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生态环境好转,松江一小区发现几十只貉 ,人工投喂致种群数量失控

时间: 2020-07-23 05:41:13 来源:生态环境好转,松 作者: 生态环境好转

昨天,记者联系上王放的时候,他正和二十几名伙伴在黄浦滨江绿化带考察生物多样性。他告诉记者,米兰诺贵都的现象已经引起了他和团队的注意,准备带学生分5路对小区的野生貉数量、成幼年比例做仔细测量。

王放表示,自然条件下,成年貉与幼貉的比例应当在2:2-2:3之间波动,但20日晚在连续3小时的粗略观察中看到的情况是,小区成年貉与幼貉比例达到了1:5左右。“一般来说,每2只成年貉一次能繁殖8-10只幼貉,这意味着,在米兰诺贵都小区几乎每一只新出生的小貉都活了下来。这在自然界之中太反常了,意味着种群数量的失控。”

貉从本市西南向东北扩散

貉的出现,并非只在松江的米兰诺贵都。据王放介绍,在青浦华唐苑小区、上海海洋大学、世纪公园等地点,都有野生貉活动。

今年6月下旬,王放团队参与发起“貉貉情报”活动,从微信、微博获得的投稿来看,松江佘山、浦东金桥、闵行吴中路、青浦区政府门口等都有人曾看到疑似“貉出没”。“迄今为止,我们已经考察了上海的100多个小区,其中超过80个小区发现有野生貉活动,加上公园、学校、厂房等,不下128个地点能看到野生貉的踪迹。”

从去年8月份开始,复旦大学保护生物学团队通过“公民科学家”项目,对全市的野生动物进行监测、考察。这一项目集合了各方力量,其中复旦团队有5名成员,100多位市民志愿者参与提供线索,上海动物园、林业部门等也积极提供数据。

根据统计,青浦区、奉贤区、金山区、浦东区都有不少地点出现过野生貉,而杨浦区相对较少,截至目前,在此次调查中宝山区和静安区尚未见到野生貉。

王放介绍,野生貉在30年前曾是上海地区的“原住民”,在各个区都能看到它的踪迹,城市化的发展,曾让许多野生动物退散到人类社会以外,但随着城市生态环境的转好,一些适应能力强的野生动物正在悄然“回归”。

来到城市的貉,喜欢在有清澈流水、池塘和植被茂盛的地方活动,它们通过捉蚯蚓、挖甲虫、刨食植物根叶等方式生存,当然,也有一些会去翻垃圾桶找些残羹剩菜,但据观察,它们对人类的垃圾似乎并不那么“感兴趣”。

“由于某些尚未确知的原因,一度从城市撤离的野生貉,在上海的西南方向‘坚挺’地生存了下来,从最近10年来看,野生貉正在从上海的西南向东北扩散,我们把这一扩散解读为城市生态的积极恢复。另外,貉本身警惕、敏感,对人类世界保持着极大好奇心的特质,可能也是它们能适应城市的原因。”

未来10天的时间,复旦团队将从已考察的小区里选出8-10个地点进行抽样调查,进一步监测这些野生貉的生存情况、成年幼年比例等。

生态环境好转,松江一小区发现几十只貉 ,人工投喂致种群数量失控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