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15年,影响因子从2到20! 这本上海“出品”的科学期刊是如何做到的?

时间: 2020-08-14 15:19:29 来源:15年,影响因子 作者: 15年,影响

有些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因为创新性太强,要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并不容易。面对激烈严酷的科研竞争,这时就需要编辑凭借着他们的专业素养“慧眼识珠”,敢于将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高的质量发表出来。2014年清华大学俞立教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的细胞器,这无异于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星球。当时他向国际顶级杂志投稿,但因为没有功能性的数据支撑而被拒稿。而《细胞研究》认为,这是一个很有远见的创新发现,大胆地将文章进行了刊发。5年后,作者拿出功能性的数据,他所开拓的新科研领域也逐渐被学界所认可。

《细胞研究》编辑部主任程磊

“我们不会因为科学家的名气而对某些稿件‘另眼相看’,判断稿件的唯一的标准只有它本身的科学价值。”过去15年,裴钢院士没有向编辑部托过一篇人情稿。“对于我们这个人情味特别浓厚的国家,做到这点是非常难得的。但这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得以按照科学优先的理念处理每一篇稿件。”

严谨的办刊风格也获得了“圈内”人的认可。“有些‘大咖’在我们这里是被退稿退成熟人的。虽然退稿本身并不是件愉快的事,但我们会对每一篇退稿稿件作出说明,指出其中的缺陷在哪里。大部分科学家还是能够理解并认同,下一次还会继续在我们这里投稿。”

“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十几年来,在期刊的平台上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科学家,编辑部与科学家之间建立起了‘革命友谊’,这样的模式在其他期刊很难找到。”

李党生告诉记者,现在《细胞研究》每年都会获得稳定的政府资助项目经费,再加上向国外机构收取的订阅费用,基本上没有太大的营收压力。“我们并没有考虑太多盈利的事情,科学研究始终有它的公益属性,最终目的是为全人类的发展服务的。”同时,他也提出自己的一个愿望,希望今后能将办刊的项目经费,参照科研项目经费模式,允许发放一部分作为编辑人员的绩效奖励。期刊编辑需要同时具备编辑和科研能力,还面临知识更新快的挑战,需要经常学习,才能具备评审相关论文的能力,对人才的整体要求很高。“如果能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人身上,将更能体现科学期刊编辑作为人才的价值优势。”

影响因子突破20远不是终点

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它通过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总数来得出。

对于“20”这个数字,李党生反而看得比较淡。他认为,科技出版和科学研究是“手牵手”的事情,相互影响,相互成就。《细胞研究》的异军突起首先要归功于最近十几年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学术水平的突飞猛进,为期刊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我们将它当成期刊发展过程中一个类似‘路标’的事件。更重要的是在数字背后办刊的质量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内科学家们的认可。随着期刊的口碑和威信的提升,影响因子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之事。而期刊水平的提升,也将与我国科研水平的提高形成良性互动,提升中国科研在全球的影响力。”

李党生坦言,“时至今日,在生命科学领域最为人所熟知的世界超一流期刊依然是《科学》《自然》《细胞》三大刊,其中两本在美国,一本在英国。我们希望未来在中国、在上海,能够燃起一颗新星,就是我们的《细胞研究》,能够与“三大刊”相抗衡。那对全世界的科学家而言,也将有更多的选择,同时可以得到更好的服务,最终必然将推动整个学科的进步发展。”

“《细胞研究》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影响因子的提升,而是要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在《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曾强调,科技期刊要体现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坚守办刊“因子”,成就一流期刊,承载使命任务。“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也有了底气,向着创建世界一流期刊的方向不断努力。”

15年,影响因子从2到20! 这本上海“出品”的科学期刊是如何做到的?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