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我们在杭州很想您!”教师节,众学生为一位“蓬头垢面”的教师写下祝福
时间: 2020-09-10 23:16:41 来源:“张老师,我们在 作者: “张老师,我杭州网讯“张老师,在台江很辛苦吧?我们在杭州很想您,希望您每天都有美丽心情。”“张老师,什么时候回来给我们上体育课,怪想念您的冷幽默。”......
祝福里提到的张老师,名叫张帆,现任贵州黔东南州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校长。教师节来临之际,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学生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援教老师写下了祝福。
短短半年,这位张老师不仅推动台江县中等职业学校面积扩大了三倍,带领学校竞赛团队连获四项一等奖,并取得黔东南州中职学校国赛的第一块奖牌,更是让杭州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在当地生根发芽。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张帆老师
杭州市电子信息职业学校学生为教师节写祝福
9月9日,杭州市江干区丁兰街道组织开展“庆祝第36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活动,挖掘、树立了一批以张帆为代表的矢志教育事业的先进典型,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全街道教师以先进典型为镜。
“蓬头垢面、满脸胡茬”把杭州模式搬进山区
2019年7月,当看到满脸胡茬的张帆的那一刻,杭州支教团的高锐主任差点哭了。在高主任眼中的张帆,一直是阳光帅气,穿着讲究,举手投足还有几分儒雅气息的校领导,没想到,暑假刚开始,就成了眼前的模样。
导致张帆“不修边幅”的原因是七月学校组织的新高一年级军训。台江职校原本采用的学生管理企业外包式的模式,学生的常规管理、住校生管理、军训等全部外包给服务机构,老师不参与管理,因此师生之间关系淡漠。为了更好的加强师生融合,学校决定在新生军训时采用“杭州模式”——老师们下到班级参与管理,零距离与学生沟通。可以说“蓬头垢面、满脸胡茬”的形象,也是那段时间一同参与这次“战役”的老师们的肖像。
当军训结束时,老师们都觉得,这届学生不一样了。
校园里“老师,我们自己来,我们可以的”“老师,你们休息一下,我们来帮你”的声音多了。看到台江学子们一天天变得更懂感恩,张帆更坚定了推进杭州模式的信心。
将青春写在“黔”行大道上
资金严重短缺,招生电话经常因为欠费而停机;没有公务车辆,只好把自己的汽车托运过去;说是职业学校,可实训设施基本没有……这是台江职校给张帆的第一印象。
有人担心张帆熬不过两年,他不动声色地一步步推进工作。停顿多日校园的改扩建工程相继动工;多项规章制度陆续出台,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转岗;和教师进行一对一面谈,做到人尽其才;对缺少的师资火线调配,确保开课要求。全校73名教职工,分批到杭州学习,他们深入杭州课堂,上课、听课,参与学校管理。
张帆老师家访
暑假不休,负重前行的张帆终于将台江职校带上规模化发展之路——2019年秋季在校人数达到1100多人,相比去年已经翻番;流生率从原来超20%到现在仅一位学生没有按时返校;个人拿出5万元作为教师竞赛奖励经费,“以赛促教”培养教师;学校竞赛团队在第三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贵州省赛以第一、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两个一等奖,并代表贵州省参加国赛……“台江职教看张帆”杭州教育界的这句话给了张帆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既然选择了教育扶贫 就不怕路远
工作的这十多年,张帆资助过的学生很多,到了台江,得知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姜非明、姜非林家庭困难,走访了解之后,他便悄悄留下自己刚买的衣服和1300元钱;为了让学校一位1+2班的学生姜发才能顺利开展在杭州汽车技校的学习,组织全校师生干部捐款6000元,解决其家庭的燃眉之急。
台江距离杭州3000多里,为了工作,不能照顾自己的双亲,也不能陪伴在初中关键期的女儿。有人说干得差不多就好回来了,但张帆摇摇头,“既然选择了教育精准扶贫这条路,就不怕路远。”很多老师说,台江职校有幸有了你,他摇摇头说:“你们错了,我要感谢台江,因为是你们的改变坚定了我的信念,丰富了我的人生,充盈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从不惧怕辛苦,因为,用爱来描绘苗家孩子的未来,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