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旅居上海6年,这位法国小伙办了个展览,让全世界来画“桑海宁”

时间: 2020-07-21 16:54:44 来源:旅居上海6年,这 作者: 旅居上海6年

眼下,上海不少画展、艺术展都选择在商业中心内举办,商场与展览“相互导流”似乎正成为新趋势。但沛本诺却不这样认为。“相较逛商场的消费者,来到书店的观众寻求文化补给的目的性更强,更适合举办‘沪誌’这样的展览。”此外,历史建筑独特的空间感,也成为吸引策展人、文化项目纷纷落地的关键。

延安路高架和“上海花木兰”

即便在遍地都是展览的上海,一个旅居上海的法国人,策划了一个专门讲述上海故事的插画展,仍显得颇为新鲜。沛本诺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策展人,但并不会为艺术家们框定具体主题。“画展的关键不在于我的眼中看到什么,而是观众眼中能看到些什么。”

让他印象深刻的一幅作品是一张描述延安路高架夜景的插画。紫色调的画面和纵横交错的高架桥柱,让人一眼就锁定了插画背后的故事。而画面中心位上,站在高架下方人行天桥上的小人,又仿佛是这座城市中任何一位过路客。作者Shane说,延安路高架作为上海的一张名片,纵横交汇的道路如同贯穿这座城市的一条大动脉,他想把这幅插图献给每一个为城市建设默默奉献的“上海人”。画面中,宏大的背景、渺小但又身形倔强的“主人公”,加上悬浮于画面上方的烟花效果,都让这座透着光怪陆离气息的延安路高架桥充满了故事感。

还有一幅让沛本诺很有感触的作品来自北京插画师赵彼得。画作展现的是陕西南路上一处夜宵摊位,下了班的白领成群结队地来到这条市中心热闹的马路,在冒着烟火气的摊位前买炒面、烧烤。赵彼得说,某个夏夜,自己在上海的马路上闲逛,刚巧看到一群人下班之后聚在路边买小吃,“我突然发现,一个如此巨大的城市,在繁忙和喧嚣褪去后,却能永远保有她最温柔的一面。”

2019年9-12月,“沪誌”在加拿大多伦多展出

沛本诺刚搬来上海时,也热爱在这座城市大大小小的马路游荡。在他看来,夏夜里上海市中心很多马路都有居民在闲逛,好像身旁热闹的场景跟他们惬意慵懒的脚步互不影响。因此,当看到赵彼得这幅画时,他马上联想到了自己在上海的所见所闻。一位法国策展人和一位北京插画师对上海的认知,在一幅插画里产生了共鸣。

画展上观众普遍驻足最久的作品出自杭州设计师尹昕之手。画面中,一位神似花木兰的中国女性从发型到穿着以及身后的背景都被一分为二:左半部分是典型的民国时期装扮,穿着旗袍,背景中有如今成为上海市花的白玉兰;右半部分则是一位身穿白色西装的干练女性,身后是陆家嘴的地标建筑“三件套”。在尹昕眼中,上海既有中国文化传统的一面,又代表了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她希望通过一位女性不同的穿着和所处的不同背景,表现老上海与新上海交融的特点。

“光看画,很难看出本土画家和非本土画家的差别。”沛本诺说,不少观众反馈,插画展的作品色彩都非常丰富,但在他看来,并非色彩让这些作品变得丰富多彩,而是艺术家们选择的场景、想表达的故事,让整个展览变得有内容。

“THE SHANGHAIREN沪誌”

旅居上海6年,这位法国小伙办了个展览,让全世界来画“桑海宁”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