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上过报纸的道外老饭店又火啦
时间: 2020-08-14 12:58:00 来源:12年前上过报纸 作者: 12年前上过李大娘生前
12年前,本报记者曾以《上货、上灶又上菜 辛苦赚钱为生活——84岁老太太一个人撑起小饭店》为题报道了当时位于道外北头道街的“德顺楼老太太大骨棒馆”84岁老板娘李淑琴的故事,老人本该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却为了照顾生病的老伴儿、收养的孩子,每天一个人操持着一家小饭店。当时的新闻报道推出后,很多食客看了慕名而去,小店生意也变得更加红火,李大娘还曾打电话招呼记者常去做客。李大娘把当年的报纸装裱起来,一直挂在饭店里。如今12年过去了,那张泛黄的报纸仍旧挂在墙上,陪着“德顺楼”一起迎来送往。
40年老店又“活”过来了
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北头道街,有一连片的小饭店,这里常常聚集一些“老饕”们,因为哈尔滨最早的起源之一在道外区,很多具有地道哈尔滨风味的美食最早也集中在道外区这一片,因此很多人如果想吃地道的哈尔滨美食,想看老哈尔滨风情,都会来道外这一片转一转。“德顺楼”在其中显得尤为特别,黑色的牌匾没有更多的装饰,只是几个大字显著地写明两个主要信息:第一,这是家“百年老店”,第二,这里是老太太制作的大骨棒。在哈尔滨,敢叫百年老店的微乎其微,虽然有些夸张的成分,但足可见,这家饭店肯定是家坚持数十年经营如一的老店;老太太大骨棒,也让很多食客一眼看出了这家饭店的与众不同。
的确,这家饭店确实有故事。2008年,本报记者无意中了解到,这家饭店居然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在操持,便来到饭店采访。当年整个小饭店里只有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在屋里屋外忙碌着,细细打量,发现她的确不太像80多岁的老人。大娘名叫李淑琴,1925年生人,当年已经84岁了,操着一口山东口音,头发大部分已经花白,身材略胖,腰上系着个围裙,后厨前厅不停忙碌着。虽然由于之前腿部曾受伤,走路不太利索,但整个人却显得格外有精神。当年记者走进这家不太起眼的小店里的时候,还被下了逐客令——大娘见饭店进来人了,在后厨大声喊,没到11点不营业啊。记者说明来意,大娘才道出了原由,大娘说:“你可千万别怪我,就我一个人做饭,这不到点啥也没有,怎么招待顾客呢?”当年的小饭店,一共能摆下六七张桌子,连厨房、储藏室都算上,屋子也不超过50平米,由于道外老房子举架普遍高,被隔成了两层楼。为了保证大骨棒的品质,大娘说她一直自己负责上货。也就是说,大娘一个人承包了上货、上灶和上菜。
采访过后,每当记者路过“德顺楼”,都会想起这位让人印象深刻的李大娘,想起她在店里忙乎着上酱骨的身影,想起她忙碌了一天后,坐在饭店门口休息的场景。如今的小饭店,已经由于老房子拆迁,搬到了距离老店不远的新址,但味道得以传承下来,很多食客评价说,还是那个老味儿。
如今德顺楼的经营者是李大娘的孙子任鑫。2008年记者采访过后不久,大娘就因为患病不得已关闭了小饭店,2010年因罹患癌症离世,享年86岁。2017年,老人的儿子接手饭店,小店迎来了新生。任鑫对本报记者说:“如今这家饭店的菜品十分丰富,几乎所有的大众熘炒都能制作,但为了满足老顾客的需求,也是保证饭店有特色,我们特意保留了之前饭店传承下来的六个菜,分别是特色酱骨、筋头巴脑、排骨包子、鱼皮、坛肉和鱼籽。”
一盘酱骨里藏着悠悠往事
任鑫口中提到的这6个菜,相信很多老哈尔滨人都特别熟悉,别看很多饭店都会做,但仔细品尝下来,你会发现,每家饭店都有不同的味道。在德顺楼,一盘特色酱骨里飘出来的就是李大娘经过多年琢磨出来的独特味道。
李大娘1925年出生于烟台,1956年因为公私合营,夫妻俩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当时大爷在老哈一百上班。1978年,因为大爷年轻的时候学过厨师,两个人决定开这家饭店,据李大娘讲,这个小饭店最开始是她开始干的,当年政策还不明确,她刚开始干饭店,还有人说她走资本主义路线,后来明确可以干个体了,大娘第一个开起了小饭店。自己做了4年后,老伴儿从老哈一百退休,就全职投入到饭店里了。小饭店的特色菜品是她观察这条街的食客口味特别研究出来的,她看大家伙爱吃啥就鼓捣老伴儿做啥,渐渐地,小饭店主打的特色菜就是酱骨,排骨馅包子,此外还有各种熘炒。当年最火的时候,一溜人排在饭店门口,等着排骨馅包子出锅。附近的职员们中午都来大娘的饭店里吃饭,此外还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到哈尔滨道外区各种商场进货的生意人也愿意到大娘的饭店里尝一尝。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