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上海杨浦最大的旧改基地百姓圆梦:三千余户“大桥下面”人家要搬新家了!

时间: 2020-07-23 16:52:31 来源:上海杨浦最大的旧 作者: 上海杨浦最大

摘要:“我看过最繁华的杨树浦路,却带不走曾经的回忆……”

这是一群生活在大桥下的居民。

从老街坊蜿蜒的里弄转进松潘路,远远地看见杨浦大桥在一排排老石库门房屋后面露出高耸的主塔。在那巨大的红色背影下,89街坊的居民生活在这片老房里已上百年,跨越四代人。他们蜗居陋室,看着杨浦大桥建成通车,见证了杨树浦路的繁华与落寞,看着杨浦滨江的大工厂搬离,公共空间开放,变成黄浦江畔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收拾好爷爷留下的古董,打包好半辈子生活所剩无几的行李,大桥的居民迎来一场告别。

大桥89街坊,一排排老石库门密集分布。

杨浦区大桥街道89街坊涉及被征收居民和非居住单位共2953产、3000余户,总建筑面积92284平方米,是杨浦区旧改征收以来单体体量最大的基地。今天下午截至16时,89街坊“二次征询”签约首日,累计有2929产居民签约,签约率超过99%,达到协议生效比例。今年,大桥辖区89、93、97和98街坊共有6000余户居民被纳入杨浦区今年的旧改工作任务,他们将陆续告别老房迎来新生活。

但总有些东西是带不走的。搬迁前夕,记者走进两户老居民家中,聆听他们儿时的记忆,以及曾经的生活。

老弄堂的晾衣绳。 本文图片均 黄尖尖 摄

“我看过最繁华的杨树浦路”

许辛声家的房子建造于1926年,从爷爷那一代开始搬进来住。许辛声出生在这里,今年他即将迎来67岁生日。“我爷爷以前是祥泰木行的技工,在附近上班,后来又在客堂间开了家糖果店,楼上住人,楼下开店。”当时的杨树浦路商铺林立,每到中秋和过年时,小店生意特别好,家里一年的开销就指望着这两个节日。直到解放以后,作为店面的客堂间被收回,只留下后面的亭子间和灶间,一家人开始了蜗居的生活。

狭窄的楼梯通向亭子间。

从前门进入老房,经过客堂间,灶间,来到一幢狭窄的木楼梯前。楼梯非常陡,许师傅却连蹦带跳地走得飞快,楼上的亭子间就是他兄弟姐妹五个人长大的地方。最多时,家里住了八口人,实在睡不下了,就让妹妹睡楼上,许辛声住到了灶间。“在箱子上面铺几块铺板,搭一张一人高的床,人睡在板上,下面用来存放东西。”在这方寸之地,许辛声度过了他的童年。

原来烧饭的地方用来睡人了,烧饭就只能在走廊搭一个水斗作为临时灶台。早年上海人烧饭用的是煤球炉,在弄堂里生火,点着了再拿进屋里炒菜。每到傍晚,楼上楼下同时有5家人在生煤炉烧饭,烟雾弥漫。在弄堂独有的烟火气里,几十年的光阴飞速流转。

收拾行李准备搬家。

电饭锅上留下一碗吃到半的面条。

“你知道吗?上世纪80年代,杨树浦路从临青路到松潘路这一段,可是杨浦区最繁华的地区!”说起杨树浦路的过去,许辛声眉飞色舞,而最让他忘不了的是杨树浦路上的“潮汐现象”。“每天早上是杨树浦路最热闹的时候,有轨电车在中间开,自行车在两边开。七点钟一到,自行车就像马拉松开跑一样冲出来,从临青路往下走,接连着是几间上万人的大厂。电车上每天都是满员,人都是被推上去的,就像现在的地铁早高峰一样。”到了傍晚,这一波“潮汐”又原路返回。

上海杨浦最大的旧改基地百姓圆梦:三千余户“大桥下面”人家要搬新家了!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