外侧种植粮食、蔬菜——“马湖地”再也没淹过。

任超的父母也不想撤:鱼塘里,3年前投放了价值50多万元的鲢鱼、黑鱼鱼苗,至今还一尾未捕;山野间,散养的80多只土鸡哪能说收就收;还有田埂上堆放的化肥,刚刚搭建起来的冷库……一家人踌躇起来。

傍晚6点多,任超一家刚吃过晚饭,工作队又来了:“国家肯定要‘拔闸’,加快进度,明天凌晨3点前必须撤出来!”

19日晚10点,任涛把家人安置回位于王家坝保庄圩的家中,自己组织了亲戚的农用三轮车一趟一趟从蓄洪区搬东西,直到次日5点。

当天夜里,在蒙洼蓄洪区的4个乡镇,有2017人撤离,任超一家就在其中。

20日早上7点多,乡镇干部再次打来电话核实任超一家是否撤离。9点多,任超在抖音视频里看到了王家坝开闸蓄洪的场景。

“视频里说淮河水位超过了29米,我就知道蓄洪区的地肯定保不住了!”21日早上8点半,任超和妻子划着船返回了“马湖地”,在齐腰深的洪水中“抢救”出了8袋已经收割的麦子、几包父母的衣物还有20多只土鸡。望着漫了水的鱼塘和没了顶的芡实,任超沉默了好久。

在蒙洼蓄洪区里,18万亩良田中有12万亩实现了承包流转,其中大约6万亩地种植芡实。王家坝开闸后,洪水沿着蒙洼河,依次通过王家坝镇、老观乡、曹集镇、郜台乡4个乡镇,随着河水溢出河道,蓄洪区被逐渐淹没。

任超懂得,王家坝蓄洪是从国家大局出发做出的通盘考量。“这辈子,我没为国家作过什么大贡献,这损失就算贡献国家了。等水退了我再去水塘里补一批鱼苗。”任超说。

“哪里有支部,哪里就是家”

王家坝开闸蓄洪的当日下午3点半,来自阜南自然资源局的工作人员李同使作为第一书记上了庄台,在郑台子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郑台子高程31.2米,王家坝开闸后,是最早被下泄洪水围封的庄台。

7月23日上午9点40分,记者搭乘安徽消防阜阳支队的橡皮艇来到郑台子庄台。在阁亭上,记者看到,老人们围坐在一起攀谈、打扑克,孩童们奔跑嬉戏,全然没有孤岛围困的窘迫。贫困户陈蕊告诉记者,洪水刚刚围封庄台,家里就断了互联网,她打了电话,镇上用冲锋舟运来保障队员,恢复了网络。

“蓄洪期间,庄台上的物资供应与基础设施保障不成问题。”面对记者,李同使坦言,他更担心的是庄台上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清运处理而造成环境污染,传播疫病。

7月21日早9点,阜南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生李磊也来到郑台子,作为郑台子临时党支部的一员,李磊的职责就是守护庄台村民的生命健康。同李同使一样,在庄台上,李磊与村民同吃同住,寸步不离!“哪里有支部,哪里就是家。”李磊说。

据了解,为应对王家坝开闸蓄洪,阜南县组建临时党支部133个,抽调133名科级干部任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在王家坝镇保庄圩,第一书记杨涛就将临时党支部建在保庄圩的排涝站里。“保庄圩就像放在蓄洪区这个大水盆中的小水盆,不怕洪水淹就怕降水内涝,所以我得守着排涝站。”杨涛告诉记者。

随着汛期水势逐渐平稳,前来支援王家坝保庄圩的解放军官兵、志愿者团体从22日起开始分批撤离。

“你们是快要回去了吗?”在蒙洼大堤上,记者询问正在巡堤的太和县救援队志愿者唐森森。

“不,我们明天要分头去六安、巢湖,去更需要我们的地方!”唐森森回答。

为了第16次开闸——安徽淮河王家坝蒙洼蓄洪区纪实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